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绝句古诗有哪些景物,以及绝句古诗里的景物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描写的景物有:黄鹂、柳树、白鹭、青天、山岭、雪、船。
出处: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绝句四首(其三)》这首诗描写早春景象,四句四景,又融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
全诗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
扩展资料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www.ZxZidian.com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
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
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描写的景物有:黄鹂、柳树、白鹭、青天、山岭、雪、船。
出处: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绝句四首(其三)》这首诗描写早春景象,四句四景,又融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无聊的失落之意。
原文:
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爆发“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起句以听觉带视觉,以两个黄鹂在一棵绿柳上歌唱,为较低姿态的以动寓静具象。
承句以视觉,以一行多只白鹭,飞向广阔无垠的蓝色天空,为积极向上的宏大动势具象,从而形成色泽对比鲜明、高低对比鲜明、动静对比鲜明的诗意,来表达诗人内心活动的如此鲜明愉快。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转句以窗之小却包含西岭千秋积雪之大为静态具象;结句以门之近却泊着东吴万里行船之远为动态具象。
泊,在这里不是停泊,而是泛泊,飘荡着的意思,因行船远看似慢而如飘荡着。按镜头说,泊即摄入。从而形成大小对比鲜明、远近对比鲜明、动静对比鲜明的诗意。
来表达诗人内心有着如此鲜明的追求。当然,这是杜甫想象力的结果。如果不信,你可以亲临杜甫草堂,实际考察一下是否能看见岷山的千秋雪和江上的万里船,答案不言自明。
所以说,没有想象力的作家是不可想象的。尤其诗人更需要想象力。想象力能拓展诗人的思维空间和艺术空间,从而打开诗人的内心世界,创作出优美的诗篇,来感染别人(读者)。
总体看,这首诗表现了杜甫暂时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心情自然明快不言而喻。关键在于转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此时联想到他的这个志向。
要表达自己的愿景,那就是即使“致君尧舜上”就像西岭的千年不化的积雪而毫无希望,也要让“再使风俗淳”就像东吴的万里行船那样成为自己不懈的追求,任重道远。
这首诗还告诉我们,要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近景之美,但不要沉迷;更要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远景之美。
《绝句》描写了以下景物:明丽的山水、徐徐的春风、馨香的花草、潮湿松软的春泥、筑巢的燕子、温暖的沙滩、恬然静睡的鸳鸯。
附:《绝句》
唐代 杜甫
原文: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黄鹂鸟、柳树、白鹭、雪景、船。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6.“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
拓展资料
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诗歌以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
“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
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
诗人从少年时就怀有报国的志向,在历经数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后终于有重展的机会,多年战乱得以平定,这与诗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上残雪,进而给诗人以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系。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大消减了。“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
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作者借东吴代指孙权,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
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
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主要描写以下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雪景、船。
1、原文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
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
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3、简析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是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因见吴船而想念故乡。
关于绝句古诗有哪些景物和绝句古诗里的景物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