消伏 xiāo fú

词语解释

消除。《后汉书·明帝纪》:“今何以和穆阴阳,消伏灾谴?”《后汉书·杨厚传》:“因陈 汉 三百五十年之戹,宜蠲法改宪之道,及消伏灾异。”宋 苏辙《御试制策》:“陛下戒慎天灾,震惧日食、淫雨、煗气、江河之失度,而思闻消伏之理。”

详细解释

(一)、消除。

《后汉书·明帝纪》:“今何以和穆阴阳,消伏灾谴?”《后汉书·杨厚传》:“因陈 汉 三百五十年之戹,宜蠲法改宪之道,及消伏灾异。” 宋 苏辙 《御试制策》:“陛下戒慎天灾,震惧日食、淫雨、煗气、江河之失度,而思闻消伏之理。”

百度百科释义

消伏,读音为xiāo fú,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消除。

词语分字解释


  • (xiāo)

    基本字义

    xiāo(ㄒ一ㄠ)

    ⒈  溶化,散失:烟消云散。消融(亦作“消溶”)。消失。消逝。消亡。消沉。消极。消化。

    ⒉  灭掉,除去:消除。消灭。消毒。消炎。

    ⒊  把时间度过去:消夜。消夏。消闲。消遣。消磨()。

    ⒋  减少,损失,耗费:消耗。消损。消退。

    ⒌  需要:不消说。

    ⒍  中医学病名:消疾。消渴。

    汉英互译

    disappear、eliminate、pass the time in a leisurely way、remove、vanish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氵、肖声

    English

    vanish, die out; melt away


  • (fú)

    基本字义

    fú(ㄈㄨˊ)

    ⒈  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⒉  低下去:此起彼伏。

    ⒊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⒋  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⒌  隐藏:伏兵。埋伏。

    ⒍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⒎  姓。

    汉英互译

    bend over、hot seasons、subide、pronat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亻、从犬

    English

    crouch, crawl, lie hidden, conc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