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汤显祖的诗句有哪些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汤显祖的诗文集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品概况作品名称:牡丹亭记题词创作年代:明代作者:汤显祖作品体裁:散文编辑本段作品原文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bìng),(bìng)即弥连(1),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2)。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3)。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4),待挂冠而为密者(5),皆形骸之论也(6)。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7)。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8)。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9),恒以理相格耳(10)。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1]编辑本段注释译文作品注释(1)弥连:即“弥留”,言久(bìng)不愈。《牡丹亭·诊祟》旦白:“我自春游一梦,卧(bìng)至今。”(2)手画形容:指亲手为自己画像。见该剧第十四出《写真》。(3)溟莫:指阴间。溟,同“冥”。(4)荐枕:荐枕席。《文选》宋玉《高唐赋》:“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李善注:“荐,进也,欲亲近于枕席,求亲昵之意也。”(5)挂冠:谓辞官。密:亲近。(6)形骸:形体,对精神而言。意谓肤浅之说。(7)晋武都守李仲文:《搜神后记》卷四:“武都太守李仲文丧女,暂葬郡城之北。其后任张世之之男子常,梦女来就,遂共枕席。后发棺视之,女尸已生肉兄袜,颜姿如故。但因被发棺,未能复生。”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冯孝将为广州太守时,他的儿子梦见一女子说:“我是前太守北海徐玄方女,不幸早亡,亡来今已四年,为鬼所枉杀。……应为君妻。”后来在本命年的生日,掘棺开视,女子体貌如故,遂为夫妇。事见《搜神后记》卷四,又见《异苑》及《幽明录》等。(8)汉睢阳王收考谈生:《列异传》:“汉谈生,四十无妇,夜半读书,有女子来就生为夫妇,约三年中不能用火照。后生一子,已二岁,生夜伺其寝,以烛照之,腰上已生肉,腰下但有枯骨。妇觉,以一珠袍与生,并裂取生衣裾而去。后生持袍诣市,睢阳王家买之。王识女袍,以生为盗墓贼,乃收拷生。生以实对。陪歼王视女冢如故。发现之,得谈生衣裾。又视生儿正如王女,乃认谈生为婿。”又见于《搜神记》。(9)通人:学通古今的人。(10)格:推究。[1]作品译文天下女子的多情,难道还有像杜丽娘那样的吗?梦见那位情人就得(bìng),一(bìng)而迅即不起,以至亲手描绘自己的画像传于世以后就死了。死去三年了,又能在冥冥之中寻求到所梦的人而复生。像杜丽娘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多情的人了。她的情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来,而且越来越深,活着时可以为情而死,死了又可以为情而生。活着不愿为情而死,死而不能复生的,都不能算是感情的极点啊。梦中产生的情,为什么一定不是真的呢,天下难道还缺少这样的梦中之人吗?一定要挨到男女同席了才算是成亲,等到挂冠辞官后才感觉安全的,都是只看事情表面的说法啊。记述杜太守事迹的故事,模仿了晋代武都太守李仲文、广州太守冯孝将儿女恋爱的传说。我稍加改动而写成了这个剧本。至于杜太守拘押拷打柳梦梅,也就象汉代睢阳王拘押拷打谈生了。唉,人世的事情,不是人世所能理解透彻的。自己不是学问贯通古今的人,所以常常用“理”去加以推究了。只是一味强调(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结合的事)从理羡乱激的角度看一定没有,又怎么知道从情的角度看一定存在呢?[1]�1�3编辑本段作品赏析这篇文章选自《汤显祖诗文集》卷三十三。《牡丹亭记》又名《牡丹亭还魂记》,或简称《牡丹亭》或《还魂记》,是汤显祖最得意的代表作。它通过女主角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杜丽娘的至情,歌颂了反道学、反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斗争精神。这篇题词作于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在作者在遂昌弃官返临川后数月写成。文中强调情的神奇作用,并以“情”驳“理”,表现了作者新的思想观点。[1]�1�3编辑本段作者简介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称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1583年(万历十一年)进士,曾任南京太常博士、礼部主事等职。1591年(万历十九年),因抗疏抨击朝政,被贬广东徐闻典史。后调浙江遂昌知县。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弃官归家,不再做官。汤显祖以戏剧名世,著有“临川四梦”,包括了《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其中以《牡丹亭》最著名。[2]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改编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他曾言“吾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牡丹亭》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也叫“临川四梦”。受到了儒、释、道三家学说的不同影响,其故事背景就描写的是腐朽的儒家封建体系,故事中出现的花神却是道家的产物,而女主角杜丽娘身死又还薯卜魂乃是佛家的三生说。总之,汤显祖在这部《牡丹亭》中倾注了自己毕生的思想感情,完美的诠释了他的“至情说”。
作品把传说故事以及明代社会相结合,使之成为一部数埋穗具有浪漫主义的精神杰作。全剧共计五十五出,每一出都为后面的剧情提供了暗示。下场诗全部采用了唐诗而无不如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汤显祖对于他的《牡丹亭》的重视超出了他的其他作品。《牡丹亭》不仅讴歌了人性,同时也用另一种独特的方式抨击了当时大行其道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液慧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yào)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远色入江湖,烟波古临川”。
抚州,古为临川郡。东汉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置临汝县,即后来的临川县。公元237年,建临川郡,郡治设在临汝县。
汤显祖曾为此留下“远色入江湖,烟波古临川”的不朽诗句。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戏曲家、文学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汤氏散携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yào)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桥掘让作品《还魂记》(一名《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敏局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历代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
诗词摘录:
1.登献花岩芙蓉阁诗词
木末芙蓉出,花岩草树齐。陵高诸象北,江白数峰西。
2.奉寄李苍门谏议并呈省院诸公二十韵诗词
汉壁蓝光远,秦关紫气深。宝莲开华岳,仙树出咸林。夕拜连封事,宸游费雅箴。国家方有道,天地得无心。震位迟佳气,西师急好音。数灾山少木,厥贡土惟金。渐觉风谣苦,长看日气祲。
3.相圃新成十韵示诸生
礼乐在平昌,诸生立射堂。山形君子似,地脉圣人傍。四兽风云合,三龟日月良。天门驰直道,星舍翼回廊。半壁新泉暖,成帷旧木苍。尝闻殷曰序,如见孔之墙。远意桑蓬色,清歌皪藻香。
4.秋日西池望二仙桥
池上映秋光,登临爱夕阳。镜中蒲柳色,衣上芰荷香。听雨初留屐,当风一据床。猗兰延余姿客语,高菊以邻芳。紫翠连山暝,晴阴隔水凉。坐看人世小,仙驭白云乡。
5.送费师之寄兆卿
未须裘马去翩翩,风物名家自俨然。数幅轻罗留结苎,一杯芳草寄题笺。青衫客散河桥柳,暮雨春归寒食天。定向林间呼小阮,荷湖新着钓鱼船。
6.前广昌令胡君仲合白塔小饮
眼里金台不可登,江天一醉几年竖碧绝曾。欹巾曲槛过鸣雨,苾步斜阳到塔棱。咏逐蟾流开夕帐,坐分虫语暗秋灯。谈交亦自风尘好,独宿孤游也未能。
7.送刘参藩寄问东莞覃见日卢海畴诸子
曲江春老赋停云,(bìng)浅临风一送君。暂有公荣宜对酒,那堪孙楚即离群。高餐露菊逢秋尽,细语霜钟入夜分。更折梅花问耆旧,罗浮清隐最相闻。
8.遣梦
休官云卧散仙如,花下笙残过客余。幽意偶随春梦蝶,生涯真作武陵渔。来成拥髻荒烟合,去觉搴帷暮雨疏。风断笑声弦月上,空歌灵汉与踟躇。
9.过安福旧邸口号
宦学新移近礼闱,行经旧邸思依依。飞帘巷口人曾拂,舞辔街心马似归。粉障自寻题处迹,薰炉重对护时衣。归家少妇迎门问,妆阁帘闲燕可飞。
10.达公舟中同本如明府喜月之作
世外人应见面难,一灯高兴石门残慧败。生波入槛浮春浅,细雨横舟湿夜寒。彼岸似闻风铎语,此心如傍月轮安。不知天上婆娑影,偏照恒河渡宰官。
11.寄乐石帆仪曹
莺逗湖南烟雨悭,吴江夜语孤舟闲。山深薄酒易醒醉,天远轻凫难往还。作县真如悬度国,迁官欲似飞来山。子公帝城能忆否,下马常眠双树湾。
1. 关于汤显祖的诗句
关于汤显祖的诗句 1. 描述汤显祖的诗词歌赋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字义仍,号若士,世称临川先生。
汤尚贤长子,明嘉靖29年(1550年)生于文昌里汤家山灵芝园。汤显祖5岁时能与长辈联对,12岁在伯父汤尚质影响下开始写诗,并将其书斋号为诗集名,曰:《红泉逸草》。
汤显祖14岁为县学诸生,因有神童誉,江西提学使何镗亲试其才,并指案为题,汤显祖从容对答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何镗异之道:“此生将来必以文章雄视天下”。
明隆庆4年(1570年),汤显祖参加乡试中第8名举人,并以制义创奇,被誉为举业八大家之一,时名以满天下。国子监祭酒汤宾尹赞其曰:“制义以来能创奇者,汤义仍一人而已”。
丞相张居正闻知,欲收其名为已所用,则待汤显祖入京参加会试之时,令其子至汤显祖下榻求见,并许以本届会试“鼎甲”,以示宠爱。汤显祖自知实力,不肯助张居正科场作弊,则当即回绝,权相张居正恼羞成怒,故在科场中设阻,至使汤显祖落榜。
汤显祖落第后,风尘仆仆回到家乡,抚州知府闻知其科场义举,举城相迎,并赞汤显祖为“真正状元”。张居正因把持朝正,会试考官皆视其马首为瞻,以其好恶来决定考生成绩,因众考官皆知汤显祖是张居正眼中钉,尽管汤显祖制义为天下第一,然而考官始终不敢公正对待其考卷,致使汤显祖连续落第。
明万历10年(1582年),丞相张居正死,因而扫清了汤显祖会试的障碍。明万历11年(1583年),汤显祖再次入京参加会试中第65名,殿试时获第三手备悄甲第211名,赐同进士。
汤显祖因为三甲赐同进士,不能入选翰林院,则依旧例,授南京太常博士,专责祭祀礼乐。明万历14年(1586年),汤显祖改授南京詹事府主簿,其职虽为辅导太子,然因太子在京,此职实为虚设。
明万历17年(1589年),汤显祖被擢升为南京礼部司南仪郎、六品主事,主祭祠,汤显祖虽为闲官,但其却甚为关心时事,他因不满丞相申时行压制言路,打击谏官之行为,上书《论辅臣科臣疏》弹劾权相,他奏道:“指策申时行以权谋私,专权行事,断绝言路,使言官噤若寒蝉不敢直谏”。时天下谏官无不畏申时行之专横,无敢言者,汤显祖虽位卑言轻,但却敢挺身而抗强权,因而顿以直声闻四海。
权相申时行见汤显祖以下官犯上,怒而罢朝,万历皇帝专宠申时行,乃下诏切责汤显祖,并贬其为海南徐闻县典史。海南为偏荒僻野之地,是历朝流放罪臣之地,因而朋友们都劝汤显祖不要去接受这个不入流的小官。
汤显祖道:“吾生梦罗浮、雷擎、大蓬、葛洪母井、马伏波铜柱而不可得,得暇一尉,了此夙愿,何必减陆贾使南粤哉”。明万历19年(1591年)九月初九,汤显祖告别诸友,经赣州,越梅岭,自广东保昌(南雄)下船,过英德真阳峡,十月到广州,遇道往游罗浮山,十月初七,自广州毕渣舟行到南海,经香港、澳门、恩平到阳江,由阳江乘海船过琼州海峡,抵围州采珠地,然后折回到广东徐闻上任。
汤显祖一路游玩到广东,县人闻其大名,蹑衣冠而请揭者,趾相错也,诸弟子执经问难靡虚日,户履常满,至廨舍隘不能容。徐闻民风好斗,人皆轻生。
汤显祖为了推广中原文明,化土著之俗,其联合知县熊敏捐俸银,在徐闻县城西门塘畔创办了一所“贵生书院”,教民知书识礼,认识生命的重要性,而化其轻生之俗。并宣传“君子学道则爱人”、“天下之生皆当贵重”的人生哲理。
汤显祖将书院的十二间教室,分别命名为审问、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并在《徐文留别贵生书院》一文中道:“天地孰为贵,乾坤只此生,海波终日鼓,谁悉贵生情”。汤显祖在教学上,他对弟子一视同仁,因材施教,扶理谈修,每日津津不厌。
通过汤显祖的教育和宣传,徐闻文风渐盛,科举盛行。清《王夫子宾兴》碑文曰:“自明义仍先生来徐闻建书院,而徐益知向学,当时沐其教者,辍魏科登赋仕,后先辉映,文风称极”。
明万历19年至崇祯年间,徐闻连年旱灾,民食不果腹,但人人向学,仍出了15名举人。明清两代,徐闻多次修缮贵生书院,并订立了《院规条》,还拨出田96石作为会科经费,可见汤学已经深入徐闻人心。
汤显祖(bìng)逝的消息传至徐闻,徐闻县兴建了“汤公祠”,以此表达当地人民对他的崇敬和怀念。汤显祖虽身在徐闻,但因刚直遭贬,社会舆论大哗,申时行迫于社会压力,被迫辞职滚扰,因而汤显祖得脱流放之灾。
万历20年(1592),汤显祖北还故乡临川,因家中人口增多,他想找一静处另盖新居,老友高应芳得知,便将自己在临川县城沙井巷占地960平方米,闲置不用的废旧房屋转卖给汤显祖,供其建玉茗堂,兴建宅邸。新宅布局合理,中为玉茗堂书斋,左为寒光堂,右为兰省堂,前为芙蓉馆,后为清院楼,东有四梦台,全院共由6组建筑组合而成,精巧别致,美观大方,从此汤、高两家比邻而居。
明万历21年(1593年),汤显祖被升任为浙江丽水地区遂昌县知县,汤显祖治政以教育为本,为办学兴县,他将奉禄捐出,兴办了一所“相圃书院”,意在造就将相之才。汤显祖在遂昌县6年,创尊经阁、启明楼,并于学中建象德堂、于射园置灭虎祠,种种美政,将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小县治理成为两。
2. 求汤显祖《牡丹亭》中经典诗句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改编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他曾言“吾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牡丹亭》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也叫“临川四梦”。受到了儒、释、道三家学说的不同影响,其故事背景就描写的是腐朽的儒家封建体系,故事中出现的花神却是道家的产物,而女主角杜丽娘身死又还魂乃是佛家的三生说。
总之,汤显祖在这部《牡丹亭》中倾注了自己毕生的思想感情,完美的诠释了他的“至情说”。作品把传说故事以及明代社会相结合,使之成为一部具有浪漫主义的精神杰作。
全剧共计五十五出,每一出都为后面的剧情提供了暗示。下场诗全部采用了唐诗而无不如意。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汤显祖对于他的《牡丹亭》的重视超出了他的其他作品。《牡丹亭》不仅讴歌了人性,同时也用另一种独特的方式抨击了当时大行其道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
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
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yào)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
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
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3. 求汤显祖《牡丹亭》中经典诗句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改编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他曾言“吾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牡丹亭》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也叫“临川四梦”。受到了儒、释、道三家学说的不同影响,其故事背景就描写的是腐朽的儒家封建体系,故事中出现的花神却是道家的产物,而女主角杜丽娘身死又还魂乃是佛家的三生说。总之,汤显祖在这部《牡丹亭》中倾注了自己毕生的思想感情,完美的诠释了他的“至情说”。
作品把传说故事以及明代社会相结合,使之成为一部具有浪漫主义的精神杰作。全剧共计五十五出,每一出都为后面的剧情提供了暗示。下场诗全部采用了唐诗而无不如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汤显祖对于他的《牡丹亭》的重视超出了他的其他作品。《牡丹亭》不仅讴歌了人性,同时也用另一种独特的方式抨击了当时大行其道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yào)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汤显祖的诗句有哪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汤显祖的诗文集、汤显祖的诗句有哪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