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笑如犹如豫让论豫让是哪个时代人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的相关知识,文章篇幅可能较长,还望大家耐心阅读,希望本篇文章对各位有所帮助!
《豫让论》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的创作的一篇论史散文。文章标新立异,从传统儒家思想出发,对豫让进行了批评。这篇散文旨在说明不能“扶危于未乱,而捐躯于既败者,不足以当国士”的道理。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豫让论》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豫让论》
作者: 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hang杭)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
【译文】
士人君子要建立功名,侍奉主人,既然被称作知己,那就应当竭尽智谋,诚恳地加以劝告,巧妙地加以开导,在祸患还未显露时就消除它。在动乱发生之前保住社会的治安,使自己不受损害,主人没有危险。活着是著名的忠臣,死后做高尚的鬼魂,流芳百世,照耀史册,这才是完美的士人。如果遇到知己,不能拯救危难于动乱之前,而在事情失败之后才去献身自尽,沽名钓誉,迷惑世人,夸耀于社会,这在君子看来,都是不足取的。
我曾经因此评论过豫让。豫让做智伯的家臣,等到赵襄子杀了智伯,豫让为他报仇,名声显赫,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没有一个不知道他是忠臣义士的。唉!豫让的死当然可以称为忠了,可惜,在怎样死的方式上还有不忠的表现。为什么呢?看他漆身吞炭,对他朋友说:“我做的事情都特别难,我是想用这种做法使天下后世做臣子而怀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这能说他不忠吗?等看到他连续三次跳起来,用剑来刺赵襄子的衣服,赵襄子责备他不为中行氏而死,却单单为智伯而死的时候,豫让回答说:“中行氏像对待一般人那样对待我,所以我就要像一般人那样去报答他;智伯把我当国士对待,所以我就要像国士一样报答他。”就此而论,豫让就有不足之处了。段规侍奉韩康子,任章侍奉魏献子,并没有听说待他们如同国士,可是段规、任章却尽力劝说他们的主人顺从智伯的无理要求,割给智伯土地,使他志气骄盛。从而使他更快地灭亡。郗疵侍奉智伯,智伯也没有待他如同国士。可是郗疵却能洞察韩、魏的企图来劝谏智伯。虽然智伯不采纳他的意见以至于灭亡,但是郑疵的智谋忠告,已经是无愧于心了。豫让既然自己认为智伯待他如同国士了,所谓国士,是为国家济困扶危的人。当智伯对土地贪得无厌之日,放纵情欲,荒淫暴虐之时,作为像让,正应竭力来尽自己的职责,耐心地劝谏自己的主人说:“诸侯大夫应各自安心守着自己分内的土地,不要互相侵夺,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如今,无缘无故地向人家索取土地,人家不给,就要产生忿恨之心;人家给了,就产生骄横之心。忿恨必然会引起争斗,争斗必然会失致;骄横必然傲视一切,傲视一切必然导致灭亡。’非常耐心诚恳地劝谏,一次不听,再来第二次,第二次不听,再来第三次,第三次劝谏还不听从,再把那伏剑而死的行动安排在这个时候。这样一来,智伯虽然顽固愚昧,但受至诚之心的感动,也许会重新醒悟,从而与韩、魏讲和,解除赵国的围困。保全智氏的宗族,使他们能香火不断,延续不绝。假如这祥,豫让虽死犹生,难道不胜过斩衣而死吗?但豫让在那时,竟至连一句开导主人,使他醒悟的话都没说。看着智伯的危亡,就像越人远远地看秦人的肥瘦一样。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的报答竟然能像这个徉子吗?直到智伯已死,豫让才压抑不住愤怒的血气,甘心情愿地加入刺客的行列,这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呢?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呢?
虽然这样,但用国士的标准来评价豫让,豫让的确是不配的了。可是同那些早晨还是仇敌,晚上就变成了君臣,厚着脸皮自以为得意的人相比,他们又都是豫让的罪人了。唉!
【赏析】
豫让在春秋末年曾做过晋贵族范氏、中行氏的家臣,因不被重用而投奔智伯。智伯非常尊重他。在赵、魏、韩三家贵族合谋灭了智氏之后,他改名换姓,潜入赵襄子宫中企图行刺,未遂而被捕获。释放后,他又用漆身吞炭的办法改变了容貌和声音,再一次行刺,结果又一次被俘。于是,他要求赵襄子将衣服脱给他,他朝着衣服“三跃而击之”,然后伏剑自杀。
历来人们都称赞豫让是忠义之士。文章作者认为豫让的行为是不值得称道的。真正的忠义应该表现在诱导君主“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必要时以死进谏,促使君主悔悟。作者所提倡的做法,显然比豫让的行为高明得多,但立论的目的无非是更有效的效忠于君主。文末,对那些朝秦暮楚的政客提出的批评,也是由此而来。
战国时的豫让因为舍身为主报仇而被视为忠义之士,历来为人所颂扬。作者做翻案文章,认为身为智伯所倚重的.臣子的豫让,应该尽到自己劝谏的职责,帮助智伯弭祸于未然。而充当刺客,在智伯因祸亡身后去为他报仇,并不值得称道,即所谓的小忠小义。
史论是比较难写的,它不但要有新意,而且要评论公允,以理服人,而不能失之偏颇。本文确实做到了上述的要求。豫让之死,曾被史书渲染为壮举,“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见《史记·刺客列传》),司马迁称赞他为“名垂后世”的义士。然而方孝孺却一反旧说,认为他“何足道哉”,这必然要有充分的理由才能站得住脚。全文的论证中心在于对知己的家主应该采取“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的积极的态度,而不应“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我们认为,他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从智伯的失败来看,可以说智伯是一个好大喜功而又缺乏策略的莽夫,他不能审时度势,而只知一意孤行,终于导致败亡,可称咎由自取。豫让在关键时刻既不能对他进行开导,而在智伯死后又轻率地以身相殉,实属不够明智之举。作者在这里只是就豫让之死这一历史事件进行评说,而不是全盘否定这个人物。所以在最后一段中,又把豫让和那些厚颜无耻之徒进行了比较,说明他们之间有着根本的不同,这样就使得作者的持论公允、客观了。
本文在结构上采取了层层深入的写法。开头先泛论“士君子立身事主”的要求,并不直接提到豫让。第二段中把豫让的言行进行了简短的概括,并提出了作者的初步评价。第三段才是全文的重点,他不但论证了豫让之死为不足取,而又为其设计了一整套的对智伯进行规劝的方案,可称周到之至。结尾时又做了一点补充,这就使得全文浑然一体,令人心服口服了。
《豫让论》文言文翻译1
《豫让论》原文: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 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 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 ,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 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 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 ?人待我,我故以?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有余憾矣 。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 ,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郗(巾改为ㄙ)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 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让既自 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事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弃之时,为让者正宜 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受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 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 亡。”谆切恳告,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 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 ,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平?
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 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 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雠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 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
《豫让论》翻译:
具有君子美德的士人奉事主君,就应该竭尽自己的智谋,给予忠告并善于开导,销解祸患于没有形成之际,保障安定于不出灾难之前,既使自身得以保全而主君也能平安。这样,活著作为名臣,死了也能成为高尚的英灵,垂留光辉于百代,照耀在史籍典册之中,这才是美好的啊。倘若遇到知己的主君,不能扶救危险于未乱之先,而只是牺牲生命于既败之后。以此来沽名钓誉,藉以迷惑世间并夸耀于俗人。从君子的眼光看来,都是很不足取的。
我曾持这样的观点来评论:豫让以家臣的身份来奉事于智伯,当赵襄于杀了智伯以后,豫让为他报仇,声名显赫,即使是愚昧的男子和无知的妇女,也没有不知道他是忠臣义士的。哦!豫让的死应该是忠心的了,可惜的是他所选的怎样去死的方式还存有不足以称之为忠心的差距哩。为什么呢?试看他漆身吞炭后,向他朋友说:“我所做的都是极其艰难的事,我将以此来使天下后世为人臣而怀二心的人感到惭愧。”能说这不是忠心吗?但看到他斩衣三跃刺杀赵襄子时,赵襄子责问他为什么不为中行氏而死,却单单为智伯而死;豫让回答是:“中行氏以对待普通人的态度来待我,我因此也用普通人的态度来回报他;智伯以对待国士的态度来待我,我所以用国士的行为来报答他。”就只从这一点来分析,豫让是死而有余撼的。
比如段规奉事韩康子,任章奉事魏桓子,并未听说曾以国士来对待他们,可是不管是段规还是任章,都竭力劝说其主君依从智伯的要求,用割让给他土地来促使智伯越来越骄纵,从而加速他的灭亡。郄疵奉事智伯,智伯也未曾以国士来对待他,但是郄疵能觉察出韩、魏的情况来谏止智伯;虽然智伯不采纳他的话以至于灭亡,然而郄疵的智谋及其忠告,已经可以问心无愧了。豫让既然自己说智伯以国土对待他,国土就是救国之士嘛!当智伯索求土地而贪心不已之日,纵欲肆暴之时,做为国士的豫让,正应该拿出自己的能力站在应有的地位上,谆谆地告诉他:“诸侯和大夫都应该安守各自的封地,不应互相争夺,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如今无故索取土地于人家,人家不给,我们必然要心生气忿;人家给了,那我们就必然要心生骄气。气忿必定会争夺,争夺必然会失败;骄纵必定要傲慢,傲慢必然要灭亡。”把话说得谆谆亲切而态度又极其诚恳,劝谏不听,就再一次谏,再谏不听,就第三次劝谏他。三谏若不从,把那事后的“伏剑而死”挪到这个时候来死。智伯纵然是冥顽不灵,也会为他的至诚所感动,很可能会醒悟过来的。这样一来就会与韩、魏和好,解除赵国的围困,保全了智氏的宗族,使其世世保持祭祀祖先的礼仪。如能这样,那豫让就是虽死而犹生的,岂不是胜过斩衣而死吗?”
豫让在当时,从无一句话来启发觉悟主君的心,眼看着智伯的危险以至灭亡,好似越国人看着秦国的人——不管他是富是贫一样。袖手旁观,坐等胜败,所谓“国士”的报答,能是这样的吗?待到智伯已经死了,才受不了自己的血气的悻悻之情,甘心把自己附在刺客之流的行列中,这有什么可称道的,有什么可称道的啊!虽是如此,不仅以“国士”而论,豫让是承当不起的;而且那种早上还是仇敌,到了晚上就成了君臣,并且腆着面孔而自鸣得意,从这点上看豫让却又成为有罪的人了。
《豫让论》文言文翻译2
【原文】
豫让论①
作者:方孝儒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②,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③;钓名沽誉④,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⑤,及赵襄子杀智伯⑥,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⑦,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⑧,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hang杭)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平?
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
【注释】
①豫让:战国时人。先为晋大臣范氏、中行氏的家臣,赵简子灭范氏、中行氏之后,改事智伯。赵襄子(赵简子之子)灭智伯,豫让逃往山中,改名换姓,立誓为智伯报仇。一关行刺未成功,于是以漆涂身,使生癞疮,吞下炭块,使声音变哑,改变形状,第二次行刺赵襄子,又未成功,被捕,自杀而死。
②简策:编连成册的竹简,即书籍。这里指史册。简,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上面刻写文字,是古代的一种主要书写材料。若干简编缀在一起的叫策(册)。
③捐躯殒命:献出生命。捎,献出。躯,身体;殒:死亡。
④沽:买。钓:骗到。眩:同“炫”,夸耀、炫耀。
⑤智伯:即智瑶。晋的执政大臣。
⑥赵襄子杀智伯:赵襄子,即赵无恤,晋的执政大臣。晋定公时(公元前512-前475年),赵、魏、韩、智氏、范氏、中行(hang)氏等六家贵族,基本上分割肢解了晋公室,同时六家之间的`争夺也很激烈。公元前490年,范昭子(范吉射)和中行文子(荀寅)失败后逃离晋国,其地为赵、韩、魏及智伯瓜分。公元前454年,智伯联合韩、魏攻赵。赵襄子接受谋臣张孟谈的建议固守晋阳。智伯和韩、魏联合围攻了三年多,无法攻下。赵襄子派张孟谈潜出城,对韩宣子、魏献子说明赵亡之后,智氏必灭韩、魏的利害关系。韩、魏考虑到自身的利益,与赵联合,一举消灭智氏,杀死智伯。
⑦烈烈:威武的样子。
⑧斩衣三跃:赵襄子出外,豫让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没有成功。被捕后,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三跃,呼天击之”,然后自杀。
【译文】
具有君子美德的士人奉事主君,就应该竭尽自己的智谋,给予忠告并善于开导,销解祸患于没有形成之际,保障安定于不出灾难之前,既使自身得以保全而主君也能平安。这样,活着作为名臣,死了也能成为高尚的英灵,垂留光辉于百代,照耀在史籍典册之中,这才是美好的啊。倘若遇到知己的主君,不能扶救危险于未乱之先,而只是牺牲生命于既败之后。以此来沽名钓誉,藉以迷惑世间并夸耀于俗人。从君子的眼光看来,都是很不足取的。
我曾持这样的观点来评论:豫让以家臣的身份来奉事于智伯,当赵襄于杀了智伯以后,豫让为他报仇,声名显赫,即使是愚昧的男子和无知的妇女,也没有不知道他是忠臣义士的。哦!
豫让的死应该是忠心的了,可惜的是他所选的怎样去死的方式还存有不足以称之为忠心的差距哩。为什么呢?试看他漆身吞炭后,向他朋友说:“我所做的都是极其艰难的事,我将以此来使天下后世为人臣而怀二心的人感到惭愧。”能说这不是忠心吗?但看到他斩衣三跃刺杀赵襄子时,赵襄子责问他为什么不为中行氏而死,却单单为智伯而死;豫让回答是:“中行氏以对待普通人的态度来待我,我因此也用普通人的态度来回报他;智伯以对待国士的态度来待我,我所以用国士的行为来报答他。”就只从这一点来分析,豫让是死而有余撼的。
比如段规奉事韩康子,任章奉事魏桓子,并未听说曾以国士来对待他们,可是不管是段规还是任章,都竭力劝说其主君依从智伯的要求,用割让给他土地来促使智伯越来越骄纵,从而加速他的灭亡。郄疵奉事智伯,智伯也未曾以国士来对待他,但是郄疵能觉察出韩、魏的情况来谏止智伯;虽然智伯不采纳他的话以至于灭亡,然而郄疵的智谋及其忠告,已经可以问心无愧了。豫让既然自己说智伯以国士对待他,国士就是救国之士嘛!当智伯索求土地而贪心不已之日,纵欲肆暴之时,做为国士的豫让,正应该拿出自己的能力站在应有的地位上,谆谆地告诉他:“诸侯和大夫都应该安守各自的封地,不应互相争夺,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如今无故索取土地于人家,人家不给,我们必然要心生气忿;人家给了,那我们就必然要心生骄气。气忿必定会争夺,争夺必然会失败;骄纵必定要傲慢,傲慢必然要灭亡。”把话说得谆谆亲切而态度又极其诚恳,劝谏不听,就再一次谏,再谏不听,就第三次劝谏他。三谏若不从,把那事后的“伏剑而死”挪到这个时候来死。智伯纵然是冥顽不灵,也会为他的至诚所感动,很可能会醒悟过来的。这样一来就会与韩、魏和好,解除赵国的围困,保全了智氏的宗族,使其世世保持祭祀祖先的礼仪。如能这样,那豫让就是虽死而犹生的,岂不是胜过斩衣而死吗?”
豫让在当时,从无一句话来启发觉悟主君的心,眼看着智伯的危险以至灭亡,好似越国人看着秦国的人——不管他是富是贫一样。袖手旁观,坐等胜败,所谓“国士”的报答,能是这样的吗?待到智伯已经死了,才受不了自己的血气的悻悻之情,甘心把自己附在刺客之流的行列中,这有什么可称道的,有什么可称道的啊!虽是如此,不仅以“国士”而论,豫让是承当不起的;而且那种早上还是仇敌,到了晚上就成了君臣,并且腆着面孔而自鸣得意,从这点上看豫让却又成为有罪的人了。
中行氏像对待一般人那样对待我,所以我就要像一般人那样去报答他。
一、原文
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二、译文
等看到他连续三次跳起来,用剑来刺赵襄子的衣服,赵襄子责备他不为中行氏而死,却单单为智伯而死的时候,豫让回答说:“中行氏像对待一般人那样对待我,所以我就要像一般人那样去报答他;智伯把我当国士对待,所以我就要像国士一样报答他。”就此而论,豫让就有不足之处了。
三、出处
明代方孝孺的《豫让论》。
赏析
此文在结构上采取了层层深入的写法。开头先泛论“士君子立身事主”的要求,并不直接提到豫让。第二段中把豫让的言行进行了简短的概括,并提出了作者的初步评价。第三段才是全文的重点,他不但论证了豫让之死为不足取,而又为其设计了一整套的对智伯进行规劝的方案,可称周到之至。结尾时又做了一点补充,这就使得全文浑然一体。
豫让①论
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有余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覥然②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
选自《古文观止》
【注】 ①豫让,春秋战国时晋国人,为晋卿智伯家臣。晋出公二十二(前435)年,赵、韩、魏共灭智氏。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被捕,后伏剑自杀。
②覥tiǎn然:羞愧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士,济国之上也 济:救助,帮助。
B.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 列:官职、职位。
C.既名知己 名:(被)称作
D.豫让固不足以当矣 当:抵得上。
2.下列各句全都表明作者认为的士君子事主 竭尽智谋,忠告善道的一项是( )(3分)
①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
②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③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
④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
⑤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
⑥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⑤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国士作为全文立骨字眼,采用对比的手法对豫让进行了冷静深入的剖析,观点独到,说理透辟,评论有分寸,抑扬得体。
B.作者认为豫让没有及时劝谏智伯请地无厌,纵欲荒弃而导致国灭,是袖手旁观、坐观成败,事后虽然像刺客那样为智伯报仇雪恨,后伏剑自杀,但仍不配为国士之称。
C.段规、任章、郄疵三人,没听说谁对他们待以国士。段规和任章劝其主君欲擒故纵,暂时满足智伯的.贪婪之心,加速智伯的灭亡;郄疵的进谏和忠告,其主君智伯固然没听,但就郄疵而言,大可问心无愧的。他们均堪称忠臣义士。
D.作者虽然责备豫让不能事先进谏,尽臣子之道,不足以称为国士,但在篇末还是对豫让赞赏有加,认为他远远强于那些朝为仇敌暮为君臣的厚脸皮者。
4.把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论点的思辨性
如果把文章比作一棵大树,论点、论据、论证即为其三大主干,论点为其中一枝,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淮南子·泰族训》)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消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方孝孺《豫让论》)
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爱因斯坦《自由和科学》)
例1中所记,其论点的思辨性在于用递进的方式阐发礼义的重要性。作者先说“民无廉耻,国家是不可治理的”,接着又进一步提出其论点“不修礼义,廉耻之观不能确立”。别看这16个字,才四句话,其中蕴含的思辨性着实不少。首先,这篇文章的中心可以说是治国,开篇即点明民众没有廉耻之心,国家是不能治理的,而廉耻之观的建立,非得由摆正礼义不可。也就是说重振礼义制度,用礼乐义理来约束人们以达到治国的目的,从思想上说是承接孔孟的,而孔孟又是承接周朝的,所以以此推之,大抵要求挽救从西周一直以来的礼崩乐坏的局面。这一句话实则给了统领全文的纲,也具有了隐喻的性质,由于此句能够一语两面,明暗交织,其思辨性的论述也就开始了。后句又进一步点明了确立礼义的作用,可以治民,即可治国。这已经是“怎么办”的层次了。
例2一句也颇有思辨性。豫让是春秋战国时晋国人,是晋国上卿智伯的家臣,赵、韩、魏共灭智氏后,他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欲行刺赵襄子,行行之前,说“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行刺失败后伏剑自杀了。方孝孺不赞同他的做法,也不认为他是在行人臣之忠,便写了这篇《豫让论》。开头就给出了“士君子立身事主”的秉持原则,论点便确立了。此句的思辨性与前者不同,它的思辨在于全叙述“怎么办”上面,“士君子立身事主”是“是什么”,而后句便成了“怎么办”了,这样写有特点,也很危险。不过此句中有一个“当”字,便把这危险性缩小了,请大家看看,这句作为中心句而言是合适的,但作为论点并不合适,不过就其行文而言,作者显然以之为论点了。此乃危险处之其一,其二,此句势与后文形成对比,如若后文笔力不足,应不好这前文论点的深阔含义就容易偏激,容易虚浮。这样的危险性在于你敢这么讲,却不好怎么述理。但对于此文来说,俨然成了最大的优势了。(这得归功于方孝孺的笔墨功夫,此处不做累述。)于前所言,此句与后文形成对比,使议论有了突出,审美上有了评判,反而言之能文,文之有理,而此文的思辨性也全依托在了这个句子上。
第三个例子相较于前两个而言简单些,它的思辨性在于词语的准确应用。着重体现在“一般的”三个字上面,它并没有把表述限死,这样既表现了文章观点的一般性与普遍性,另一方面又给具体实例、特殊的“创造性精神”的探究提供了空间。
由以上三个例子足见思辨在论点上的重要性,不管是总论点还是分论点,要想文章有深度,要想这棵“树”不太单薄,必须得播上思辨性语言的养料。
豫让吞炭 苏武餐毡
yù ràng tūn tàn sū wǔ cān zhān
【注释】
(1) 豫让:春秋时晋国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的刺客。
(2) 苏武:字子卿,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汉武帝时奉命持节出使匈奴,单于利诱劝降,不屈服,被扣留十九年。昭帝时被释回。
(3) 毡:以兽毛着胶汁压制而成的毛织物。
【语译】
豫让为替智伯报仇,吞炭伤害喉咙让声音变得沙哑;苏武嚼雪吞毡,守节不降。
【人物故事】
《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记载,豫让曾经效力于范氏和中行氏两大贵族,但始终未被重用,没有什么名气。后来豫让离开他们转而投效智伯,智伯对他十分尊重和宠信。后来智伯讨伐赵襄子,不料却被赵襄子联合韩康子、魏桓子给消灭了,并瓜分了智伯的土地。赵襄子特别痛恨智伯,于是将智伯的头砍下来,上好漆做成酒器。豫让逃到深山中,说:“士要为知己而死,女子要为喜爱的人而打扮。智伯是最理解、信任我的人,我一定要为智伯报仇,如能因此而死,我的魂魄就不会感觉惭愧了。”于是他改名换姓,乔装成被判刑服役的罪人,到赵襄子的宫中涂抹厕所的墙,身上暗藏匕首,想找机会刺杀赵襄子。一天,赵襄子上厕所www.ZxZidian.com时,突然心有所感应,派人抓住涂抹厕所的人加以审问,发现这人竟是豫让,身藏短刀,扬言要为智伯报仇。赵襄子左右的侍卫要杀他。赵襄子说:“这人是义士,我们今后谨慎提防就好。况且智伯灭亡以后已经没有后人,他的臣民要为他报仇,是天下难得的贤人。”最后便释放了豫让。
过了一阵子,豫让又全身涂漆,让皮肤长癞疮,改变自己的形体;又故意吞炭火烧坏喉咙使声音变得嘶哑,令自己的模样变得无法辨认。他在市集上行乞,连他的妻子也认不出来。在路上,一位知心的朋友认出豫让,一见他的样子便落下泪,对他说:“以你的才能,如果投靠赵襄子为他效力,赵襄子一定会亲信你。等到他亲信你时,你想刺杀他难道还不容易吗?何必要残害自己的身体呢?你想要用这样的方式向赵襄子报仇,不是很难吗?”豫让说:“既然投靠人家,为他效力,又要杀害他,这是怀着二心去侍奉他。我知道我的做法是极艰难的,但这样做的原因,是要让后世那些怀着二心侍奉君主的人感到羞愧。”
不久,豫让得知赵襄子要外出,就藏身在赵襄子必经的桥下,伺机而动。赵襄子来到桥头,忽然马惊嘶叫。赵襄子说:“桥下一定是豫让。”派人下桥捉拿查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赵襄子责问豫让:“你起初不也曾为范氏、中行氏效力吗?当智伯把他们都灭掉时,你不但没有为他们报仇,反而投靠了智伯。现在智伯死了,你为什么用尽心力为他报仇呢?”豫让回答:“我侍奉范氏、中行氏时,他们对待我如一般人,所以,我也像对待一般人一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厚待我如杰出的人物,所以我也要待他如杰出的人物。”赵襄子听完,感动地流下眼泪说:“豫让啊!你为智伯所做的事,已经成就了名声;而我已宽大赦免你一次,这也就够了。而今你自己看着办,我不能再放走你了。”于是命令士兵包围豫让。
豫让虽被包围,仍从容地说:“我听说贤明的君王不会埋没别人的优点,忠臣应该为道义而牺牲。上次您已宽赦了我,天下人无不称赞您的贤明。今日之事,我本就该死,但我请求您给我一件您的衣服,让我在衣服上刺几剑,这也算是报了仇,那么虽死而无憾!我不敢奢望您能答应,但我大胆地说出心里的要求。”赵襄子非常赞赏豫让的义心,于是让人递了一件衣服给他,豫让拔剑跳了好几下刺向衣服,说:“我终于可以报答智伯的知遇之恩于黄泉之下了。”说完自刎而死。
《汉书˙苏武传》记载,汉武帝天汉元年,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分,持节出使匈奴,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偕同使臣常惠,及百余卫士一同前往,完成任务。单于正准备派人护送苏武等人回汉,适逢缑王与虞常等在匈奴暗中预谋绑架单于之母阏氏,以投奔汉朝。虞常在汉时与张胜是旧识,私下拜会张胜请求支持,张胜答应了。一个多月后,密谋败漏,缑王等战死,虞常被活捉。张胜听到消息,担心之前和虞常所说的话被揭发,便告诉苏武整个情况。苏武说:“事情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我被侵犯而死,就很对不起国家。”苏武想自杀以谢国家,被张胜、常惠制止了。虞常果然供出张胜。单于大怒,想杀尽汉使。左伊秩訾反对,认为应全部招降。
单于派汉朝的降将卫律审讯苏武。苏武不愿屈节辱命拔刀自刺,卫律大惊,抱着苏武,派人快马找来巫医。巫医在地上挖一个坑,坑中点火,把苏武放在坑上,轻踩他的背让淤血流出。苏武气息本已断绝,过了半日才又恢复气息。常惠等人哭泣,用车把苏武载回营中。单于敬重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问候苏武,但把张胜关押起来。
苏武逐渐痊愈,单于又派使者劝降,同时审判虞常,想藉此使苏武投降。卫律在苏武、张胜面前斩杀虞常,后举剑欲击刺张胜,张胜请降。又举剑作势击刺苏武,苏武不为所动。卫律见威胁无用,便改以利诱,以自己归降匈奴后所得的财富爵位来劝诱苏武。卫律还说,如果苏武投降了,就能和苏武做兄弟,否则,以后再想见面也不容易了。苏武听完,大骂:“你为人臣子,不顾恩义,背叛君主和亲人,投降蛮夷成为俘虏,我为什么要见你?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人的生死,你不能公平执法,反而想让两个君主争斗,坐观祸害成败。”卫律便报告单于,苏武终究是不可胁迫的。单于越发想使苏武归降,便将苏武囚禁在大地窖内,不给他饮食。天下雨雪,苏武卧着嚼雪连同毡毛一起吞下,以充饥解渴,数日不死,匈奴都认为他是神,又将苏武迁移至北海,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小羊才可以回汉朝。苏武到北海后,处境十分艰困,单于不供给粮食,饥饿时便挖掘野鼠所聚藏的果实充饥。无论起居或牧羊,苏武都拄着汉节,以至于旌节上的毛脱落殆尽。
汉昭帝即位后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朝寻求苏武等人,匈奴谎称苏武已死。后来汉使又到匈奴,得知苏武未死,便对单于假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中一只大雁,雁脚系着帛书,帛书上写着,苏武等人在某泽中。单于十分惊讶,放归苏武。苏武居留匈奴十九年,于昭帝始元六年春回到长安。汉宣帝神爵二年,苏武(bìng)故,享年八十余岁。宣帝图画其形貌于麒麟阁,以表彰他的节操。
【说明】
司马迁将豫让塑造成国士,称赞他是“不欺其志,名垂后世”的义士。但方孝孺〈豫让论〉则抨击豫让的行为,认为他虽忠心耿耿,却逞匹夫之勇,轻率地以身殉智伯,实属不智之举。
孔子说:“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又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归汉时,李陵设酒宴向他祝贺说:“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苏武牺牲壮年的大好时光,坚守节操,成就了忠君爱国的美名。
金台招士 玉署贮贤
jīn tái zhāo shì yù shǔ zhù xián
【注释】
(2) 玉署:玉堂之署,官署名。宋称翰林院为玉堂。
(3) 贮:藏。
【语译】
燕昭王建造黄金台以招揽天下贤人,宋翰林院藏贤士。
【人物故事】
《战国策˙燕策》记载,西历前三一四年,齐宣王藉着燕国内乱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领土,燕国几乎被齐国灭亡。昭王收拾残败的燕国即位,他降低自己的身分,出重金招聘天下贤才,振兴燕国,以报齐国入侵之仇。因此,前去见郭隗先生,昭王说:“齐国趁着我国纷乱之际,袭击进攻燕国。我非常了解燕国现今国势弱小力量单薄,还不足以报仇。但是如果能得到贤士一起治理国家,洗刷先王所受的耻辱,是我的愿望。敢问先生,该怎么办才能以一国之力来报仇呢?”郭隗回答:“成帝王之业者与老师相处,成王业者与朋友相处,成霸业者与臣子相处,而亡国之君与仆役小人相处。委屈自己的想法来侍奉贤者,自己面朝北虚心地接受教导,那么能力超过自己百倍的人就到来。先他人而奔走,后他人而休息,先他人而请教,后他人而沉默不发问,那么能力超过自己十倍的人就到来。相见时,他人快步迎上,自己也快步迎上,那么和自己能力相当的人就到来。靠着桌子,拿着手杖,斜着眼用手指使他人做事,那么仆役之人就到来。如果对人狂妄暴虐,任意大声斥喝打骂,那么服刑的罪犯和奴隶就到来。这是古时遵行正道求得人才的方法。如果大王能广泛征选国内的贤者,而且亲自登门拜访,天下人听说大王拜访那些贤臣,天下的贤才定会快步到燕国来。”
昭王听完就问:“我应该要拜访谁比较合适呢?”郭隗说:“我听说从前有一位国君,愿意用千金求得千里马,可是过了三年还是没有买到。一位清洁宫廷的人自告奋勇地请求帮忙买马。国君派他去买马。三个月后买得千里马,但马已经死了,于是用五百金买了死马的头,回去后把此事报告国君。国君十分生气说:'我求的是活马,怎么是死马?而且还花了五百金?’清洁宫廷的人回答说:'死马都肯花五百金购买,何况是活马呢?天下必定认为大王是愿意出高价买马的,千里马现在就到来了。’于是不到一年,就买来好几匹千里马。现在大王如果真想延揽贤士,就从我开始;我尚且被尊重,何况那些比我还贤能的人?他们哪里会嫌千里路远而不来燕国呢?”于是昭王为郭隗建造黄金台,并尊他为师。消息一出,乐毅从魏国前来,邹衍从齐国来,剧辛自赵国来,有才能之士争相奔向燕国。
燕昭王励精图治,悼念死者,慰问生者,与百姓同甘共苦。经过二十八年的努力,燕国变得强盛富裕,士兵们安乐舒适不怕战争。于是就以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楚、三晋(韩、赵、魏三家分晋)攻打齐国,齐军大败,齐闵王出逃。燕军独自追赶败逃的齐兵,深入齐国首都临淄,掠尽齐国财宝,烧毁齐国的宫殿和宗庙。齐国没有被攻下的只剩莒、即墨二个城邑。
《宋史˙苏易简传》、《石林燕语》记载,苏易简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一日,太宗亲临学士院,在红罗上以飞白体书写“玉堂之署”四字,赐予苏易简,并说:“美卿居住在清华之地。”苏易简将这四字做成匾额挂在厅堂上。苏易简会同韩伾、毕士安、李至等前往观赏。太宗知道了,便派遣中使赐宴,与会者均赋诗颂赞此事。太宗说:“君臣千载会。”易简对曰:“忠孝一片心。”太宗一听十分高兴,便将宴席上的金器全部赏赐给他。
【说明】
国家政治清明,除了贤明的主政者外,更需要良将贤士的辅佐,因此自古以来的仁君莫不礼贤下士,不惜代价求取人才,以求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燕昭王听从郭隗“千金买骨”的建议,建黄金台招揽人才,燕国因而富强。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天下三分。良将足以兴国,反之,佞臣败国。为政者,岂可不重视?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