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烂蒸葫芦

烂蒸葫芦 làn zhēng hú lu

词语解释

表示饭食粗略,也比喻生活俭朴。

词语出处

卢氏《杂说》

百度百科释义

烂蒸葫芦,是汉语词汇,出自卢氏《杂说》。

词语分字解释


  • (làn)

    基本字义

    烂(爛)làn(ㄌㄢˋ)

    ⒈  因过熟而变得松软:烂糊。煮烂。

    ⒉  程度极深:台词背得烂熟。

    ⒊  东西腐坏:腐烂。

    ⒋  灼伤:焦头烂额。

    ⒌  崩溃,败坏:敌人一天天烂下去。

    ⒍  破碎:破烂。烂纸。

    ⒎  头绪杂乱:烂摊子。

    ⒏  明,有光彩:烂银枪。烂漫。

    汉英互译

    fester、mashed、messy、rot、sodden、worn-out

    造字法

    形声:从火、兰声

    English

    rotten, spoiled, decayed


  • (zhēng)

    基本字义

    zhēng(ㄓㄥ)

    ⒈  热气上升:蒸汽。蒸腾。蒸发。蒸气(液体或固体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蒸馏。云蒸霞蔚。蒸蒸日上。

    ⒉  用水蒸气的热力把东西加热或使熟:蒸饼。蒸饺。蒸笼。

    ⒊  古代以麻秸、竹木制成的火炬:蒸烛。

    ⒋  细小的木柴。

    汉英互译

    braise、braize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steam; evaporate


  • (hú)

    基本字义

    hú(ㄏㄨˊ)

    ⒈  〔葫芦〕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像大小两个球连在一起,可以盛酒或供观赏;b.这种植物的果实。

    ⒉  大蒜的别称。

    造字法

    形声:从艹、胡声

    English

    bottle-gourd


  • (lú)

    基本字义

    lú(ㄌㄨˊ)

    ⒈  〔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芦”,如“芦花”、“芦根”、“芦笛”、“芦席”、“芦荡”;亦简称“苇”,如“芦丛”、“芦塘”、“芦箔”、“芦荡”。

    ⒉  姓。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rushes, reeds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