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陕西省走马川在哪里,以及陕西马道在哪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诗文典故里的边塞、战场都在哪里
近日,喀拉昆仑山的戍边将士们誓死捍卫国土的英雄壮举感动了无数国人,再次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儿女,奉献青春,抛洒热血,只为守护这大好河山。他们戍守、流血、长眠的边塞、战场都是在哪里呢?
塞,是指边界上险要的地方,万里长城当然是最大的要塞,在古诗中,有无数题为《塞下曲》《使至塞上》《出塞》之类的诗歌,简单说,塞外就是指长城以北的地区,包括了甘肃、宁夏、河北等省、自治区的北部地区及内、外蒙古的全部地区。罗隐《塞外》有“塞外偷儿赛内兵”之句,辛弃疾有“平生塞北江南”的诗句,塞北、塞外所指区域基本相同,塞上、塞下大致就是指长城内外、边塞附近的地方。边塞可以说是历史上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部落的分界线,塞北是历史上外患最多的地区,无数英雄豪杰都是诞生在这片土地上。
在大汉的保家卫国战争史上,有两次封神之作,一次是霍去(bìng)的封狼居胥,一次是窦宪的勒石燕然。汉武帝期间,曾命卫青、霍去(bìng)舅甥分别从定襄(今山西忻州)、代郡(今河北蔚县)出兵,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少年将军霍去(bìng)北进两千多里,大败匈奴左贤王,乘胜追至狼居胥山,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东汉大将军窦宪自告奋勇率军远征漠北,大败北匈奴,北匈奴八十一部向汉朝投降,窦宪立下不世之功,回军途中,登燕然山而刻石勒功,留下了一篇华彩耀目的铭文《燕然山铭》。这两次胜利是农耕文明对游牧民族真正的里程碑式的胜利。“封狼居胥、勒石燕然”成为历代热血男儿的最高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那么狼居胥山在哪里呢?这个至今无定论,一般的说法是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燕然山是今天蒙古国的杭爱山。大汉的疆土够大,够远吧!
杨广的《饮马长城窟行》有这样的诗句:“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对的,你没看错,就是传说中那个荒淫无度的隋炀帝,史书嘛,总有些成王败寇的味道。这是隋炀帝经西宁扁都口西巡张掖时所作,“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饮马长城窟行》是乐府旧题,属相和鼓辞,长城窟是指在长城边的洞穴山窟,洞窟中有长流泉水,是饮马好地方。诗中提到“关山”,关山也是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如“关山度若飞”“戎马关山北”“关山难越”等等,关山有虚指和实指之分,虚指是指关隘和山岭,统指险要之地,实指的关山有很多处,甘肃天水的陇山,是古丝绸之路上扼陕甘交通的要道,古称关山。宁夏六盘山的主峰是为大关山,小关山平行于六盘山之东。
杨广的表侄子唐太宗李世民也有一首《饮马长城窟行》“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交河在今天新疆吐鲁番的西面,交河故城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车师前国”的都城,唐代诗人李颀有“黄昏饮马傍交河”之句。瀚海是指沙漠,岑参有“瀚海阑干百丈冰”之句。阴山山脉在今天的内蒙中部,包括狼山、乌拉山、大青山等,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王昌龄《从军行》“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洮河是黄河支流,在甘肃临洮。吐谷浑是鲜卑族的后裔,就是武侠小说中常写到的大燕国慕容氏的一脉,居洮河之西,在唐高宗时曾被唐军击败。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陇西,是今天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无定河是黄河中游的支流,在陕西北部的榆林地区。这些奋不顾身的勇士,他们已经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可他们的妻子依然在思念他们,盼他们回归。
岑参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先后两次从军边塞,分别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和安息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任职。他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走马川,即车儿成河,在今天新疆境内。轮台在新疆米zxzidian.Com泉境内,是古西域都护府所在地,数百年后的爱国诗人陆游僵卧孤村,顾不上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车师在今天的乌鲁木齐东北,是唐代北庭都护府治所。
秦韬玉《塞下》“黑山霜重弓添硬,青冢沙平月更高”,《木兰诗》“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天呼和浩特市境内,青冢是王昭君的墓地,也在呼和浩特,
因为北地的草皆白色,唯独昭君墓上的草为青色,故名青冢。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烽是烽火台名,在今天宁夏灵武县。受降城是唐初名将张仁愿为抵御突厥入侵,在黄河以北修筑的三座受降城,诗中所指是位于甘肃武威的西受降城。
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中的燕山,在河北北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燕山也常用来泛指北方的山脉。轩辕台是用来纪念黄帝的建筑物,在河北怀来县乔山上。
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这里的天山是指甘肃境内的祁连山,因匈奴语呼“天”为“祁连”,玉门关在甘肃敦煌西北,是对西域交通的门户。白登山在山西大同,今名马铺山,刘邦曾经在白登山被匈奴围困了七天七夜,最后用了谋士陈平的阴招才脱困,就是秘密去找单于的老婆,威胁说:不放了我们,我们就立即给单于送美女,让你失宠,于是阏氏放开一个口子,让刘邦逃出生天。其实刘邦逃回后,仍然给匈奴送了大量美女,开了和亲制度的先河,细君公主、王昭君都是牺牲品,真是“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青海湾就是今天西宁市的青海湖,当时的吐蕃正对其窥视。
有的诗里,天山也指新疆境内的天山山脉,左宗棠的高级部将杨昌浚《恭送左公西行甘棠》诗中“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歌颂了左宗棠率领湘军收复新疆的伟大历史功绩。
谁说女子不如男?直接参赞了军务的,可不只是传说中的花木兰,薛涛也是一个。薛涛是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她本是乐伎,色艺双绝,明明可以靠颜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年纪轻轻,她就褪去红妆,做了一名女道士,以幕宾的身份,协助历任节度使处理边防、军务工作,她创作《筹边楼》时,已经七十岁左右,筹边楼在成都西郊,是李德裕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为筹划边事所建,“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西川意为四川西部,是唐边境,是对吐蕃、南诏的前沿阵地。
南宋时,徽钦北狩,仅剩半壁江山,南宋对金的边境压缩到秦岭淮河一线。“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是陆游的壮怀激烈,瓜洲渡在今天的扬州,是长江上的著名渡口,大散关在陕西宝鸡。
巾帼英雄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烽烟曾绕润州城,江畔犹闻战鼓声”,润州就是今天江苏省的沿江城市镇江,长江边上有金山,金山上有金山寺,金山寺既是梁红玉击鼓抗金的地方,也是白娘子水淹法海的地方。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访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抗金英雄岳飞曾长期在池州驻兵,跟池州渊源很深,翠微亭在安徽池州市的齐山上,池州旧名秋浦,齐山是李白、杜牧、杨万里都登临过的名山,风景之美自不必言。可是在那样一个山河沦丧、国土日蹙的时代,这样一个好山好水的地方也没逃过战乱。
“......惶恐滩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是南宋末年的状元宰相文天祥被俘后,面对元军逼迫,写下的言志诗。惶恐滩在江西万安县境内,是赣江上的一个险滩,文天祥抗元兵败,曾经此撤往福建。零丁洋在广东珠江口外,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俘后,被押解于此。此时南宋朝廷已经全面溃败,仅剩崖山一片海域,二十万南宋军民与元军做最后的殊死决战。
南宋灭亡后,小皇帝和后宫都被掳北上,宋度宗昭仪王清惠也在此列,北行途中,王清惠在驿壁上题了首词,有“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之句:嫦娥啊,国破家亡,已无立锥之地,你能收留我,让我逃到月亮上去吗?文天祥看到后,不满意结尾这三句,于是用王昭仪的语气,代拟了一首,末句为“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勉励王清惠,也勉励自己,坚持操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果然,文丞相留下光耀千古的《正气歌》后杀身成仁,极大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疆域。
在这片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土地上,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抱定“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坚定信念,浴血沙场,马革裹尸,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
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到处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
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
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
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
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
???到底是问题太深奥,还是我太肤浅了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
【诗文解释】
你没看见走马川在雪海边,黄沙扬起茫茫一片,一直连接到天上。轮台到了九月狂风整夜地呼啸,走马川的石头像斗一样大,随着风势被吹得满地乱滚。现在匈奴牧草茂盛军马正壮,金山西边,烟尘飞扬,汉家的大将就要出兵西征了。将军的金甲在夜间也不脱下,半夜行军,(qiāng)戈相互触碰。风头凶猛锐利,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马身上的毛挂着雪片仍然汗气蒸腾,五花马身上斑纹的汗气立即变成冰。在幕帐中起草檄文砚台里的水也凝结了。料想敌军听到汉军出征定会惧怕,不敢短兵相接来交战,将士们一定可以在西门等候捷报。
【词语解释】
走马川:又名左末河,即今新疆境内的车尔成河。
行:当为衍文。
雪海:在新疆。
莽莽:无边无际。
轮台:今属新疆。
走:滚动。
匈奴:北方少数民族名,此指新疆播仙一带部落,即封大夫所去地。
金山:即新疆境内的阿尔泰山。
烟尘飞:发生战争。烟:烽烟。
汉家:代指唐朝。
军行:行军。
拨:碰撞。
五花连钱:均为名马。又指马身上斑纹。
草檄:起草声讨敌人的文书。
虏骑:指敌骑。
短兵:刀剑一类短兵器。
接:交锋。
军师:当作军师,是唐北庭都护府所在,即今新疆吐鲁番县。
【诗文赏析】
诗人在诗中极力描写走马川一代环境的恶劣与艰苦,以此来衬托出征将士的英勇无畏,并预祝最后的胜利。全诗气势豪放,节奏急促有力,行文如流水,像进行曲一样激越豪壮。诗人对细节刻画得入微而生动,如果不曾有过亲身经历与感受,是无法写得如此真切的。
从岑参诗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发现轮台具体位置。
君不见走马川⑴, 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⑵。
轮台九月风夜吼⑶,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⑷,汉家大将西出师⑸。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⑹,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⑺,幕中草檄砚水凝⑻。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⑼,车师西门伫献捷⑽。
【注释】
(1) 走马川:指今新疆阜康三工河。
(2) 平沙莽莽:新疆阜康市北沙窝
(3) 轮台:地名,在今新疆阜康市222团
(4) 金山:指阿勒泰山
(5) 汉家:唐代诗人多以汉代唐。
(6) 戈相拨:兵器互相撞击的声音。
(7) 连钱:马斑驳的毛色。
(8) 草檄(xí):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
(9) 短兵:指刀剑一类武器。
(10) 车师:蘅塘退士本作军师。车师为唐安西都护府所在地,今新疆吐鲁番境内。
【轮台备注】从这首诗歌中可以看出唐轮台应在沙漠附近而且离河谷不远,河中有大如斗的石头。将阜康市六运古城周围环境与诗中描述相对比,结果是惊人的吻合。在六运古城西侧约五十米就是三工河,河深三至四米,宽五至十米,河中大量鹅卵石,在河西侧并行的冰湖水库的引水渠全部由了“大如斗”的石头砌成。周边农民家的房屋地基大部分也是使用的这些石头,因此现在大如斗的石头有但不多,岑参诗中在河川里的石头变为旁边的渠道了。“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这里的沙漠应是指的北沙窝。三工河出山到沙漠只有二十余公里,是天山以北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最近的一段,沙漠边缘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北线,是唐北庭都护府重点守卫的对象。出六运古城沿三工河北行到阜北古城再到丝绸之路,是一条最近的行军路线,也是岑参经常行走的线路,同时根据周边的历史古迹以及出土的文物,可以证明唐轮台就应该是在阜康市222团。
走马川行奉封大夫送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全部注释
1.题一作《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作于天宝十三载(754)九月,同时还作有《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时作者在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幕中。封奉命西征,岑写此诗送行。据《旧唐书·封常清传》,封氏天宝六载十二月至天宝十四载秋在安西。十四载十一月入朝谒玄宗,奉命抵御安禄山叛军,十二月兵败。是月二十一日与高仙芝一起被玄宗下令斩于潼关。
2.走马川:未详。一说大约应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一说即左末河,距播仙城(左末城)五百里;一说即今乌鲁木齐市西北三百里处的玛纳斯河。总之当为冬涸夏水的季节河。
3.雪海:未详。因经年多雪而名。按诗中走马川与雪海对举,则二者距离或不远。《新唐书·地理志》载?quot;雪海,又三十里至碎卜戍,傍碎卜水五十里至热海。"此雪海距热海(即今伊塞克湖)不到百里。后人或据此推断诗中所言"走马川"当在天山主峰伊塞克湖之间。然则热海与轮台东西相距千里。
4.轮台:唐贞观年间置轮台县,即今乌鲁木齐市北不远处的米泉市境内。诗中所言轮台即此,属北庭,距北庭治所不远,封常清常驻军于此。又有古轮台,约与今新疆轮台同,本为仓头国(一作轮台国),汉武帝时为李广利所灭,后并入龟兹。
5.匈奴:中国古族名,亦称胡。战国时代活动于燕、赵、齐国北面的广大地区。汉代常与汉王朝发生战争,至汉末分化无存。唐人诗中所言匈奴,皆代指西北游牧民族。
6.金山:阿尔泰山,在新疆北部。西见:身处金山而西望。烟尘飞:战事已发生。
7.汉家大将:此指封常清。唐人常借汉指唐。
8.五花连钱:五花马,身上有连钱形状的花纹。
9.车师:汉西域国名。此指安西都护府所在地。伫献捷:立等报捷。
此诗本事未详,故诗中诸地名亦难确考。岑诗所言"封大夫出师西征"、"封大夫破播仙",史书皆无载。据刘开扬《岑参年谱》:岑天宝十三载(754)四月启程赴北庭,夏、秋之交到北庭。八月,封征回纥,大约回纥未战而降,封受降回军,岑作《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九月,封又西征,岑参作二诗送之。冬,封破播仙回,岑作《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章》。若是,则"西征"与"破播仙"乃一事。然播仙在北庭之南偏西,中间隔着天山。此诗所涉地名,若以轮台为起点,则播仙远在西南,金山远在北面偏东,走马川如果是指玛纳斯河,则在西北不远;如果在伊塞克湖附近,则在千里之外的西南。如此看来,诗中所涉地名,实不可一一确指。诗人或许是以尺幅千里之笔,随意撷取西北边庭之地理风物以成诗境。
岑参诗的特点是意奇语奇,尤其是边塞之作,奇气益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奇而婉,侧重在表现边塞绮丽瑰异的风光,给人以清新俊逸之感;这首诗则是奇而壮,风沙的猛烈、人物的豪迈,都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诗人在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他便写了这首诗为封送行。
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
首先围绕“风”字落笔,描写出征的自然环境。这次出征将经过走马川、雪海边,穿进戈壁沙漠。“平沙莽莽黄入天”,这是典型的绝域风沙景色,狂风怒卷,黄沙飞扬,遮天蔽日,迷迷蒙蒙,一派混沌的景象。开头三句无一“风”字,但捕捉住了风“色”,把风的猛烈写得历历在目。这是白天的景象。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对风由暗写转入明写,行军由白日而入黑夜,风“色”是看不见了,便转到写风声。狂风象发疯的野兽,在怒吼,在咆哮,“吼”字形象地显示了风猛风大。接着又通过写石头来写风。斗大的石头,居然被风吹得满地滚动,再著一“乱”字,就更表现出风的狂暴。“平沙莽莽”句写天,“石乱走”句写地,三言两语就把环境的险恶生动地勾勒出来了。
下面写匈奴利用草黄马肥的时机发动了进攻,“金山西见烟尘飞”,“烟尘飞”三字,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既表现了匈奴军旅的气势,也说明了唐军早有戒备。下面,诗由造境转而写人,诗歌的主人公──顶风冒寒前进着的唐军将士出现了。诗人很善于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如环境是夜间,“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半夜军行戈相拨”写半夜行军,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和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
zǒu mǎ chuān xíng fèng sòng fēng dà fū chū shī xī zhēng
走 马 川 行 奉 送 封 大 夫 出 师 西 征
注:
1、走马川:又名左末河,即今新疆车尔成河。
2、行:这里指诗歌的一种体裁。读音就是“xíng”,不是“háng”音
3、大夫:这里指古代官名。西周以后的诸侯国中,国君下有卿、大夫十三级,“大夫”世袭,且有封地。当不是指医生,不是“dàifu”的读音。
陕西省走马川在哪里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陕西马道在哪、陕西省走马川在哪里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