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唐朝元日是哪个时间,以及唐朝元日是哪个时间节日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
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扩展资料
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代替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
王安石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
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日
唐代没有什么星期、礼拜之说,实行旬休,比我们的7天休两天要辛苦得多,可是人家法定给假的节却有近30个(其中包括9个节气),给假50天左右。另外官员们还可以享受五月的“田假”和九月的“授衣假”各15天,一年的假期合计接近120天。这还不算冠、婚、诞等吉庆假以及省亲假、侍亲假、祭祀假、拜扫假、丧葬假、(bìng)假、长告、装束假、路程假等等。 唐代李林甫等编撰的《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卷》讲到官吏休假制度时有这样的规定:“谓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寒食通清明四日,八月十五日、夏至及腊各三日。正月七日、十五日,晦日,春秋二社,二月八日,三月三日,四月八日,五月五日,三伏日,七月七日、十五日,九月九日,十月一日,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每旬,并给假一日。”这到底都是些什么节? 先说给假7天的,有3个节:元正是正月一日,为一岁之首,又称为元日、正日、元旦。冬至又称“冬节”“大冬”,隋唐时称为“长至日”。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清明的前一两天禁火,只能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唐初规定给假4天,后来改为7天。这几个节日都要安排重大的祭祀活动。《唐六典》卷六《尚书刑部卷》记载:“官户、奴婢,元日、冬至、寒食放三日假。”身受奴役之人尚且给假。可见唐代对元旦(元正)、冬至、寒食(即清明)这三大节日的重视。 再说给假3天的,也有3个节: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赏月团圆的日子,唐代起定为全国性节日:夏至是入夏以后的第四个节气,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日子;腊,本为祭名,后指腊日,即腊月的ZxZidian.com第一天,南北朝时把十二月八日(释迦牟尼成道日)定为腊日,或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 给假1天的节有:正月七日也叫人日、人节或人胜节;正月十五日是上元节,即元宵节,与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和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合称“三元节”;晦日指正月三十日(或者二十九),隋代及唐初以正月晦日为中和节,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把中和节改在二月一日,并且作为太阳星君的生日(中和节与上巳节、重阳节合称“三令节”);舂社、秋社,是我国古代春秋两祭社神的日子,一般在立舂、立秋这两个节气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二月八日是佛祖释迦牟尼出家的日子,四月八日是佛祖的圣诞日,也称为佛诞节或浴佛节:三月三日是上巳节,又称元巳节、修禊节、水节;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又称端五、重五,端阳,道教称此节为地腊节,唐人亦称天中节;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终伏(末伏),总称为三伏;七月七日是乞巧节,也称七夕,相传为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的日子;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亦称盂兰盆节、鬼节;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又称重九节、登高节、茱萸节、秋节、素节等,现又称敬老节;十月一目是寒衣节,天气渐冷,人们把纸糊竹扎的衣服鞋帽焚烧了祭奠祖先,在江南索性称为“烧衣节”;另外还有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6个节日,也是给假的。 唐玄宗崇尚道教,把二月十五日作为老子生日,也命全国放假一天。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起,以每年八月五日玄宗降诞日为“千秋节”,天宝初,改名为“天长节”,全国放假3天。 除此之外唐人还有一些没有明确给假的节。如正月二十三为天穿节,相传此日为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日,民俗在这天把煎饼作为供物,置于屋脊高处以祭祀。另外,“二月二,龙抬头”,被称为“春龙节”。四月一日清和节是唐人专有的节日,宋明以后逐渐为人们所淡忘…… 时节点亮人们的日常生活,唐人很热爱生活,也很会享受生活。他们在众多的节日里进行宗教祭祀、缅怀祖先,与亲朋友好聚会宴饮,还有很多饮食上、衣饰上的习俗,华服美食,游艺娱乐,相互馈赠。每个节日都雅俗兼顾,充实生动,丰富多彩。
一、除夕与元旦。除夕是每年的最后一天。元旦是每年的最初一天,即正月一日,又称为元日、正日、元正等。一为岁末,一为岁首,颇受唐人重视。在唐代,除夕之夜与元旦之晨是连袂齐过的,形成了“守岁”的习俗,即人们从除夕之夜一直欢乐到元旦天明,通霄达旦,彻夜不停。此时,千家万户合家团聚,大设酒席,同时进行歌舞娱乐,还焚烧纸钱,祭祀祖先,并燃放爆竹,辟鬼去邪。当时燃放爆竹是将干竹子放在火上爆烧,使之清脆作响,故亦称为爆竿。
二、上元节。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后世称为元宵节。因上元之夜以观灯为主,故亦称为灯节。上元之夜以京师长安最为精彩,各种彩灯争奇斗艳,观灯的人们倾城而出,前呼后拥,人声鼎沸,场面热烈。玄宗时为宣扬其太平盛世,特改上元节为三个晚上,从正月十四夜起,一连三夜狂欢不止。上元节时,还举行大量歌舞活动,以踏歌为盛,人们成群结队,手挽着手,踏地为节,边歌边舞,欢乐热闹的气氛,使人如醉似痴。
三、寒食节与清明节。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禁火三日,只能吃冷食,故又称“冷节”。寒食节后两日为清明节。由于前后紧连,唐人常将两个节日合在一起过。节日里除冷食外,上坟扫墓已成风俗,扫墓归来,要戴柳簪发,谓“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节日里还开展多项体育活动,如击鞠、荡秋千、斗鸡等。
四、上巳节。夏历三月三日为上巳节,人们除了修禊,主要是寻春郊游,进行“踏青”活动。修禊是人们在节日里纷纷来到江渚池沼的水边,以春水洗涤污垢,以除(bìng)去疾,驱邪避怪,并戏水嬉戏,游玩取乐。踏青是人们相携来至郊外,寻春赏花,宴饮会友,或促膝谈心,或清歌吟唱,尽情地欣赏大自然的明媚春光。
五、端午节。夏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亦称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节日里,人们除吃粽子、饮雄黄酒、系彩丝、挂香囊外,还举行龙舟竞渡表演和斗百草活动。龙舟竞渡尤盛于南方水乡,比赛时水上万舟齐发,水浪翻腾,舟子奋力划船,观众齐声呐喊,声振天地,精彩热烈。斗百草是比赛谁的花草种类多、品种奇。
六、七夕节。夏历七月七日为七夕节,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七夕之夜,人们摆设花果酒脯之类的祭品,轻奏琴弦,对天乞祈。妇女们则以穿针引线的方式向织女乞巧,希望有一双像织女那样的巧手。唐人林杰《乞巧》诗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牵手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中秋节。夏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唐人于此夜有赏月习俗,尤其被文人学士所热衷。白居易有诗曰:“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赏月时还多兼备酒宴和管弦,对月饮酒酬合,有情有趣,格调清雅。
八、重阳节。夏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节日里人们举行登高活动,饮菊花酒,佩茱萸袋,还赋诗兴致,寄托情怀。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活动,向高处攀登者即为登高,以登山为主,兼之登城、登台、登塔、登楼等等。人们往往借此言情咏志,内容健康高雅。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春节将至,万物复苏。本期分享正当这这辞旧迎新之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的《元日》。
王安石《元日》赏析
图中入声字是用一个小黑点表示的,这个小黑点藏在每一个入声字的右下角。你可以锻炼自己当侦探的本领,看看是否能很快找到。找到所有的入声字以后,就可以玩“标平仄”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平声也就是的一声和二声上面画一横(或者画一个空心圆),这个符号表示平,不过千万要注意,有些一声或二声的字实际上是入声字,要标成仄声哦!然后在所有的仄声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上面画一竖(或者画一个实心圆),这个符号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会标也没关系,可以对着我分享的图片找到每一个表示平仄的符号,照着标在你的诗上就可以了。不过,我非常推荐你们自己挑战一下,然后再与照片对照。
朗诵、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仄起式七绝《元日》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戊戌狗年就快要过去了,己亥猪年马上就要来了。我们学生和职业是老师的爸爸妈妈们已经放寒假了,不当老师的爸爸妈妈们也陆续在总结收拾一年的工作,计划回老家陪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过年或者出行度假的行程了。虽然妈妈常说,因为现在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过年的气氛已经大大地不如他们小时候了,但小朋友们如果最近这些天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超市买东西,应该会发现超市和商场里多了很多糖果、春联、红灯笼等红彤彤的东西。另外,如果你跟爸爸妈妈回中小城市的老家过年,还可能在街边看到平常没有的卖烟花爆竹的小摊儿。或者,你会听到有人给你推荐“紫禁城里过大年”文博展览、“地坛庙会”之类的节庆文化活动,还有,最近的电视、网络上也许时不时会出现那首小学语文老师曾教我们背过的歌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要过年了。所以这一期的分享我要跟大家一起重温一首最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写过年的诗:王安石的《元日》。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题目《元日》。“元”是什么意思呢?“元”这个字的甲骨文和金文都是画了一个人形,特别突出了头部,这就是在表示人的头,所以这个字本义是头。甲骨文和金文中有的字形象人头的圆点或方框简省为一横,古文字往往在一横上再加一短横为饰笔,发展为小篆、楷书的“元”。《孟子·滕文公下》中就有一句“勇士不忘丧其元”,就是说勇士不会忘记丧失头颅的时候;《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也有“狄人归其元”的用例,表示狄人归还他的头。人的头是整个人体中最重要的一个部位,也是人的生命开始的地方,所以后来这个字就引申为“开始”、“第一”的意思。《说文》中的解释就是用了这个引申义:“元,始也。从一,从兀”,甲骨文中出现过“元卜”这个词,即第一次占卜。今天我们的很多词语比如元首指的是一国之首脑、元帅指的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元勋指的是立下首功的人,状元指的是第一名等等,都是用的“元”的引申义。“日”,大家都知道是太阳吧。《说文》:“太阳之精也。从囗(wéi)一,象形”。因为太阳每出来一次就是新的一天,所以“日”后来也有了一天的意思。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元日”就是指一年的第一天。在我国最早的文献《尚书·舜典》中就已经出现了“元日”这个词:“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孔传:“月正,正月;元日,朔日也。”就是说正月的朔日也就是初一,舜到了尧的太庙……
元日还有很多别名,如元旦、元朔、元正、正旦、端日、岁首、新年、元春等等。我们现在最熟悉的是元旦。旦在甲骨文中的字形上面是日 “日”下的类似于梯形的形状框则表示地面,表示太阳正从地面升起,所以“旦”的本意就是天亮的时候,早晨,后来又引申为“天”、“农历每月初一”所以“元旦”和“元日”一样就是第一天。
“元日”就是“元旦”,是一年的第一天,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现在不是把一月一号叫元旦吗?那这两个“元旦”是一回事吗?好像中国古代是不用现在的日历的呀。没错,很多人估计都知道,“此元旦非彼元旦”,王安石《元日》诗中所写的“元日”也就是“元旦”,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年初一,那才是中国古代的“一年的第一天”。但还是有问题,到底什么时候又是为什么“彼元旦”变成了现在的“春节”?而“此元旦”又为什么鸠占鹊巢,霸占了“彼元旦”的名?而且,好像今年马上就要和除夕同时到来的立春也曾经被当作过一年的第一天,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岁首”。有这么多个一年的第一天,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一年的第一天呢?这就要从历法开始说起了。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能够掌握天象以及万物运动的规律是非常很重要的一件事,这就是我们现在每天都要查看的日历的重要性。而且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间段的历法都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世界上有三种基本的日历: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
阳历又称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虽然叫“月”,但实际上与月亮的阴晴圆缺无关,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但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我们现在使用的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因此对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历法来说,一年的第一天就是一月一日,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元旦。
古时候的阳历和现在的公历原理是一样的。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所反映的日历就是中国古代的阳历,这种历法被称为干支历。
干支历法是上古文明的产物,这种历法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这一历法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也是12个月,没有闰月。每月2个节气,24个节气其实就是24个时令点,每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是五天,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的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干支年月日全由太阳视运动决定,也与月亮的阴晴圆缺规律无关。但它又与公历不同,公历的月长由人为规定而与天象无涉;干支历的年月日均由天象决定,无须通过人为调整,所以干支历节气是完全吻合天象规律(天体运行位置)。干支历二十四节气过完一次,就是一个回归年了。所以在这种历法下,立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阴历,就是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规律来确定的历法。阴历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个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则为十二个历月。阴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从历法的发展史来看,所有古老文化的国家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最初都是用阴历的。因为月亮的盈亏朔望周期非常明显,每月初一为新月,十五为圆月,易于辨识,使用方便,所以把29天或30天称为一个月,把12个月称为一年,便成为古老国家最初的历法。但是阴历这种历法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这种历法只管朔望月,不管回归年,所以和一年四季完全无关。而且,阴历一个月即月亮绕地球一周的周期约为29天半;而太阳年一年即地球绕日的周期约为365天又四分之一日。如以12个月为一年,只有354天或者355天,与太阳年相差几乎11天。这样过上10多年,就会出现6月降霜下雪、腊月挥扇出汗、冬夏倒置的毛(bìng)。所以古代国家农业慢慢地发展以后,就发现纯粹用阴历历法、月份和春、夏、秋、冬四季以及农业节候配合不上。
阴历和阳历都有自己的问题,所以我们的祖先结合了这两种历法创造出了阴阳合历。这是我国的历史长河之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历法。阴阳合历在阴历的基础上吸收了干支历的二十四节气和阴历相辅而行,用于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这就是我们国家至今仍在使用的农历。这一阴阳合历是在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责成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改定并颁布实施的,后人以此颁布年号称呼此历为《太初历》。《太初历》也就是农历是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它的一个月符合朔望月,平均历年也符合回归年,是两者有机统一的一个整体。也正是太初改历正式确定了每年阴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此后历朝历代基本都是延用这一历法。所以王安石《元日》诗所写的“元日”就是指这种历法的“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大年初一。
再来说说到底什么时候又是为什么“彼元旦”变成了现在的“春节”?而“此元旦”又为什么鸠占鹊巢,霸占了“彼元旦”的名的。现在过的农历“春节”这一概念,古代是没有的。辛亥革命以后,这个逐渐改用现在通行的公历。为了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原本就曾经是岁首,而且恰在农历正月初一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而公历一月一日就改称为“元旦”了,这是1914年才开始实行的,到现在也就刚一百年的历史。
巧的是,今年农历己亥猪年除夕和立春在同一天。据专家介绍,这种情况一百年当中只有大约3年会出现呢。在感叹这一巧合的同时,也让我十分钦佩我们古人发明二十四节气的智慧。春节的习俗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我就借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立春的习俗吧。
立春是干支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又名岁首、立春节、正月节,在每年阳历2月4日或5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立”有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春季的开始。随着立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农谚说得好:“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农事活动由此开始。这时人们也走出门户踏青寻春,体会那最细微的最奇妙的春意。立春的物候也体现出了万物复苏的景象:“一候东风解冻,东风解冻,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冻结于冬,遇春风而解散;为什么不说“春风”而说“东风”呢?《吕氏春秋》中说:“东方属木,木,火母也。然气温,故解冻”。就是说东方属木,木生火,使气变得温暖起来,土地也就解冻了。二候蛰虫始振,蛰虫始振。蛰就是藏;振就是动。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因为感觉到温暖的气来了于是慢慢在洞中苏醒。三候鱼陟负冰,陟就是升。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因为是春天的开始,象征着万物的生发,一冬的沉寂即将结束,所以在古代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俗话说:“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据《礼记·月令》记载:“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乃赏公卿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人,庆赐遂行,无有不当。”就是说立春那一天天子要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东郊迎春,气球在新的一年中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朝野的重视又使立春这日产生和传衍出许多丰富的习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打春牛和咬春。
打春牛,在民间又称为“鞭春牛”、“鞭土牛”。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上古。《礼记·月令·季冬》中记载的“命有司大滩,旁碟,出土牛,以送寒气”,应当是古代“打春牛”的滥觞。到了唐代,“执杖鞭牛”的习俗又成为立春日的重要景观。所谓“执杖鞭牛”,就是在祭祀仪式完毕后,拿鞭子抽打用土堆雕成的牛。唐代大诗人元镇的《生春》一诗中就有“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之句,这恐怕就是对当时这一习俗的生动描绘。到了宋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了《土牛经》之后,这一风俗更是广为传播和流行。立春日打春牛的意义,不只是送寒气,促春耕,也有祈福驱灾的含义在内。以 “鞭打春牛”来“催农耕作”,带有典型的农耕特质,体现了人们对春天、对农业的重视,也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生活和睦、经济繁荣、吉祥安宁的向往和祈盼。
立春另一个很重要的习俗就是咬春。一般人家这日讲究吃萝卜或生菜以及由葱、蒜、芥、姜、韭五种辛辣味的菜拼成“五辛盘”;用菜作馅,用小麦面作皮包成的铺盖卷形状的食品称为“春卷”,可蒸可炸。人们食用这样的食品称为“咬春”或“吃春盘”。“咬春”的风俗早在唐代就已经盛行,大诗人杜甫在《立春》一诗中“春日春盘细生菜”、“菜传纤手送青丝”等句就是描述当时立春日咬春的习俗。
萝卜以及“五辛盘”等新鲜蔬菜食物,在中医看来都是属于“驱寒杀菌、健脾宽胃”的饮食,在象征冬去春来的“立春”日吃这些菜蔬,既象征着对美好新生活的追求,又表达着对来春“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期盼。
在了解了那么多背景知识后,让我们回到我要给大家分享的这首诗上来吧。
《元日》这首诗的作者是王安石,他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是北宋大名鼎鼎的政治家、改革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也许你对王安石的印象是他的这首《元日》和《泊船瓜洲》、《登飞来峰》、《桂枝香·金陵怀古》等家喻户晓的诗词名篇,以及中学古文必背篇目《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游褒禅山记》等作品,但历史上的王安石更重要的身份是改革家和政治家。他主持的熙宁变法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掀起了轩然大波,他本人也因此饱受最恶(dú)的非议和最崇敬的赞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人的笔下,王安石的形象判若两人。骂他的人不但把他称为古往今来最大的奸臣、妖孽,还把北宋王朝灭亡的责任归到他身上,推崇他的人不但把它称为三代以下唯一的完人,还盛赞他是有超前数百年的见识和才华的不世出之人杰……
不过,不管王安石是害得北宋灭亡的“奸臣”还是“伟大的改革家”,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是没有争议的。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和著名的诗人,他无论在诗、词,还是文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贡献甚多。
我现在对王安石也不是很了解,对于熙宁变法的细节也不熟悉,但对同一个人千百年来评价却是如此不同,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希望以后我能够通过阅读更多资料来了解王安石和王安石变法,获得自己的判断。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内容吧。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鞭炮,在古代还没有火(yào)和纸张时,人们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以驱逐瘟神,故称爆竹。过年放爆竹这种风俗习惯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用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这就是民间所说的“开门爆竹”。我们中国人过年的时候放爆竹源于那个家喻户晓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家家户户的人们都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一个村子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讨饭的老人,可是人们都忙着封窗锁门、牵牛赶羊地要躲到深山里去,没有人顾得上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可是那老人却笑着说:"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不信,仍然继续劝他跟大家一起赶紧躲避。可是讨饭老人坚持不走,婆婆无奈,只好撇下他,上山避难去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回到村里,看到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候,老婆婆才相信了讨饭老人的话。讨饭老人告诉大家。"年"这个怪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爆炸的响声,并教大家在门上贴红纸、通宵点火并且在火里燃烧竹子来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啊,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这就是有名的“年的传说”。而爆竹变成鞭炮正是在这首诗写作的朝代宋朝。自从唐朝炼丹家发明火(yào)以后,人们就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yào)编成串做成“编炮”(鞭炮),除夕、春节放爆竹的风俗便逐渐盛行,王安石的这句诗就是一个明证。《东京梦华录》也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放爆竹可以吓跑大怪兽,不过也有可能伤到自己,所以如果你们过年放炮一定要注意安全哦!另外,现在我们都不再相信有大怪兽了,而放鞭炮还会导致空气污染,所以平常不是过年的日子,国家已经规定不让放鞭炮了。
那么下面我们来看这个“岁”字。《说文》的解释:“岁,木星也,从步戌声,律历书,以五星为五步。”郭沫若对“岁”字的考证认为,岁和“戌”古代为一字。古人尊视岁星,以岁做它的符号和象征,以表示其威严可怖,再由岁星之威引申而为年岁的岁字。所以说 “岁”就是“年”。《尔雅》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也就是说一年两年的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叫法,这些不同的叫法在后世基本可以通用,当然多是在书面语中。下面这个“除”字指的是改变、去除。王安石这句“爆竹声中一岁除”说的就是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就要到来了。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句:“春风送暖入屠苏”。因为春节到了,这就意味着寒冷的冬天快要过去了,温暖的春天将要到来,所以说“春风送暖”。后面两个字“屠苏”指的是一种酒。当时宋朝有过年喝屠苏酒的习俗,到了大年初一,全家人在一起喝这种用屠苏泡的酒,以辟邪、避(bìng),求得长寿。这个风俗有一个特殊的地方,一般我们都说:“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但是喝屠苏酒这个习俗一定是最小的先喝,长者后喝。宋朝著名大诗人苏轼的弟弟苏辙就曾经写过:“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描写的就是这个风俗。“屠苏”前面还有一个“入”字,隐含着喝着屠苏酒,温暖的春风不知不觉中就吹进千家万户这个意思。
下一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曈曈”指的是太阳出来的时候光亮而温暖的样子。这句就是在说:新的一年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
最后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什么是“桃符”呢?相传在东海的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干弯曲伸展三千里,叉枝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这些鬼门里住的鬼怪整天都由此门进进出出,侵扰人民。于是玉皇大帝就派了神荼和郁垒两位大将到桃树下面看守,如果看到有恶鬼侵扰人民就惩罚他们。于是人们就用桃木板刻上刻上这两位大将的画像或者名字放在门口,认为这样可以辟邪。那么有些人可能会把这两个人的名字读成神荼「tú」和郁垒「lěi」,但实际上应该读神荼「shū」和郁垒「lǜ」。不过现在过年的时候大家一般都不会在门上贴桃符了,而是改成贴春联了。据说春联源于后蜀皇帝孟昶,有一年元日,孟昶命令自己的学士在自己卧室门上的桃符上题字,但孟昶对学士题的对联不满意,于是又自己重新题了一幅: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后来又发展了更多形式,比如横批、门神、窗花等等。那么这一句的“新桃”和“旧符”就是在说新的桃符和旧的桃符,这运用了一种叫互文的修辞手法,就是在说人们把旧的桃符取下来,换上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年节的欢乐气氛在诗中呼之欲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诗言志,不少论诗者注意到,王安石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诗中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相《增补重订千家诗》就说到“此诗自况其初拜相时的行君政,陈旧布新,顺始行己之政也”。这首诗是王安石第一次拜相的时候写的,所以这首诗不仅仅是在描述过年欢快的气氛和习俗,同时也是在寄托王安石自己的思想。这时候他刚刚开始施行新法,对新政充满了信心,所以诗中的气氛就显得格外活泼、开朗。诗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寓意变法将要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更是表现了就像人们用新的桃符代替旧的桃符一样,国家将用新政代替旧政。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虽然后世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不一,却丝毫无妨他这首描写新年的诗千百年来为人们广为传颂,为我们过年增添热闹欢快的气氛。
1、你们家今年打算怎么过年?有计划参加什么节庆活动吗?
2、除了这首诗中写到的放鞭炮、贴春联之外,过年还有那些风俗习惯呢?你最喜欢的习俗是什么?
3、什么是阳历?什么是阴历?什么是阴阳合历?你弄清楚了吗?
4、现在的元旦和古代的元旦之间是什么关系?元旦、春节、立春这三个“一年的第一天”分别是哪种历法的岁首?
5、立春还有哪些风俗?
6、你了解王安石王安石变法吗?你觉得他是害得北宋灭亡的“奸臣”还是“伟大的改革家”?
7、分享一些你喜欢的春联吧。
除夕立春多少年一遇 除夕日立春几年有一次
一位“妖人”出生,造就“弱宋”国富兵强时代
组图:趣谈我国古代年俗
当然,还有各种百度……
传统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自2008年起,国家法定节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
1、春节
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
古称: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首祚、三元(“正”即正月之“正”)。
俗称“过大年”。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认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春节(夏历新年)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腊祭)。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于岁首(一年开始)时间的确定(换言之,月序的排列)还与天文历法有关(如前所述),传说夏在寅月(今农历正月),商在丑月(今农历十二月),周在子月(今农历十一月,即冬至所在月),秦在亥月(今农历十月),到西汉才又恢复夏正,定寅月(今农历正月)为岁首,一直沿用至今。
实际上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相关传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百姓。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惊惶失色,狼狈而逃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噼里啪啦"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走亲访友。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适用地区: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加蕴味无穷。
习俗:
守岁放鞭炮 贴春联 拜年 吃饺子 吃香肠,腊肉 看春晚(近年来才有)
2、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二月二,南方为“社日”,北方为“龙抬头”节)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节日习俗:
恭祭华胥氏过“龙头节”,充满了崇拜龙的思想观念,以为龙治水行雨,决定庄稼丰歉,万万得罪不可。旧时这天早晨,人们要敬奉碾子,传说碾子是青龙的化身。有的还把磙子支起来,表示“龙抬头”。俗话说:“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所以大人小孩多在这天剃头理发,意思是剃“龙头”,以显尊贵、图吉利。妇女忌做针线怕“扎瞎了龙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怕“砸断了龙腰、龙尾”。
其实,“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一说实为讹传,其中的“死舅”其实是“思旧”的变音,这种说法的起因也与沈阳有关。清朝成立后,当时不少汉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敢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并一直流传下来。
北方地区习俗------引龙、除虫、薰虫、剃龙头(理发剃头)、食俗、嫁女住春、禁忌(忌动针线、忌担水、忌洗衣、忌磨面)
南方地区习俗------祭社(主要活动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二月二这天大多数农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为什么吃“鼓撅”?有人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有人说,过春节大家都吃闷了、玩昏了,吃一顿“鼓撅”顶灵性,就开始干活过日子了。也有在二月二这天吃搅团的,说是给龙糊鳞整甲,使龙抖擞精神升天降雨。有几句讽刺懒婆娘的民谣说:“过了正月二十三,懒婆娘愁得没处钻。又想上了天,没鞋穿;又想钻了地,没铧尖;又想上了吊,丢不下二月二那顿油搅团。”当地还有在这天炒豆子的习俗,民谣曰:“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有人还在附近的(yào)王庙里烧香叩头,祈保平安。
地方风俗:山东滕州聊城一带二月二这天男性都要理发,龙抬头这天理发希望一年好运。滕州 青岛地区吃棋子和炒豆,象征着“金豆开花”。
炒玉米:传说中每年二月二炒玉米的传统,就是纪念义龙为解人间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条。传说玉龙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义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人民因感激玉龙义举而齐集一起炒玉米,因样子像金豆开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错,并释放了玉龙。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亦保留了下来。
节日传说:
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人家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传说有误,武则天是唐朝时期人物,玉米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那时哪里来玉米种子?) 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
3、元宵节
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因此又称“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
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演变:
中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4、寒食节
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来源:
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逃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不愿当官,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活动:
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文。
5、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清明冷食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bìng)。
6、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端午节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于国,最初为祛(bìng)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身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bìng),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dú)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粽子: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bìng)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dú)。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dú)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bìng)。在没有碘酒之类消(dú)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dú)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dú)防(bìng),虫豸不叮。
五黄:
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高邮的鸭蛋黄、雄黄酒。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豆腐。
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13]
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7、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8、重阳节
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演变:
阴历的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同时也是中国的敬老节。在1989年,中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习俗:
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具体习俗如下所列:
①、登高
②、吃重阳糕
③、赏菊并饮菊花酒
④、插茱萸和簪菊花
⑤、喝重阳酒
不过呢历史上也有农历七月十三为敬老节的说法,但于1989年时修改为九月九日。
时间:农历九月初九日。
9、冬至节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气候特征: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诗云“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左河水)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二日。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周历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正月等于如今公历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朝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把正月和冬至分开。也可以说单纯的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转动。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吃饺子成为多数中国人冬至的风俗。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10、除夕
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叫除夕。“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除夕”在古时有“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年终”等别称。称呼虽多,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bìng)消灾的意思。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
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击鼓的方式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bìng)无灾。
北方人风俗大致一致,过年包饺子、蒸馍等等;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汤圆、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
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此外,中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元旦名称的由来
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在不同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元旦的时间定位各不尽相同。现在,公历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以公历为历法的国家,都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举国放假。
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元”,是开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据史料记载,在中国历史上,“元旦”有许多称谓,如元日、元正、元辰、开年、元春、上日、华岁等,但在诸多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元旦的意思有什么
1、中国古代称新年第一天为“元旦”或元日、元长、元朔、元春,具体日期在西汉以前各不相同,西汉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创“太初历”,以正月初一日为元旦,从此历代相沿,直至民国时期。
2、西历公元纪年法传入我国后,民国时期以西历元月一日为新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议确立以西历元月一日为“元旦”,旧历年正月初一改称“春节”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茗》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历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叫“正月初一”。
元旦的含义是什么
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元”,是开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
“元”、“旦”二字加在一起,就是新的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早晨的意思了。元旦之称,始于古代计时和农业生产。殷商时期,人们为了把握时间、节令,以利耕作,当时的“天文学家”们,已懂得以月亮的活动来计时,月亮圆缺一次,定为一个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月亮圆、缺十二次,也就是十二个月,为一年。
那时还没有“年”的说法,但已将十二个月的头一月定为正月;正月朔日子时,是一年的开始。当时叫“元日”,也叫“元旦”。据《尔雅》的注解:“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这样解释是否准确,是值得研究的,因为周代之前,在改朝换代之中,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分得那么清楚。
不过,当时为了农业生产而研究节令,则是事实。如《尚书·尧典》中就记载说:尧为了指导人们生产,就选了羲仲、羲叔、和仲、和叔等四个有学问的人,专门去研究天象地物,划定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使人们知道什么时节宜耕种或宜收获。汉代人著的《食货志》,也有“尧命四子,以敬授民时”的记载。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