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王莽篡汉与汉书哪个早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王莽篡汉与汉书哪个早些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汉成帝继位,外戚专权开始,最后的结果是王莽篡位。
这事从根子上说是汉成帝的母亲引起,汉成帝的母亲是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汉成帝即位之后,王政君成了皇太后。
王政君有八个兄弟,两个同父同母,另六个同父异母。汉成帝比较孝顺,是个妈宝男,在老妈的干涉下,汉成帝先是封和他母亲同父同母的两位舅舅(即王凤与王崇)为侯。
几年后,四舅王崇去世了,太后很伤心。为抚慰母亲的伤心,转头,汉成帝就把其他还健在的五位、与太后同父异母的舅舅全都封了侯,世称“五侯”。
八个兄弟中,除老二早死外,其他七人都成为当时政坛炙手可热的人物。
王氏兄弟毕侯,并没有让太后(王政君)感到满足,她还让汉成帝封侯她同母异父的兄弟。汉成帝这个妈宝男,这次终于硬气了一回,以不合礼仪为由拒绝了他母亲。
王政君不仅让自己的兄弟封侯,还把自己姐妹的家人送上侯位。如,她姐姐的儿子淳于长,在王政君和汉成帝面前都很得宠,被封为定陵侯。除此之外,因为和太后王政君有亲戚关系而被封侯的,多达十人。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因为她是皇帝的妈,不仅本姓兄弟,就连姐妹的儿子就得到了恩宠,多达十几位被封侯。史书记载“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诸曹,分据势官满朝廷”。总之,凡是和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都来享受荣华富贵,贪婪无止境,风光无量。
话说王政君有八个兄弟,除老二早死未被封侯外,但早死的老二的儿子去篡夺了皇位,颠覆了汉家江山。
老二早死,但老二家媳妇却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她跑到太后宫里,奉养皇太后。王政君每天对着这个寡嫂,当然就会想起早亡的二哥。
再一想到其他兄弟都封侯富贵了,就倍感伤戚。于是就在汉成帝面前唠叨,也要给老二家的寡妻孤子恩惠好处。这个老二名叫王曼,正是王莽的父亲。因为早死,他的儿子王莽就袭封新都侯。
王莽和他的几个叔叔不同,相当懂得修饰自己的行操。平时衣着简朴,乐于助人,因此获得了很好的名誉。
王政君的娘家兄弟不仅封侯,还成为了“首席执政官”,而且“首席执政官”一直在王家门里转,兄弟子侄轮流执政,直到西汉灭亡。最后一名执政的,就是王政君的侄子王莽。
王政君给了王氏家族机会,王氏家族能世掌国政,王莽凭借着王氏家族积累已久的权势,王莽篡汉就是王家世掌国政的最终结果。
《汉书》的重要作者之一班彪说:“三代以来,王公失世,稀不以女宠。及王莽之兴,由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飨国六十余载,群小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
王政君扶植了王家,但是她毕竟是刘家的儿媳妇,汉成帝是她亲儿子,儿子的家业不比兄弟更重要吗?最终,她断送了刘家的家业,汉朝的江山。
今天学习总结:
1、王政君为维护、提高王氏家族的地位,搅乱了正常的政治运转途径。
2、王氏兄弟封侯、父子执政,门风奢侈、僭越无礼尚在其次,更为关键的是,让朝廷的决策权成了王氏家族的私门权力。这是典型的“政出私门”。
3、汉成帝愚孝,王政君偏袒娘家缺乏边界,致使外戚专权,汉空江山不保。
4、汉成帝好色,“环肥燕瘦”中的燕瘦就来源于汉成帝。
王莽篡汉发生在公元8年,在此前,王莽为篡汉做足了准备,他广结名士和将相大臣,深得人心,凡是来投奔他的,不论地方远近,出身贵贱,他一概收用,让他们做官。为了收买人心,他把从自己封邑里收来的钱和粮,都拿出来赠送给宾客,而自己家里却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朝野上下皆赞王莽。
公元6年,王莽改年号为居摄元年。三月,王莽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号称“孺子婴”,以效仿周公摄政旧事,为代汉做准备。
此后数年间,关于王莽代汉称帝的符命图谶频繁出现。公元8年(居摄三年),梓潼人哀章制作铜匮,内藏《天帝行玺金匮图》与《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伪托汉高祖遗命,令王莽称帝。
扩展资料
王莽创建的新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禅让称帝成功的先河,因为传统史观相对于通过战争革命取得政权,比较鄙弃禅位这种移转政权的方式,所以王莽一直被中国史学家误认为是“伪君子”。
中国古代史学家对新朝的评价几乎都是负面的,尤其是《汉书》视王莽为逆臣贼子。后世亦是按汉书观点评价王莽,直到清末之后,评价才有所改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莽
王莽篡汉是公元5年(元始5年)。
王莽篡汉指的是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建立新朝的历史事件。公元5年(元始五年)十二月,汉平帝死后,王莽指使同党向太皇太后王政君上书,要求让他代天子临朝。王政君无奈,只好顺从这一要求,由王莽摄政,称为“摄皇帝”。
王莽即位后,托古改制,更名天下田为“王田”,奴婢为“私属”,禁止买卖;设立五均赊贷和六筦;屡次改变币制,造成社会经济极大混乱。
地皇四年(23年)九月,绿林军攻入常安,王莽被商县人杜吴杀死,新朝灭亡。
班固是东汉人,而他的汉书起于高祖止于王莽篡汉,而当时东汉没有灭亡他不能写.因史书记载的是汉朝历史,故称汉书,又称《前汉书》. 现在所称的东、西汉,指的就是汉朝,是后人分的,当时人不这么认为。
王莽称帝时的政策
莽做了十五年皇帝,欲有所作为,动引经义,对周礼等三代政治为理想,变法大肆改革,号为新政,却是复古;首定国家经济政策,立井田制度,奴婢私属,五均赊贷,六筦政策,即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利用公权力控制市场经济,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下至人民养生嫁娶,官室封国、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皆依周礼,一系列改革,充满理想;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奉行不得其人,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且改革步骤太快,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王田」、「私属」,影响了大地主,官僚及商人的利益,加上刘姓宗室失去权位,自然引起不满和抵制。zxzidian.com莽看不起边疆诸国,野蛮无文明,削王为侯,致使边疆乱起,不得平息。
新朝的覆灭
天凤四年(公元十七年),全国发生蝗、旱灾,饥荒四起,莽叫百姓煮草根为酩以代粮,无效,饥民起而暴乱,赤眉、绿林军相继揭竿而起,莽军相继败于赤眉及绿林军,在昆阳之战以四十余万军不敌万余兵力的刘秀,莽自此而衰。在公元二三年,地皇四年,莽率群臣至南郊,举行哭天大典,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但绿林军另一支劲旅起事军仍攻入长安,城中少年向应,攻入渐台,商人杜吴杀了王莽,校尉公宾斩其首,起事军将首级悬于宛市之中,莽死。成为两汉之间的异类,代罪羔羊。依史上莽死为六十八岁。王莽之政治失败,史上评为改制无方,食古不化,不诚无物及人心思汉等。王莽所建立的新朝不被正史所承认 他的新朝只有21年 在历史中是并在汉史里的最短的一位。
王莽的背景及出身
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 河北大名县东),出生于汉元帝初元四年(公元前四十五年),红极一时的外戚王氏之家,他的姑母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但父亲王曼早死,未能受封,接着哥哥去世,由他担起全家生活的责任,莽极为孝顺母亲而有声名,尊敬嫂子,照顾侄儿,生活俭朴,平日博学多览,手不释卷,学习「礼经」,拜陈参为师,为人谦恭有礼,结交社会贤达俊士,折节力行,宗族称孝,师友归仁,为一时人望之所寄。随着年龄的增加,社会历练的增长,王莽体认到除读书之外,还须伯叔父的帮助,因而对伯叔父刻意的恭顺,官居大司马的大伯父王凤生(bìng)时,莽亲自煎(yào)尝汤,守在榻前数月,不眠不休,比王凤的儿子还孝顺,王凤临死前告诉妹妹皇太后王政君,要她照顾王莽。在成帝阳朔三年(公元前二二年),拜莽为黄门郎,稍后拔为射声校尉( 掌管善射武士的军官)。西汉自中叶以来,皆以外戚辅政,元帝皇后王政君,历佐四世六十余年为天下母,莽以姑母为凭借,初以谦恭下士,勤俭廉朴,收揽人心,后以爵位益尊,节操益谦,常把自己的俸禄和皇帝的赏赐,分给宾客,甚而卖掉车马,救济穷人,朝野上下皆赞王莽,声望之高,超越了伯叔父。
王莽篡汉的历史描述
公元前二二年,莽二十四岁入中枢开始作官,办事认真,对人更加恭敬,叔父王商上书成帝,愿把封邑部份给王莽,朝中名望大臣,也上表推荐王莽;三十岁,封莽为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皇帝侍卫近臣)。而莽之伯叔父凤、商、根相继为大司马辅政。成帝之世,王氏为侯九人,为大司马五人。公元前八年,王根(bìng)重,举荐莽代替大司马之位,成帝接受了,莽时年三十八岁。莽作了一年多的大司马,成帝就(bìng)死了,太子哀帝即位,母亲定陶丁皇后派的外戚得势。莽不得不请辞下台,退居新野(河南属地),闭门读书,一面注意朝廷动态,等待机会,准备东山再起。他的儿子王获杀死了家奴,莽逼子自杀偿命,莽此举得到人们的好感。在新野三年,多人上书为他反平。在公元前二年,莽获允回京居住,来年哀帝死,太皇太后王政君收了玉玺,召王莽复为大司马,领尚书事,兼管军事令及禁军,百官奏书也由莽处理;此时莽四十五岁,一夕之间,莽成了国家最高行政的执行人,莽一上台就清除了丁傅外戚的势力,立王箕子为平帝,还为平帝祖母冯太后及东平王昭雪,迅速果断的行动,受到朝野上下的拥戴,为推行以后的新政奠基础。来年太皇太后赐给莽为安汉公,类似周公受封的封号,莽假意推辞再三,接受了名号,却把俸禄转给二万八千人的封赏,大家皆歌颂王莽的恩德,此时正值公元纪元一年。四十八岁莽立女儿为平帝后;长子王宇因吕宽案,被莽逼自杀,牵连数百人,莽之同党即上书说,安汉公大义灭亲,公而忘私,作八篇诫书与孝经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书目。四十九岁莽被封为宰衡,其地位在诸侯王公大臣之上;此时大力宣扬礼乐教化,增加各经博士的名额,由一人增至五人,广建学校、宿舍,使有才干之士纷来京师,京师顿时文教昌盛,因此得到汉廷儒生的拥戴,群臣上书说,周公设礼作乐需七年,而莽只用四年天下就升平,莽因而加封九锡,莽此次却没谦让。平帝元始五年,平帝(bìng),莽以自身祈祷上天代平帝(bìng)死;但是平帝却死了。立孺子婴为皇太子,只有两岁,太皇太后据群臣之意,叫莽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臣民则称为摄皇帝,自称「予」。此时莽五十一岁,值公元六年,年号称为居摄元年,翌年,东郡太守翟义及槐里人赵明、霍鸿起兵反莽,声势浩大,莽派王邑平息,称帝之心浮现。此时谶纬禅让之说盛行,符命、图书,层出不穷,如「求贤让位」、「汉历中衰,当更受命」、「天告帝符,献者封侯」,莽则大加利用,献符命的人,皆得丰厚赏赐,有名哀章之人,更献上金匮策书至汉高祖庙,大意言莽为真命天子,表中有十一人都有官衔,次日莽则入高祖庙拜受,御王冠即天子位,国号新,称始建国元年(公元九年),莽年五十四岁。从安汉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其计八年,中国历朝除了贵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开篡夺之例。
王莽与传国玉玺
西汉末,王莽篡权。他要改朝登基,需要玉玺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当时玉玺由他的姑姑,汉孝元太后王政君掌管着。王政君对刘家的感情比对王家要深,就是不交出玉玺。最后王莽命弟弟、安阳侯王舜逼老太后交出玉玺。王舜撂下了狠话,说这玉玺是不交也得交了。王政君早先对王莽等人印象很好,现在感觉被虚伪的侄子给骗了,哭骂着将玉玺掷到地上。王舜慌忙将玉玺捡起来,可惜玉玺还是被摔掉了一角,不完整了。后来,虽然王莽等人用黄金将缺角给补上了,但是玉玺还是留下了瑕痕。 王莽的新朝政权垮台时,传国玉玺就在王莽的尸体身上。乱军抢到传国玉玺,献给了绿林起义军拥立的更始帝刘玄。刘玄后来被赤眉军打败,传国玉玺一度成为赤眉军拥立的小皇帝刘盆子的玉玺。刘盆子后来也失败了,投降建立东汉的刘秀。传国玉玺重新成为了汉朝的玉玺,从刘秀开始,一直在东汉诸帝手中流传。
如满意,请采纳,哈哈!!
西汉和东汉的分界就是王莽篡汉。
公元8年,外戚王莽篡汉自立为帝,国号为新。西汉灭亡。公元23年,王莽被攻进长安的起义军杀死,死时68岁。更始帝刘玄迁都洛阳,拜刘秀为司录校尉。
建武元年(公元 25 年),六月己未日,刘秀称帝,国号汉,几乎同时,赤眉军拥立刘盆子为帝,与刘玄开战,不久刘玄被绞死,更始王朝至此结束。
建武二年(公元 26 年),刘秀在洛阳建起宗庙。在宗庙右边建立稷坛。以表示自己建立政权,拥有国土。刘秀认为赤眉军是心腹大患,先派邓禹、冯异与赤眉作战,逼迫刘盆子率百万之众请降。解决了卧榻之侧的赤眉主力,又先后讨伐刘永,定河北,灭掉朝秦暮楚的隗嚣,夷平得陇望蜀的公孙述,于建武十三年(公元 37 年)统一中国。
西汉和东汉的叫法是因为他们的都城,西汉定都“长安”,相对来说在西边,所以叫西汉。东汉定都洛阳,所以称东汉。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