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元白唱和诗有哪些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元白唱和诗代表作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1、[赠樊著作]白居易
阳城为谏议,以正事其君。其手如屈轶,举必指佞臣。
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钧。元稹为御史,以直立其身。
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
刘辟肆乱心,杀人正纷纷。其嫂曰庾氏,弃绝不为亲。
从史萌逆节,隐心潜负恩。其佐曰孔戡,舍去不为宾。
凡此士与女,其道天下闻。常恐国史上,但记凤与麟。
贤者不为名,名彰教乃敦。每惜若人辈,身死名亦沦。
君为著作郎,职废志空存。虽有良史才,直笔无所申。
何不自著书,实录彼善人。编为一家言,以备史阙文。
「和乐天赠樊著作」元稹
君为著作诗,志激词且温。璨然光扬者,皆以义烈闻。
千虑竟一失,冰玉不断痕。谬予顽不肖,列在数子间。
因君讥史氏,我亦能具陈。羲黄眇云远,载籍无遗文。
煌煌二帝道,铺设在典坟。尧心惟舜会,因著为话言。
皋夔益稷禹,粗得无间然。缅然千载后,后圣曰孔宣。
迥知皇王意,缀书为百篇。是时游夏辈,不敢措舌端。
信哉作遗训,职在圣与贤。如何至近古,史氏为闲官。
但令识字者,窃弄刀笔权。由心书曲直,不使当世观。
贻之千万代,疑言相并传。人人异所见,各各私所遍。
以是曰褒贬,不如都无焉。况乃丈夫志,用舍贵当年。
顾予有微尚,愿以出处论。出非利吾已,其出贵道全。
全道岂虚设,道全当及人。全则富与寿,亏则饥与寒。
遂我一身逸,不如万物安。解悬不泽手,拯溺无折旋。
神哉伊尹心,可以冠古先。其次有独善,善己不善民。
天地为一物,死生为一源。合杂分万变,忽若风中尘。
抗哉巢由志,尧舜不可迁。舍此二者外,安用名为宾。
持谢著书郎,愚不愿有云。
2、[感鹤]白居易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同游不同志,如此十馀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不惟怀稻粱,兼亦竞腥膻。不惟恋主人,兼亦狎乌鸢。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
「和乐天感鹤」元稹
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
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复传。
吟君感鹤操,不觉心惕然。无乃予所爱,误为微物迁。
因兹谕直质,未免柔细牵。君看孤松树,左右萝茑缠。
既可习为饱,亦可薰为荃。期君常善救,勿令终弃捐。
3、[折剑头]白居易
拾得折剑头,不知折之由。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
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虬。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和乐天折剑头」元稹
闻君得折剑,一片雄心起。讵意铁蛟龙,潜在延津水。
风云会一合,呼吸期万里。雷震山岳碎,电斩鲸鲵死。
莫但宝剑头,剑头非此比。
卷401_5 「酬乐天早夏见怀」元稹
庭柚有垂实,燕巢无宿雏。我亦辞社燕,茫茫焉所如。
君诗夏方早,我叹秋已徂。食物风土异,衾裯时节殊。
荒草满田地,近移江上居。八日复切九,月明侵半除。
卷401_6 「酬乐天劝醉」元稹
神曲清浊酒,牡丹深浅花。少年欲相饮,此乐何可涯。
沉机造神境,不必悟楞伽。酡颜返童貌,安用成丹砂。
刘伶称酒德,所称良未多。愿君听此曲,我为尽称嗟。
一杯颜色好,十盏胆气加。半酣得自恣,酩酊归太和。
共醉真可乐,飞觥撩乱歌。独醉亦有趣,兀然无与他。
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
君今劝我醉,劝醉意如何。
卷401_7 「和乐天初授户曹喜而言志」元稹
王爵无细大,得请即为恩。君求户曹掾,贵以禄奉亲。
闻君得所请,感我欲沾巾。今人重轩冕,所重华与纷。
矜夸仕台阁,奔走无朝昏。君衣不盈箧,君食不满囷。
君言养既薄,何以荣我门。披诚再三请,天子怜俭贫。
词曹直文苑,捧诏荣且忻。归来高堂上,兄弟罗酒尊。
各称千万寿,共饮三四巡。我实知君者,千里能具陈。
感君求禄意,求禄殊众人。上以奉颜色,馀以及亲宾。
弃名不弃实,谋养不谋身。可怜白华士,永愿凌青云。
[赠吴丹]白居易
巧者力苦劳,智者心苦忧。爱君无巧智,终岁闲悠悠。
尝登御史府,亦佐东诸侯。手操纠谬简,心运决胜筹。
宦途似风水,
我任务,望采纳!
「和乐天赠樊著作」元稹
君为著作诗,志激词且温。璨然光扬者,皆以义烈闻。
千虑竟一失,冰玉不断痕。谬予顽不肖,列在数子间。
因君讥史氏,我亦能具陈。羲黄眇云远,载籍无遗文。
煌煌二帝道,铺设在典坟。尧心惟舜会,因著为话言。
皋夔益稷禹,粗得无间然。缅然千载后,后圣曰孔宣。
迥知皇王意,缀书为百篇。是时游夏辈,不敢措舌端。
信哉作遗训,职在圣与贤。如何至近古,史氏为闲官。
但令识字者,窃弄刀笔权。由心书曲直,不使当世观。
贻之千万代,疑言相并传。人人异所见,各各私所遍。
以是曰褒贬,不如都无焉。况乃丈夫志,用舍贵当年。
顾予有微尚,愿以出处论。出非利吾已,其出贵道全。
全道岂虚设,道全当及人。全则富与寿,亏则饥与寒。
遂我一身逸,不如万物安。解悬不泽手,拯溺无折旋。
神哉伊尹心,可以冠古先。其次有独善,善己不善民。
天地为一物,死生为一源。合杂分万变,忽若风中尘。
抗哉巢由志,尧舜不可迁。舍此二者外,安用名为宾。
持谢著书郎,愚不愿有云。
「和乐天感鹤」元稹
我有所爱鹤,毛羽霜雪妍。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
自随卫侯去,遂入大夫轩。云貌久已隔,玉音无复传。
吟君感鹤操,不觉心惕然。无乃予所爱,误为微物迁。
因兹谕直质,未免柔细牵。君看孤松树,左右萝茑缠。
既可习为饱,亦可薰为荃。期君常善救,勿令终弃捐。
「和乐天折剑头」元稹
闻君得折剑,一片雄心起。讵意铁蛟龙,潜在延津水。
风云会一合,呼吸期万里。雷震山岳碎,电斩鲸鲵死。
莫但宝剑头,剑头非此比。
卷401_5 「酬乐天早夏见怀」元稹
庭柚有垂实,燕巢无宿雏。我亦辞社燕,茫茫焉所如。
君诗夏方早,我叹秋已徂。食物风土异,衾裯时节殊。
荒草满田地,近移江上居。八日复切九,月明侵半除。
卷401_6 「酬乐天劝醉」元稹
神曲清浊酒,牡丹深浅花。少年欲相饮,此乐何可涯。
沉机造神境,不必悟楞伽。酡颜返童貌,安用成丹砂。
刘伶称酒德,所称良未多。愿君听此曲,我为尽称嗟。
一杯颜色好,十盏胆气加。半酣得自恣,酩酊归太和。
共醉真可乐,飞觥撩乱歌。独醉亦有趣,兀然无与他。
美人醉灯下,左右流横波。王孙醉床上,颠倒眠绮罗。
君今劝我醉,劝醉意如何。
卷401_7 「和乐天初授户曹喜而言志」元稹
王爵无细大,得请即为恩。君求户曹掾,贵以禄奉亲。
闻君得所请,感我欲沾巾。今人重轩冕,所重华与纷。
矜夸仕台阁,奔走无朝昏。君衣不盈箧,君食不满囷。
君言养既薄,何以荣我门。披诚再三请,天子怜俭贫。
词曹直文苑,捧诏荣且忻。归来高堂上,兄弟罗酒尊。
各称千万寿,共饮三四巡。我实知君者,千里能具陈。
感君求禄意,求禄殊众人。上以奉颜色,馀以及亲宾。
弃名不弃实,谋养不谋身。可怜白华士,永愿凌青云。
是这个吗
元白唱和
| [] []
中唐诗人间的交往唱和之风,早在贞元年间即已初露端倪。当时应进士举者“多务朋游,驰逐声名”(《旧唐书·高郢传》),形成了“侈于游宴”的“长安风俗”(李肇《国史补》卷下)。而文人游宴多要作诗唱和,有时即使不游宴,也要以诗唱酬,或联络感情,或展示才学。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当首推一代文宗权德舆及其领导的文人集团。权德舆(759~818),字载之,历任要职,并做过两年宰相,兼有政声和文名,“贞元、元和间为缙绅羽仪”(《新唐书》本传)。在他现存的三百八十多首诗中,不乏清新可诵、近似盛唐之音的佳什,但其后期诗歌,大都是与聚集在他周围的一批台阁诗人酬唱应答、在体式技巧上竞异求新之作,诸如《奉和李给事省中书情寄刘苗崔三曹长因呈许陈二阁老》、《酬崔舍人阁老冬至日宿值省中奉简两掖阁老并见示》等等,从冗长的标题即可看出诗人们的交往概况。这些诗的内容并不充实,艺术性也不强,却对贞元末年的诗坛风尚颇有影响。到了元和年间,又出现了比一般唱和更进一步的以长篇排律和次韵酬答来唱和的形式,而元稹和白居易便是这种形式的创始者。
元稹、白居易在相识之初,即有酬唱作品,此后他们分别被贬,一在通州,一在江州,虽路途遥遥,仍频繁寄诗,酬唱不绝。所谓“通江唱和”,也就成为文学史上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元、白此期的唱和诗多长篇排律,次韵相酬,短则五六十句,长则数百句,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如白居易有《东南行一百韵》寄元稹,元稹即作《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回赠。这种次韵诗的创作难度是很大的,既要严守原诗之韵,又要自抒怀抱,还要写上数百句,搞得不好,就会顾此失彼;但才力大者,则可借此争奇斗胜,施展才情。诚如元稹在《上令狐相公诗启》中所言:“居易雅能为诗,就中爱驱驾文字,穷极声韵,或为千言,或为五百言律诗,以相投寄。小生自审不能过之,往往戏排旧韵,别创新词,名为次韵相酬,盖欲以难相挑耳。”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锻炼了诗人的智慧、技巧,丰富了诗歌的种类,另一方面也因过于重视形式技巧,诗人的真情实感反被冲淡乃至淹没。相比之下,倒是二人那些寄怀酬答的短篇小诗来得更为真挚耐读,清新有味。如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元稹《酬乐天舟泊夜读微之诗》:知君暗泊西江岸,读我闲诗欲到明。今夜通州还不睡,满山风雨杜鹃声。
元、白这类以次韵酬唱为主的短篇长章在当时流传颇广,以至“巴蜀江楚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元稹《白氏长庆集序》)。这里的“元和诗”,实即元稹在其他场合提到的“元和体”。“元和体”除了上述次韵相酬的长篇排律外,还包括元、白那些流连光景、浅切言情的“小碎篇章”,其中包括元稹的艳体诗。
中唐诗人的交往、唱和真正形成高潮,是在元和之后的长庆至开成年间。这一时期,由于党争激烈、政局动荡,不少当年曾积极参与政治的文人纷纷退出政坛,东都洛阳便成了他们的闲散之地,而白居易乃是其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时而与刘禹锡、裴度等人“为文章、把酒,穷昼夜相欢,不问人间事”(《新唐书·裴度传》),时而与远近诗友庚答酬唱,就中与刘禹锡、令狐楚、崔玄亮等人的唱和尤多,诗的内容则以叙写闲情雅趣、思念问候为主,很少再有昔日的政治热情了。此外,刘禹锡与令狐楚、崔玄亮、李德裕也频频唱酬,一时间蔚为风气。仅以此期编成的酬唱集来看,就有刘、白的《刘白唱和集》,白、刘、裴的《汝洛集》,刘与令狐楚的《彭阳唱和集》,与李德裕的《吴蜀集》,等等,这里需要一提的是令狐楚和崔玄亮。令狐楚(766~837),曾任宰相,长庆以后,历任节度使之职,存诗五十馀首。崔玄亮与白居易同为贞元十六年(800)进士,曾历任监察御史、州刺史等。存诗二首。现录二人唱和诗各一首,以见一斑。令狐楚《春思寄梦得乐天》:
花满中庭酒满樽,平明独坐到黄昏。春来诗思偏何处?飞过函关入鼎门。
崔玄亮《和白乐天》:(bìng)馀归到洛阳头,拭目开眉见白侯。凤诏恐君今岁去,龙门欠我旧时游。几人樽下同歌咏,数盏灯前共献酬。相对忆刘刘在远,寒宵耿耿梦长洲。
段承校
【摘要】:元白唱和诗继承了和意唱和的传统,也开创了和韵唱和的新天地。次韵唱和主要是元白在贬谪地的遥相唱和。将赠答诗的内容特征和分题拈韵联句的形式特征融合改造成次韵唱和诗,开启了诗人间相互异地唱和的新的形制规范,打破了传统唱和诗的时空条件的诸多限制,为文人艺术化交往确立了新的范式,这便是元白次韵唱和的诗史意义。
元白诗派,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指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走了一条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清人赵翼说:“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
其他网站上也有对元白诗派的注解:元白诗派是指以中唐诗人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诗派。他们强调诗歌的讽谕作用,都擅长于新乐府、七言歌行、长篇排律等诗体,注意诗歌语言的平易浅切和通俗性,并通过诗歌酬唱促进了格律技巧的纯熟。
简单理解,诗歌流派指的是以中唐诗人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派别,两人同年及第,授相同官职。他们诗歌内容,常以新乐府为题,诗歌尚时、尚俗、平实。
小的时候听说过白居易的坊间传闻:说的是白居易写诗,为了能够让大多数人都能读懂并理解,他每次创作完一首新诗,总是找年老的妇人,读给她们听。如果老妇人听不懂,他就回去修改,直到她们能够理解为止。所以白居易的诗能够流传最多最广、妇孺皆知,源于白居易的平民精神,和他对诗歌的定位。
元白诗派不只是白居易和元稹,还有张籍、王建和李绅。
从内容上来说,元白诗派的类型算是比较丰富的,有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杂律诗等等。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白居易把自己的诗分为四类:
① 讽喻诗:自己最为看重,体现其诗歌理论及兼济之志,代表作《秦中吟》其十《买花》
② 感伤诗:成就最高,代表《长恨歌》、《琵琶行》
③ 闲适诗:以谪贬江州为界,白居易的处世态度前后判若两人,诗风 浅近平淡 ,表达知足常乐,情致温厚柔和,代表作《问刘十九》
④ 杂律诗:一些写山水风光和友情的作品,代表《暮江吟》
白居易这首《花非花雾非雾》是他浅白诗风里的另类,比较晦涩难懂,不知所云。不过这并不能破坏白居易诗歌的浅近平淡的诗风。
元稹,字微之,洛阳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元稹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的诗歌类型比白居易更丰富一些,主要有
新乐府诗:大胆地借用古题或另拟新题来创作
讽喻诗:谈社会问题,讽刺时政,如《织妇词》《田家词》《上阳白发人》ZxZidian.com
叙事长诗:《连昌宫词》,被评为“融史才诗笔议论为一体”
艳情诗和悼亡诗: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如《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
酬唱诗:和白居易一起,如《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的这首绝句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曾经沧海”二句尤其为人称诵。与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同为悼亡诗的绝唱。
元和体,元稹和白居易在元和年间所写的“次韵相酬”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加上两人的艳体诗,通称为“元和体”。元合体的艺术特点是语言浅白,格调轻快,突破了诗的传统,体现出世俗化特征。
元白诗派中还有两位诗人值得一提,就是张籍和王建。张籍和王建是中唐时较早从事 乐府诗 创作的诗人,时号“张王”
张籍诗歌内容:
① 乐府诗:题材广泛,多为“俗人俗事”,以社会的缩影,如《野老歌》《牧童词》
② 近体诗:虽多为抒怀和酬赠之作,也带有写实倾向,且不乏新颖之作,如《秋思》
王建诗歌内容:
① 乐府诗:成就最高,题材广泛,爱憎强烈,如《田家行》;
② 以俗语、民歌入诗的倾向,一些小诗写得通俗流利而脍炙人口,如《新嫁娘词》三首;
③ 用七绝诗体,反映宫女生活、以白描见长的《宫词》百首。
元白诗派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影响深远。
元稹、白居易在相识之初,即有酬唱作品,此后他们分别被贬,一在通州,一在江州,虽路途遥遥,仍频繁寄诗,酬唱不绝。所谓“通江唱和”,也就成为文学史上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
元、白此期的唱和诗多长篇排律,次韵相酬,短则五六十句,长则数百句,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如白居易有《东南行一百韵》寄元稹,元稹即作《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回赠。这种次韵诗的创作难度是很大的,既要严守原诗之韵,又要自抒怀抱,还要写上数百句,搞得不好,就会顾此失彼;但才力大者,则可借此争奇斗胜,施展才情。诚如元稹在《上令狐相公诗启》中所言:“居易雅能为诗,就中爱驱驾文字,穷极声韵,或为千言,或为五百言律诗,以相投寄。小生自审不能过之,往往戏排旧韵,别创新词,名为次韵相酬,盖欲以难相挑耳。”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锻炼了诗人的智慧、技巧,丰富了诗歌的种类,另一方面也因过于重视形式技巧,诗人的真情实感反被冲淡乃至淹没。
元、白这类以次韵酬唱为主的短篇长章在当时流传颇广,以至“巴蜀江楚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元稹《白氏长庆集序》)。这里的“元和诗”,实即元稹在其他场合提到的“元和体”。“元和体” 除了上述次韵相酬的长篇排律外,还包括元、白那些流连光景、浅切言情的“小碎篇章”,其中包括元稹的艳体诗。
所谓唱和,就是你赠我酬,我唱你和。据古籍资料显示:元白通江时期(元和十年三月三十日至十四年三月十日)的唱和诗计79首。其中白居易42首(不包括其酬和元稹江陵时诗《放言五首》),元截诗37首。在这些唱和诗中,元白对应唱和共有24个诗组,计诗81首(其中次韵相酬21个诗组,计诗55首),仅有白氏寄赠而无元氏答酬的诗歌12首,元氏有寄赠诗而白氏无诗答酬者6首。就白居易来说,有元稹对应唱酬诗30首,另12首现存元集无元棋对应唱酬诗,就元稹来说,答酬白氏的诗篇31首(其中次韵相酬27首),另有《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水上寄乐天》、《得乐天书》、《相忆泪》、《寄乐天》、《凭李忠州寄书乐天》6首寄赌,而白氏似无诗酬和。除诗歌外,俩人来往书信三件:即元和十年六月镇初到通州时有《叙诗寄乐天书》(对此白氏已有诗寄赠,元氏亦有诗回酬),白居易十年十二月有《与元九书》(未见元棋酬答),十二年四月十日有《与微之书》(元氏已有《得》诗酬答)。
元白唱和诗有哪些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元白唱和诗代表作、元白唱和诗有哪些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