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偷窃、劫夺财物的人。《管子·七法》:“姦民伤俗教,贼盗伤国众。”尹知章 注:“盗贼之人,常欲损败於物也。”晋 张载《七哀诗》:“季世丧乱起,贼盗如豺虎。”清 阎尔梅《万佛阁募缘疏》:“百姓妇女,市儿贼盗,转相煽惑,姦藏祸深。”
(二)、谓偷窃、劫夺财物。《隋书·西域传·漕国》:“国法严整,杀人及贼盗皆死。”元 关汉卿《绯衣梦》第三折:“你既管着风火贼盗,有 李庆安 人命公事,你怎生不捉拿?”《红楼梦》第七三回:“贼盗事小,倘有别事,略沾带些,关係非小!这事岂可轻恕?”
(三)、指阴谋祸乱。《春秋·桓公十五年》“郑伯突 出奔 蔡”晋 杜预 注:“突 既篡立,权不足以自固,又不能倚任 祭仲,反与小臣造贼盗之计,故以自奔为文罪之也。”
(一)、指偷窃、劫夺财物的人。
《管子·七法》:“姦民伤俗教,贼盗伤国众。” 尹知章 注:“盗贼之人,常欲损败於物也。” 晋 张载 《七哀诗》:“季世丧乱起,贼盗如豺虎。” 清 阎尔梅 《万佛阁募缘疏》:“百姓妇女,市儿贼盗,转相煽惑,姦藏祸深。”
(二)、谓偷窃、劫夺财物。
《隋书·西域传·漕国》:“国法严整,杀人及贼盗皆死。” 元 关汉卿 《绯衣梦》第三折:“你既管着风火贼盗,有 李庆安 人命公事,你怎生不捉拿?”《红楼梦》第七三回:“贼盗事小,倘有别事,略沾带些,关係非小!这事岂可轻恕?”
(三)、指阴谋祸乱。
《春秋·桓公十五年》“ 郑伯突 出奔 蔡 ” 晋 杜预 注:“ 突 既篡立,权不足以自固,又不能倚任 祭仲 ,反与小臣造贼盗之计,故以自奔为文罪之也。”
贼(zéi)
贼(賊)
⒈ 偷东西的人,盗匪:贼人。盗贼。贼赃。贼窝。
⒉ 对人民有危害的人:国贼。民贼。工贼。贼寇。蟊贼。
⒊ 害,伤害:戕贼。“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⒋ 邪的,不正派的:贼心不死。
⒌ 狡猾:贼溜溜。
⒍ 副词,很:贼冷。贼亮。贼横(
)。thief
形声
thief, traitor; kill
盗(dào)
盗
⒈ 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盗窃。盗贼。盗伐。盗掘。盗运。盗卖。盗用。盗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
⒉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海盗。强盗。窃国大盗。
rob、steal、pilfer、robber、thief
匪、窃、偷
会意:从次、从皿
rob, steal; thief, ban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