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韩魏相攻

韩魏相攻 hán wèi xiāng gōng

词语解释

喻意:指争斗的双方都受到了损伤破坏,谁也没得到好处。即为两虎相斗,两败俱伤。用来比喻在双方相互争斗中,第三者暂时采取旁观的态度。

词语出处

《卞庄子刺虎》

词语分字解释


  • (hán)

    基本字义

    韩(韓)hán(ㄏㄢˊ)

    ⒈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中部、山西省东南部。

    ⒉  指“韩国”(位于亚洲朝鲜半岛南部)。

    ⒊  姓。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fence; surname; Korea


  • (wèi)

    基本字义

    wèi(ㄨㄟˋ)

    ⒈  古代宫门上的楼台:魏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

    ⒉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

    ⒊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

    ⒋  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北魏。魏碑(北朝碑刻的统称)。

    ⒌  姓。

    造字法

    形声:从鬼、委声

    English

    kingdom of Wei; surname


  • (xiāng xiàng)

    基本字义

    xiāng(ㄒ一ㄤ)

    ⒈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⒉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相信。相烦。相问。

    ⒊  亲自看(是否中意):相亲。相中(zhòng)。

    ⒋  姓。

    其他字义

    xiàng(ㄒ一ㄤˋ)

    ⒈  容貌,样子: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

    ⒉  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

    ⒊  察看,判断: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⒋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相。宰相。首相。

    ⒌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⒍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⒎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

    ⒏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

    ⒐  姓。

    汉英互译

    each other、mutually、appearance、looks、look at and appraise、photograph、posture

    造字法

    会意:从目、从木

    English

    mutual, reciprocal, each other


  • (gōng)

    基本字义

    gōng(ㄍㄨㄥ)

    ⒈  打击,与“守”相对:攻击。攻占。攻取。攻心。攻关。攻陷。

    ⒉  指责,驳斥:攻难(nàn)。群起而攻之。

    ⒊  治病:以毒攻毒。

    ⒋  致力学习或研究:攻读。攻书。专攻医学。

    汉英互译

    accuse、attack、study

    相关字词

    守、防

    造字法

    形声:从攵、工声

    English

    attack, assault; criticize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