痂癞 jiā lài

词语解释

中医学名词。一种皮肤病。

详细解释

(一)、中医学名词。一种皮肤病。

《医宗金鉴·张仲景<正伤寒论·辨脉法>》:“脉浮而大……风气相搏必成癮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癩。痂癩,疥癣癘癩之类也。”集注引 成无己 曰:“痂癩者,癘风也,眉少髮稀,身有乾疮而腥臭。”

词语分字解释


  • (jiā)

    基本字义

    jiā(ㄐ一ㄚ)

    ⒈  伤口或疮口血液、淋巴液等凝结成的东西,伤口或疮口痊愈后,自行脱落:结痂。

    汉英互译

    scab

    造字法

    形声:从疒、加声

    English

    scab


  • (lài)

    基本字义

    癞(癩)lài(ㄌㄞˋ)

    ⒈  麻风病。

    ⒉  癣疥等皮肤病:癞子。癞皮狗(喻不要脸的人)。

    ⒊  表皮凸凹不平或有斑点的:癞瓜(即“苦瓜”)。癞蛤蟆。

    造字法

    形声:从疒、赖声

    English

    leprosy, scabies, mange; shod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