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髅 kū lóu

词语解释

骸骨;骷髅。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老僧脚底从来阔,未必枯髏就此埋。”明 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孩儿,我不合娶个媳妇与你。方纔得两箇月,你浑身便瘦了一半,若再过三年,怕不成一个枯髏。”金 松岑《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谓鬚眉皆恶物,粉黛尽枯髏,不如一尘不染六根清浄之为愈也。”

详细解释

(一)、骸骨;骷髅。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老僧脚底从来阔,未必枯髏就此埋。”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试》:“孩儿,我不合娶个媳妇与你。方纔得两箇月,你浑身便瘦了一半,若再过三年,怕不成一个枯髏。” 金 松岑 《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谓鬚眉皆恶物,粉黛尽枯髏,不如一尘不染六根清浄之为愈也。”

百度百科释义

枯髅,拼音为kū lóu,是指骸骨;骷髅。

词语分字解释


  • (kū)

    基本字义

    kū(ㄎㄨ)

    ⒈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枯。枯萎。枯槁。枯荣。枯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

    ⒉  没趣味,无生趣:枯燥。枯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汉英互译

    dried up、dull、interesting、withered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木、古声

    English

    dried out, withered, decayed


  • (lóu)

    基本字义

    髅(髏)lóu(ㄌㄡˊ)

    ⒈  〔髑髅〕见“髑”。

    ⒉  〔骷髅〕见“骷”。

    造字法

    形声:从骨、娄声

    English

    skull; ske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