嶙峋 lín xún

词语解释

(一)、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怪石嶙峋。嶙峋的山峦。
(二)、形容人消瘦露骨:瘦骨嶙峋。
(三)、形容人刚正有骨气:气节嶙峋。傲骨嶙峋。

详细解释

(一)、形容沟壑、山崖、建筑物等重迭幽深。

唐 韩愈 《送惠师》诗:“遂登 天台 望,众壑皆嶙峋。”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登 始信 之峰,峰忽中断,两壁崭然,相去可寻丈,下视嶙峋千仞。”

(二)、形容山峰、岩石、建筑物等突兀高耸。

宋 李纲 《登钟山谒宝公塔》诗:“我登 钟山 顶,白塔高嶙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坞口石峯东峙,嶙峋飞舞。”

(三)、形容人体瘦削露骨。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病入膏肓岂易甦,嶙峋虎骨起长吁。”

(四)、形容气节高尚;气概不凡。

明 无名氏 《四贤记·解绶》:“[净]狂夫气概鬱嶙峋,[丑小生]括目相看转怒嗔。”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太史敦尚风义,气节嶙峋。” 郭沫若 《芍药与其它·银杏》:“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恐怕自有佛法以来,再也不曾产生过象你这样的高僧。”

百度百科释义

嶙峋,一般形容山势峻峭、重叠、突兀的样子,也指人或动物消瘦露骨,如瘦骨嶙峋 。现也指人刚正有骨气。

英语翻译

craggy; bony (of people); rugged (of terrain); upright (of people)

词语分字解释


  • (lín)

    基本字义

    lín(ㄌ一ㄣˊ)

    ⒈  〔嶙峋〕a.山石一层层的重叠不平,如“嶙嶙的巨石”;b.形容人瘦削,如“瘦骨嶙嶙”。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precipitous


  • (xún)

    基本字义

    xún(ㄒㄨㄣˊ)

    ⒈  〔嶙(lín)峋〕见“嶙”。

    造字法

    形声:从山、旬声

    English

    ranges of hills stretching on beyond another irregular pea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