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池鹤中从哪些角度描写池鹤,以及池上描述了一个什么形象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池鹤二首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仙鹤的美?-
-
-
-
-
(分别从形态(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销)、羽毛色彩(转觉鸬鹚毛色下)、叫声(苦嫌鹦鹉语声娇)、特立不群(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四个方面来写仙鹤之美。(只要答对任意两点得2分,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得2分。)
-
-
-
-
-
请采纳~
《池鹤》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
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在高高的竹笼前没有自己的同伴,在乱哄的鸡群却有着自己的.风度。低下头怕丹砂落下,晒翅的时候担心白色的短尾消失。转眼看到鸬鹚觉得它毛色污浊,又讨厌鹦鹉的叫声太谄媚。对风鸣唳想的究竟是什么呢?惆怅地望向青青的田野和天之遥的云水之间。
这两句诗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鸬鹚的“毛色下”、鹦鹉的“语声娇”来反衬池鹤孤高的品格和不献媚、不讨好的铮铮铁骨,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首诗以池鹤自比,尾联两句借池鹤“临风一唳”“怅望”,表达出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向往而不得的惆怅与无奈。
小题1: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2分)
小题2:这两句诗运用了反衬,以鸬鹚的“毛色下”、鹦鹉的“语声娇”来反衬池鹤的风姿超凡,而且不会去讨好别人。或对比,将池鹤与鸬鹚、鹦鹉进行对比,突出了池鹤的风姿和不事权贵的品格。(2分)
小题3: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此句,从表面上看,是丹顶鹤害怕低下头,头上象征高贵的标志丹砂落下,晒翅的时候担忧白色的毛色变得不好看。从意义上理解,应该还有一层:低下头,不仅仅担忧高贵的标志不再,还因为低头本身就代表了屈服和卑微,和孤高的形象气度相悖;“晒翅常疑白雪消”,这里的白雪不仅仅是指毛色,更多的是保持一种圣洁的清白。由此,一个清高孤傲,而又不愿意对世俗妥协的丹顶鹤形象便脱颖而出。
小题2:
试题分析:赏析诗句的方法可以分成三步: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这两句写的形象是鸬鹚和鹦鹉,鸬鹚的特点是“毛色下”,鹦鹉的特点是“语声娇”,诗歌的主旨是表现鹤清高孤傲,鸬鹚和鹦鹉是用来反衬鹤的清高孤傲的品质。
小题3:
试题分析:没有知音的欣赏,没有主人的青睐,只是在囚笼里长唳,惆怅的望向远方,那遥不可及的云水之乡才是梦想的天堂。抓住“怅”字来解读作者的思想感情,它为什么“怅”?通过对前几联的解读知道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青山云水”象征着归隐的田园生活,但这对作者来说是遥远的,这也让作者怅然。结合这些分析组织语言表达出来即可。
它的品格和仪表与众不同(鹤立鸡群),不会像鸬鹚那样侍奉权贵,也不会像鹦鹉那样讨好别人。鹤的鸣声美。汉以后,诗文中常以“鸣鹤”或“鹤鸣”喻君子,表现了鹤不事权贵的孤高品格和超凡风姿。
池鹤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高竹笼前无伴侣www.ZxZidian.com,乱鸡群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
带雪松枝翘膝胫,放花菱片缀毛衣。
低回且向林间宿,奋迅终须天外飞。
若问故巢知处在,主人相恋未能归。
译文
在高高的竹笼前没有自己的同伴,在乱哄的鸡群却有着自己的风度。
低下头怕丹砂落下,晒翅的时候担心白色的短尾消失。
转眼看到鸬鹚觉得它毛色污浊,又讨厌鹦鹉的叫声太谄媚。
对风鸣唳想的究竟是什么呢?惆怅地望向青青的田野和天之遥的云水之间。
池塘中的这只鹤是鹤中稀有的品种,恐怕是传说中的辽东丁令威吧。
它高高的站在带雪的松枝上,用菱花的花瓣点缀自己的羽毛。
低空徘徊时会到笼子里栖宿,快速张开翅膀时终究要飞到辽阔的天空。
你若问它的故巢,它知道在哪里,只是留恋现在的主人还不能归去。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赏析】
这是一只被囚的鹤,它的品格和仪表与众不同(鹤立鸡群),不会像鸬鹚那样侍奉权贵,也不会像鹦鹉那样讨好别人。鹤的鸣声美。汉以后,诗文中常以“鸣鹤”或“鹤鸣”喻君子。本诗借物抒怀,以囚鹤自喻,一个“怅”字,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当时诗人被贬江州司马,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伤感的诗渐多 。
应该是三个角度,一是自己和别人的对比
2是看到自己
3是看到周围的存在
池鹤表现诗人
不仅仅是宝贵的自由,还有知音的赏识,和对自己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但又希望保持自己孤高的品格和非凡的气质才华,将来能鹤唳云端,展翅冲天。
池鹤二首
白居易 〔唐代〕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乱鸡群里 一作:乱群鸡里)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
带雪松枝翘膝胫,放花菱片缀毛衣。
低回且向林间宿,奋迅终须天外飞。
若问故巢知处在,主人相恋未能归。
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高高的竹笼前没有自己的同伴,在乱哄的鸡群却有着自己的风度。
低下头怕丹砂落下,晒翅的时候担心白色的短尾消失。
转眼看到鸬鹚觉得它毛色污浊,又讨厌鹦鹉的叫声太谄媚。
对风鸣唳想的究竟是什么呢?惆怅地望向青青的田野和天之遥的云水之间。
池塘中的这只鹤是鹤中稀有的品种,恐怕是传说中的辽东丁令威吧。
它高高的站在带雪的松枝上,用菱花的花瓣点缀自己的羽毛。
低空徘徊时会到笼子里栖宿,快速张开翅膀时终究要飞到辽阔的天空。
你若问它的故巢,它知道在哪里,只是留恋现在的主人还不能归去。
注释
风标:指风度、品格。
鸬鹚(lú cí):大型的食鱼游禽,善于潜水,潜水后羽毛湿透,需张开双翅在阳光下晒干后才能飞翔。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脚后位,趾扁,后趾较长,具全蹼。栖息于海滨、湖沼中。飞时颈和脚均伸直。中国有5种。常被人驯化用以捕鱼,在喉部系绳,捕到后强行吐出。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