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悯农有哪些诗句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悯农有什么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诗句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其一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诗人形象地用“种”和“收”,“一料粟”就变成了“万颗子”描绘出农民的劳动;而且全国的土地尽被开垦,毫无荒废,我们由此能够想象出一个遍地谷穗金黄、粮食堆积如山的丰收景象。而“四海无闲田”则显示了农民的勤劳和辛劳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
宋代: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唐]
李绅
《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
[宋]
杨万里
《悯农》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3
[宋]
章甫
《悯农》
前村后村水车声,咿咿轧轧终夜鸣。
皇天不雨四十日,高田何止龟兆出。
田家眼穿望早禾,早禾不熟奈饥何。
今年神祠祷不应,沽酒买牛空费多。
天公高居民父母,有耳应闻下民语。
乞我滂沱半朝雨,免遭县吏鞭笞苦。
4
[宋]
王之道
《苏台悯农》
稻田高下欲分畦,积潦弥茫隔寸堤。
天意未收连夜雨,农功良苦半身泥。
一丸莫救风涛决,千顷空怜稼穑低。
朝满夕除应可信,望晴心绪忆昌黎。
5
[宋]
张耒
《和晁应之悯农》
南风吹麦麦穗好,饥儿道上扶其老。
皇天雨露自有时,尔恨秋成常不早。
夜为盗贼朝受刑,甘心不悔知何数。
为盗操戈足衣食,力田竟岁犹无获。
饥寒刑戮死则同,攘夺犹能缓朝夕。
老农悲嗟泪沾臆,几见良田有荆棘。
壮夫为盗羸老耕,市人珠玉田家得。
吏兵操戈恐不锐,由来杀人伤正气。
人间万事莽悠悠,我歌此诗闻者愁。
6
[宋]
陈宗远
《悯农》
条桑事了蒸麻急,刈麦人兼种稻归。
作苦那能衣食足,几多游冶厌轻肥。
7
[宋]
李流谦
《悯农》
秋苗扫地尽,春苗破土出。
尚当积陈陈,那得有菜色。
不知终年耕,未了一日食。
守令民父母,贱士但挽嘿。
8
[宋]
洪咨夔
《悯农》
麦黄蚕登簇,秧青雨催耕。
农家竭作诗,无工搏蚊虱。
短杠雁鹜进,修繂蝼蚊行。
谟盖溪壑满,名言舆梁成。
9
[明]
朱瞻基
《悯农诗示吏部尚书郭琏》
农者国所重,八政之本源。
辛苦事耕作,忧劳亘晨昏。
丰年仅能给,歉岁安可论。
既无糠覈肥,安得嵒絮温。
恭惟祖宗法,周悉今具存。
遐迩同一视,覆育如乾坤。
尝闻古循吏,卓有父母恩。
惟当慎所择,庶用安黎元。
悯农的两首古诗如下:
其一(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释义:
其一: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其二: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
李绅六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庐氏带着他迁居润州无锡(今属江苏),由母亲躬授学业。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盘中餐,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平等的现实的不满。
1.悯农 古诗
悯农(唐-李绅)锄 禾 日 当 午,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粒 粒 皆 辛 苦。[注释]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简析]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唐代诗人。悯 农1李 绅春 种 一 粒 粟,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农 夫 犹 饿 死。[注释]1.悯:怜悯。
2.粟:(sù)[简析]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
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
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
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唐代诗人。
2.悯农一首的古诗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其一的古www.ZxZidian.com诗原文如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白话文释义: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其二的古诗原文如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白话文释义: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36130换来的呢? 扩展资料 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第一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这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其一的首句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
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
此句与前两句互相补充,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 劳动人民辛勤劳作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局却是“农夫犹饿死”。
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对农民真挚的同情。 其二的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
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 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bìng)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3.悯农的古诗怎么写
李绅《悯农》一 锄 禾 日 当 午 , 汗 滴 禾 下 土 。
谁 知 盘 中 餐 , 粒 粒 皆 辛 苦 。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un), 国内由于飧字用的很少,是个冷僻字,当初为了让诗歌更通俗易懂,改为餐了。
【译文】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李绅《悯农》二 春 种 一 粒 粟 , 秋 收 万 颗 子 。 四 海 无 闲 田 , 农 夫 犹 饿 死 。
【注释】 1.悯:怜悯。 2.粟:(sù)谷子;栗粟。
3. 犹:还。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译文】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
4.《悯农》古诗
李绅《悯农》一
锄 禾 日 当 午 ,
汗 滴 禾 下 土 。
谁 知 盘 中 餐 ,
粒 粒 皆 辛 苦 。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un), 国内由于飧字用的很少,是个冷僻字,当初为了让诗歌更通俗易懂,改为餐了。
【译文】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李绅《悯农》二
春 种 一 粒 粟 ,
秋 收 万 颗 子 。
四 海 无 闲 田 ,
农 夫 犹 饿 死 。
【注释】 1.悯:怜悯。 2.粟:(sù)谷子;栗粟。 3. 犹:还。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译文】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
5.《悯农》的诗句
唐朝时候,亳州出了一名大诗人,名叫李绅。李绅自幼好学,二十岁中了进士,皇帝见他学识渊搏,才学出众,招官翰林学士。
有一年夏天,李绅回故乡亳州探亲访友。恰遇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路经亳州,二人是同榜进士,又是文朋诗友,久别重逢,自然要盘桓一日。这天,李绅和李逢吉携手登上城东观稼台。二人遥望远方,心潮起伏。李逢吉感慨之余,吟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
何得千里朝野路,
累年迁任如登台。
意思是,如果升官能象登台这样快就好了。李绅此时却被另一种景象感动了。他看到田野里的农夫,在火热的阳光下锄地,不禁感慨,随口吟道: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逢吉听了,连说:“好,好!这首作得太好了!一粥一饭得来都不易呀!”
李绅仰天长叹了一口气,接着又吟道: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李逢吉一听,天呀,这不是在揭朝廷的短吗?这小子好大胆,回到书房,李逢吉对李绅说:“老兄能否将刚才吟的两首诗抄下来赠我,也不枉我二人同游一场。”李绅沉吟一下说:“小诗不过三四十字,为兄听过,自然记得,何必抄录?若一定落笔,不如另写一首相赠。”李逢吉只得说:“也好,也好。”于是,李绅又提笔写下一首:
垄上扶犁儿,
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
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
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
自然家国肥。
6.古诗:《悯农》
李绅——《悯农》二首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赏析:
五谷丰登,那么丰收的粮食都到哪里去了呢?人们不难知
作者之意:“苛政猛于虎也!”诗人委婉而深刻地揭露了统
治者剥削者残酷剥夺农民军劳动果实的罪恶。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赏析:
这首描写农民在烈日下艰辛苦锄地,感慨叹一粥一饭
来之不易,暗斥侵夺农民劳动果实的剥削阶级。两首“姊
妹篇”都具有与内容相称的形式,均选用短促的仄声韵律,
给人以急切悲愤的感觉、抑郁难伸的气息,因而更具有艺
术感染力。
7.悯农1古诗
《悯农》(一)【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
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
8.悯农古诗二首
《悯农二首》唐代: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释义:
其一: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其二: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简介: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这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扩展资料: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
这是李绅《悯农》诗中的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
然而,诗人的本意并不是要赞美农民的劳动,这样层层递进的写法,是为了下文制造悬念。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农夫犹饿死”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
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悯农二首
9.悯农的古诗是什么
李绅《悯农》一
锄 禾 日 当 午 ,
汗 滴 禾 下 土 。
谁 知 盘 中 餐 ,
粒 粒 皆 辛 苦 。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un), 国内由于飧字用的很少,是个冷僻字,当初为了让诗歌更通俗易懂,改为餐了。
【译文】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李绅《悯农》二
春 种 一 粒 粟 ,
秋 收 万 颗 子 。
四 海 无 闲 田 ,
农 夫 犹 饿 死 。
【注释】 1.悯:怜悯。 2.粟:(sù)谷子;栗粟。 3. 犹:还。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译文】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
10.悯农古诗的意思
悯农二首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其一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其二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扩展资料:
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
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这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悯农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