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描写月的诗有哪些特点是什么意思,以及描写月的有哪些古诗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苏轼的《水调歌头》,整首诗以月起兴,用月展开思考。这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运用理论性的思维将自己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而后又用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寄托自己对亲人的思念,表现出诗人一方面认为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希望跟亲人能够不再离别,这样极度矛盾的心里只能靠月亮来化解。只愿亲人能够无(bìng)无灾活的长久,就算是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皎洁的月光。苏轼巧妙的将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特点明确。
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语言简单明了,但“举头”和“低头”两词将诗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或明前,更是把一幅夜月思乡更加清晰的展现在读者眼前。诗人在夜不能寐恍恍惚惚中透槐察过窗外看到皎洁的月光,突然衫清孤寂袭来,想到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于是低头陷入思乡之中。李白细节描写很到位,让读者能够与之共情,简言而又别有特点。
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他的这首《虞美人》为绝命之作,这句诗用“春花秋月”这样的美好事物来反衬诗人“不堪回首”的过往,而后诗人又盼着这些美好的事物早日了却,更是表现了诗人作为亡国之囚那种愁绪万千的心里。这句关于月的诗句不仅用词优美,而且影响力极大,更加别致有特点。
月亮本就代表着团圆,所以才会有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因为那时的月亮最圆,象征着一家人能够团团圆圆。月亮更代表着美好的事物,不管离家多远,只要能够“千里共婵娟”,也算是一种寄托,所以,这样美好的事物我们应该好好保护。
诗中月亮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在作者的内心具有人的气质的,浪漫的,温柔的,善解人意的。
天上的月亮是李白在精神世界中永远的知己,也是李白诗歌中频繁光顾的常客。回忆《古朗月行》《静夜思》等,所以在读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我们一点也不会惊讶与不解,反而认定这才是真正的李白,是那个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的纯粹的、浪漫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诗仙"李白!只有他才做得出这样匪夷所思的举动,也只有他才写得出如此飘逸风神的诗行。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虽然请出了月亮与身影作伴,可惜,月亮却远在天边,它只能挂在高高的苍穹,不能和李白同酌共饮;影子虽然近在咫尺,但也只会默默地跟随,无法进行真正的交流。此时此刻,肆伏此情此景,诗人内心仍然是孤独寂寞的,也许大凡天才都与常人在思想境界上有相当的差距,他们的追求与探索也常常会被人误解。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以下诗歌就由平声韵转入了仄声韵,情绪也显得更加激昂了。此时的李白,已经酒至半酣,渐至佳境了,只见他亦歌亦舞,憨态可掬,他醉眼向上望去,空中的月亮好像在随着他歌唱的节奏徘徊起舞,他醉散雹稿眼向下看来,地上的身影更是随着他的手舞足蹈而摇曳不定。这一切似乎都显出一种莫名的凄凉与寂寞,而他觉得能够有它们来陪伴已属不易了,"交欢"一词,显示出诗人对此的知足,的确,美酒使李白忘却人间的烦恼,明月给李白带来心灵的安慰。
诗的题目是《月下独酌冲孝》,而李白丰富的想象,描述了一个孤独而又不孤独的场面,表面看来,诗人真的能够自得其乐,而背景则是无限的凄凉。诗的整篇,都给人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
比喻让差羡手法,用霜比喻月光。突出了月光分外光明而又清冷的特点。
这句诗的意思是坦拍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好像是地上泛起了的一层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朴实庆盯无华,信手拈来,语意简单明了,却又言之不尽。“疑是地上霜”这句,运用了暗喻的手法,把床前的月光比作地上之霜。
“霜”字用得极妙,霜作为大自然常见的一种自然景象。另外,“疑是地上霜”的“疑”字,则将诗人从奇特的想象之中拉回现实,同时向读者交代诗人是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清霜。
这两句主要月描写光,自古描写月光的诗不可胜数,李白的这首《静夜思》突破前人窠臼,将古诗中月光的意象深入广大人们的心中,具有无尽的魅力。
1.关于月亮的诗句加意思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空首帆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后出塞五首〉其二)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宿江边阁》) 水静楼阴直,山昏塞月斜。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遣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明月千里寄相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 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至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
鬓湿臂寒,看月之久也。月愈好而苦愈增,语丽情悲。
末又想到聚首时,对月舒愁之状,词旨婉切,见此老钟情之至。(《杜臆》)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梦李白二首》其一)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bìng)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抒怀》)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bìng)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江汉》)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谁好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宿府》)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丈友生。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客夜》)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泌:《寄人》 照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词:《苏幕遮》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范仲淹:《御街行》斗雹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 词:《蝶恋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芹芦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吴文英 词:《唐多令》。
2.与月亮有关的诗句以及含义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意思含义: 这是一首因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的诗。“怀远”就是怀念远方亲人的意思。
诗的首联“海上生明月”是写望月,“天涯共此时”是写怀远。诗中的“情人”是诗人自己,意思是说自己是个有情之人。
他眼见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清辉洒遍大地,不由得想起远在天边的亲人,他们大概和我一样,也在仰望明月吧!虽然同沐清辉,却难以相见,难抑的思念使得他整夜不能入睡。他熄灭灯烛,爱怜地看着那一地清辉,披衣来到院里,走进清辉之中,不觉得夜露沾湿了衣裳。
想抓一把月光送给亲人却不能够,只好盼望在梦中与远方的亲人相见了。诗人由景入情,以明月作媒介,曲折地道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含蓄而又富于深情。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一轮明月从天山升起,穿行于苍茫的云海之间。 那横跨数万里的长风,一直吹越玉门关。
想当年汉军曾出兵于白登山一逞的山道上,而今胡兵又断窥伺着青海湾。自古以来,此地就是兵家必争要地,多少出征战士奔赴前方,却不见有人生还。
守边的士兵们凝望着荒凉的边城,不尽的思归情感使他们无不愁眉苦脸。值此明月高悬之夜,可怜的征人妻子,因痛感丈夫的远别而叹息不已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这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炼的好诗。
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三字,又使人仿佛见到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态。
这就启逗读者,诗人在夜阑人静的此刻究竟“思”什么呢?对这个问题,诗人并不急于回答。第二句,故意将笔荡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
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
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
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这样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尽情陶醉了吧?然而,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
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怎样的欢快!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
读到这里,我们才豁然开朗,体味到篇首“思渺然”的深远意蕴,诗人江楼感旧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短小的绝句律诗,一般不宜写得太实,而应“实则虚之”,这才会有余情余味。
这首诗,诗人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诗中没有确指登楼的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友朋,“同来”是指点江山还是互诉情衷,离散是因为世乱飘荡还是情有所阻,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
读者完全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在诗人提供的广阔天空里自由飞翔,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美。
3.关于月亮的诗句及解释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评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
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
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
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
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
“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
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
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可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释】
1、州:现陕西省富县。
2、云鬟:妇女的鬓发。
3、清辉:指月光。
4、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
5、双照: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
【韵义】
今晚圆圆的秋月多么皎洁美好,
你在州闺中却只能一人独看。
我遥想那些可爱的小儿幼女们,
还不理解你望月怀人思念长安!
夜深露重你乌云似的头发湿了?
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
何时能依偎共赏轻纱般的月华?
让月华照干我俩满是泪痕的脸!
【评析】
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州,自己投奔灵武
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
望月怀思,自古皆然。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
以儿女(因为年幼)“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
首相倚,双照团圆。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之情。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写离情
别绪,感人肺腑。
4.关于月亮的诗句及意思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意思含义:
这是一首因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的诗。“怀远”就是怀念远方亲人的意思。诗的首联“海上生明月”是写望月,“天涯共此时”是写怀远。诗中的“情人”是诗人自己,意思是说自己是个有情之人。他眼见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清辉洒遍大地,不由得想起远在天边的亲人,他们大概和我一样,也在仰望明月吧!虽然同沐清辉,却难以相见,难抑的思念使得他整夜不能入睡。他熄灭灯烛,爱怜地看着那一地清辉,披衣来到院里,走进清辉之中,不觉得夜露沾湿了衣裳。想抓一把月光送给亲人却不能够,只好盼望在梦中与远方的亲人相见了。诗人由景入情,以明月作媒介,曲折地道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含蓄而又富于深情。
5.求关于月亮的诗句,并解释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嫦娥应悔偷灵(yào),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太多太多了!
咏月最绮丽当属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首乐府诗在古文学中评价很高,全诗共13个月字,被誉为描写月亮的化腐朽为神奇之作。全篇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诗中写游子思妇之情也处处用月色来烘托,月光触处生辉,给全诗笼罩上一层空明而迷幻的色调,创造出一个美丽幽邃澄清渺远的迷人意境。如:江海潮生,月随潮生,水光月色,交相辉映,万里春江一片空明境界,壮丽雄伟,令人神往。“月照”“空里”两句用两个喻象表现月光的皎洁、明亮、柔和、细腻十分贴切,“汀上”句通过白沙的看不见来表现月色的洁白尤为奇妙
6.与月亮有关的诗句以及含义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意思含义: 这是一首因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的诗。“怀远”就是怀念远方亲人的意思。
诗的首联“海上生明月”是写望月,“天涯共此时”是写怀远。诗中的“情人”是诗人自己,意思是说自己是个有情之人。
他眼见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清辉洒遍大地,不由得想起远在天边的亲人,他们大概和我一样,也在仰望明月吧!虽然同沐清辉,却难以相见,难抑的思念使得他整夜不能入睡。他熄灭灯烛,爱怜地看着那一地清辉,披衣来到院里,走进清辉之中,不觉得夜露沾湿了衣裳。
想抓一把月光送给亲人却不能够,只好盼望在梦中与远方的亲人相见了。诗人由景入情,以明月作媒介,曲折地道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含蓄而又富于深情。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一轮明月从天山升起,穿行于苍茫的云海之间。 那横跨数万里的长风,一直吹越玉门关。
想当年汉军曾出兵于白登山一逞的山道上,而今胡兵又断窥伺着青海湾。自古以来,此地就是兵家必争要地,多少出征战士奔赴前方,却不见有人生还。
守边的士兵们凝望着荒凉的边城,不尽的思归情感使他们无不愁眉苦脸。值此明月高悬之夜,可怜的征人妻子,因痛感丈夫的远别而叹息不已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这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炼的好诗。
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三字,又使人仿佛见到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态。
这就启逗读者,诗人在夜阑人静的此刻究竟“思”什么呢?对这个问题,诗人并不急于回答。第二句,故意将笔荡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
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
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
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这样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尽情陶醉了吧?然而,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
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怎样的欢快!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
读到这里,我们才豁然开朗,体味到篇首“思渺然”的深远意蕴,诗人江楼感旧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短小的绝句律诗,一般不宜写得太实,而应“实则虚之”,这才会有余情余味。
这首诗,诗人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诗中没有确指登楼的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友朋,“同来”是指点江山还是互诉情衷,离散是因为世乱飘荡还是情有所阻,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
读者完全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在诗人提供的广阔天空里自由飞翔,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美。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
《望月怀远》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及妻子而写的。
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联想非常丰富。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词中的题材,但像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诗是通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寄景抒情,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诗人用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皎月从东海那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寄托的深远。诗着一“生”字,极为生动,这同张若虚“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天涯共此时”句,是从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化出的。这两句,由海上、明月、天涯构成雄浑阔大的意境。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诗人巧妙地把写景和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也留下联想和想象的空间。首联擒题,以下诸句便由此生发开去。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二句,是说多情人怨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这是对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的表述。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连锁动作过程,也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一声“怨遥夜”,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
按律诗的要求,颔联应是工整的对偶,但此诗却采用流水对的格式,这固然说明唐代初期律诗尚无严格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仍保存着古诗的风貌,另方面此联采用流水对的形式,跟首联在内容上就显得更为密切,蝉联而下,自然流动,给人一种气韵纯厚之感。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尤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这是一个因相思所苦的非痴即呆的形象。这一联貌似写赏月,实则寓写怀远幽思。月的清辉,最易引入相思,诗人神思飞跃,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伴。诗人多想让这种幻想成为现实!所以“灭烛”,正是为了追随月光;“披衣”,则是为了同月华多停留些时刻,此中情景,甚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意。诗写出月光的可爱,也写出诗人寄意的深远。这联属对工整,顿挫有致。句中的“怜”和“觉”两个动词用得好,使诗中人对远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达,这是一种因望月而怀人,又因怀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句。写因思念远人不得相见,故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灶敏把月赠送远人的想法。晋人陆机拟古诗《明月何皎皎》有“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句,诗中的“不堪盈手赠”即由此化出。随之而来便产生寻梦之想。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更有含蕴。诗便在这失望和希望的交集中戛然收住,读之尤觉韵味深长。
《望月怀远》是袜姿月夜怀人之作,情深意永,细腻入微。全诗以“望”、“怀”着眼,把“月”和“远”作为抒情对象。所以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把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写得那么沉着,把月写得美丽。望月念远,相思难眠,梦中相逢告辩绝,都是人世间常有的情景,诗人娓娓道来,亲切感人。《增定评注唐诗正声》引郭云:“清浑不著,又不佻薄,较杜审言《望月》更有余味。”《唐诗刊选脉会通评林》云:“通篇全以骨力胜,即‘灭烛’、‘光满’四字,正是月之神。用一‘怜’字,便含下结意,可思不可言。”
这首诗表现的情意是沉着缠绵而不见感伤,语言是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这种风格对以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yào)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赏析
这是一首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咏月抒怀。全诗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悠悠万古,长存不变的明月,是永恒时空里的奇迹,常常引起人类的无限遐思。前两句以倒装句式统摄全篇,以疑问句表达了诗人的这种困惑,极有气势。诗人停杯沉思,颇有几分醉意,仰望苍冥发问道:这亘古如斯的明月,究竟是从何时就存在的呢?这一对宇宙本源的求索与困惑,实际上是对自身的生命价值的思索和探寻,“停杯”二字生动地表现出他的神往与迷惑糅杂的情态。三四句写出了人类与明月的微妙关系。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想要飞升到月中以求长生不老,但皆是徒然,而明月却依然用万里清辉普照尘世,伴随着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们。两句写出了明月既无情又有情、既亲切又神秘的人格化的特性,蕴含着诗人向往而又无奈的复杂心境。“皎如”两句极写月色之美。浓重的云雾渐渐消散,月亮皎洁得有若悬挂在天际的明镜,散射出清澄的光辉,照临着朱红色的宫门。诗人以“飞镜”为譬,以“丹阙”、“绿烟”为衬,将皎洁的月光写得妩媚动人,光彩夺目。“但见”二句,借明月的夜出晓没来慨叹时光流逝之速。明月在夜间从东海升起,拂晓隐没于西天云海,如此循环不已,尘世间便在其反复出没中推演至今。两句中既表达了对明月踪迹难测的惊异,也隐含着对人们不知珍惜美好时光的深沉叹惋。
“嫦娥”两句驰骋想象,就月中的白兔、嫦娥发问,是诗人的第二次问月。白兔在月中年复一年地捣着(yào)杵,嫦娥在月宫里孤独地生活着,到底谁来陪伴她呢?在对神物和仙女寂寞命运的同情中,流露出诗人自己的孤苦高洁的情怀。“今人”两句,在回环唱叹中抒发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慨叹。“今人不见古时月”,实际是在说“今人不见古时人”;“今月曾经照古人”意味着“古月依然照今人”。明月万古如一,而人类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可贵的生命倏忽即逝。结尾四句收束上文,进一步表达对宇宙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古往今来的无数人们,都已流水般地相次逝去,面对着空中同一个永恒的明月,或许都曾有过相似的感慨吧!我只希望在唱歌饮酒的时候,皎洁的月光能长照杯中,使我能尽情享受当下的美好人生。人是一棵苇草,但却是一棵能思想的苇草。诗人有感于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人类无法改变这一自然规律,因此就更应当珍惜今生的点滴光阴,在瞬间把握永恒。结句虽暗含及时行乐之意,但总的基调仍然是积极向上的,展现了诗人旷达自适的宽广胸怀。
全诗感情饱满奔放,语言流畅自然,极富回环错综之美。诗人由酒写到月,又从月归到酒,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问》,下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情理并茂,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白居易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
1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吟,古代一种诗体。
2残阳:落山的太阳光。
3瑟瑟:原义为碧色珍宝,此指碧绿色。
4 可怜:可爱。
5真珠:即珍珠。诗中的真是真假的真,而并非珍珠的珍。
6月似弓:上弦月,其弯如弓。
7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
译文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全篇用“可怜”二字点逗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云:“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微入画”。《唐宋诗醇》评云:“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清代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云:“丽绝韵绝,令人神往。”
月 薛涛
魄依钩样小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注释
魄:月始生或将灭时之微光
扇:传班婕妤《怨》:“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翻译
细月如钩,一天天变圆,仿佛织成的团扇。
不管是微微细影还是满月团栾,人世间又有哪儿的人在凝望呢?
《静夜思》描写月亮的特征是:清冷。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原文: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创作背景: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液派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帆灶的瑰态埋扮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描写月的诗有哪些特点是什么意思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描写月的有哪些古诗、描写月的诗有哪些特点是什么意思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