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纷纷坠叶飘香砌作者从哪些角度和纷纷坠叶飘香砌朗读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大家熟知的范仲淹,是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崇高呼唤的高洁之士,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坚毅勇敢典范。但是《御街行.秋日怀旧》让我们透过范仲淹坚硬的外壳之下的柔软,对家的思念牵挂。我们牵强附会的理解认识范仲淹。
人生志得意满之时,难以注意家人的温暖。当离家千里,方能感受到,家就像空气一样。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所谓落一叶而知秋,纷纷坠叶,自是深秋已来。香砌,春天落红的石阶,没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美好,是秋叶落长阶的寂寥。秋天的夜,在范仲淹的感受中,是真正的”自古逢秋悲寂寥“的。寂寥到落叶声声声入耳,秋夜是寒到落叶掉石阶声碎的寒夜。这是一个孤独、寂寞、冷的深秋之夜。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帘幕倒卷,玉楼上空无一人,空天无云,星河垂挂天际,显现出“星垂平野阔”的宏阔意境。婉约清丽中可见文人清刚之气。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年年今夜,言明分离日久,月悬空天,洁白如练,本是相聚之时,却是人隔千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愿望难以实现。在坠叶、珠帘、银河、月华这些绮丽、清刚意象中孕蕴着空寂、孤廖、相思的愁绪。
相思怀人之愁,欲借酒浇愁,然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入口,愁绪已自醉。不是酒太辣眼,是相思怀人之愁催人泪下。
屋外是zxzidian.com珠帘倒卷,银河垂地,月华如练,屋内是残灯明灭枕头欹,两景相对,更见愁滋味。残灯豆丁大小,要灭将灭,却无心为之添油挑芯,辗转反侧,枕头都斜歪了,仍未能入睡,深表孤枕难眠滋味,可见怀人愁绪之重。
愁绪并未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失,而是如海潮之水一浪高过一浪,想要把人吞噬殆尽。“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夜已深,还有什么人,让你这样醒着数伤痕。思念这件事,真正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当思念来临的时候,你是什么样子的?当思念是一种(bìng)的时候,你怎么治疗的?是否也如作者般?
《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范仲淹。其古诗全文如下: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前言】
《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文学作品。词的上阕着重描写秋叶的景色,开头一个“碎”字,不但写出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更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寥寞的心情。紧接着从视觉来写,视线越过珠帘投向楼外,看见垂地般的银河,皓月当空,将词人的思绪引向千里之外的故人,景中透情,引起下阕。下阕抒写离恨,“愁肠已断”作情极之语,已不能自持,潸然泪下,在辗转难眠之中饱尝了愁苦滋味。最后三句用白描手法写愁思,很是真切生动。这首词层深曲折,愁意、愁态、愁容步步逼近,层层翻出,将词人怀人的愁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注释】
1、香砌:有落花的台阶。
2、寒声碎: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
3、真珠:珍珠。
4、天淡:天空清澈无云。
5、月华:月光。
6、练:白色的丝绸。
7、无由:无法。
8、明灭:忽明忽暗。
9、敧:倾斜,斜靠。
10、谙尽:尝尽。
11、都来:算来。
【翻译】
纷纷杂杂的树叶飘落在透着清香的石阶上,当次夜深人静之时,那悉悉索索的落叶声更增添了秋天的凉意。卷起珍珠串成的锦帘,华丽的楼阁上空空荡荡,只见到高天淡淡,银河的'尽头像垂到大地。年年今天的夜里,都能见到那素绡般的皎月,而年年今天的夜里,心上人都远在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也难以使自己沉醉。酒还没有入口,却先化作了辛酸的眼泪。夜已深,灯已残,灯火明灭之间,只好斜靠枕头,聊作睡去,这无休无止的孤栖,真让人尝尽了孤独相似的滋味。算来这苦苦的等待尚遥遥无期,虽说是终日眉头紧锁,心绪万千,也没有一点办法可以解脱回避。
【赏析】
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一叶落而知秋”,词人先从落叶写起。枯黄的落叶轻盈落在地上,声音轻而细碎,然而词人仅凭耳朵就能听到这些轻细的声音,说明词人的内心极度孤寂,也反衬了夜的岑静。“寒声碎”一句,词人意在告诉读者这细碎的声响不仅带着寒冷的秋意,更传达着他落寞的心境。因此,词人通过开头对秋声、秋色的描绘,渲染出秋夜寒寂的景象,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词人卷起珠帘,观看夜色,只见天色清淡如洗,星河如瀑,飞泻远方。词人本是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刚毅男子,然而,在这空寂的天宇下,皎皎的明月中,便能触发他内心世界的幽邈情思。因此,接下来就抒写了词人的落寞之情:年年到了今夜,月光皎洁如练,可惜意中人远在千里之外,不能陪伴自己共赏良辰美景,实在令人惆怅不已。此时感情的激流汹涌澎湃,以景寓情的手法已不能淋漓尽致地抒发内心的情感。于是,词人在下片中,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倾吐愁思。
词的下片抒写词人长夜不寐,无法排遣幽愁别恨的情景和心态。因见不到思念的人儿,词人只好借酒浇愁,可愁到深处,已是肠断,酒也无法来麻醉,酒尚未饮下,已先化作了眼泪。比起入肠化泪,更进一层,足见词人愁思之厚重,情意之凄切。浓浓的愁苦本已侵扰着离人,可一盏如豆的青灯忽明忽暗,与室外月明如昼两相映衬,自然更添凄凉,倍加酸楚,使人无法入睡。因而只能斜靠枕头,寂然凝思,黯然神伤。“谙尽孤眠滋味”中的“谙尽”与上片的“年年”遥相呼应,再次说明愁绪由来已久。词的下片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层层递进,反复咏叹,语直情真,悲凉凄切。
自《诗经·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出,古诗词便多以卧不安席来表现愁态。范仲淹这里说“残灯明灭枕头欹”,室外月明如昼,室内昏灯如灭,两相映照,自有一种凄然的气氛。枕头欹斜,写出了愁人倚枕对灯寂然凝思神态,这神态比起辗转反侧,更加形象,更加生动。“谙尽孤眠滋味。”由于有前句铺垫,这句独白也十分入情,很富于感人力量。“都来此事”,算来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心头萦绕,就是眉头攒聚。愁,内为愁肠愁心,外为愁眉愁脸。古人写愁情,设想愁象人体中的“气”,气能行于体内体外,故或写愁由心间转移到眉上,或写由眉间转移到心上。范仲淹这首词则说“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两者兼而有之,比较全面,不失为入情入理的佳句。
这首词上片写景为主,景中寓情,以寒夜秋声衬托主人公所处环境的冷寂,突出人去楼空的落寞感,并抒发了良辰美景无人与共的愁情。下片抒情为主,通过写作者长期客居他乡,不免被如素练般的月光感发出阵阵思愁,将怀人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末尾以“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作结,把思妇对丈夫的思念推向高峰。全词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思”字,但字字句句都是“思”,历来的评词者均认为此词情景两到。另外,词中比喻、通感、白描等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艺术表达效果,是一首情景俱佳的名篇。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有人认为"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句写得极妙,请简要分析它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4分)
参考答案:12、(1)此句描写寒秋时节夜晚,秋叶纷纷坠地的景象,营造了寂寥悲凉的意境,体现了作者孤寒处境的感受。
(2)这首词上片从夜静叶落写起,极写远空皓月澄澈之境,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出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愁情。
提起范仲淹,首先就会想到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忠正为国,从不计个人得失。想来文人出身的范公应该是个铁血男儿,他在延州守边时,被西夏称为 “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从西夏人对范仲淹的称谓中,可见他那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他的边塞词一扫花间派的柔靡风气,开豪放一派词风。但“铁血柔情”一词并不是空穴来风,范仲淹不光能吟出慷慨激昂的边塞词,他同样能写出缠绵悱恻的爱情词,而且“铁石心肠人做柔情语”,别有一种深挚的滋味。
范仲淹描写爱情的词只存一首,就是《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这首词,像古代很多爱情词一样,都是通过一个女子的口吻,写相思之情。但这首词因为出自范仲淹之手,虽然也是缠绵已极,却并不流于软媚,其中隐隐透着几分英姿飒爽的苍莽气度。
词的上片也是从写景入手,首句点明时间。“纷纷坠叶飘香砌”,漫天飞舞的落叶显示出节令已是深秋,曾经繁茂的枝头再也牵不住片片树叶,只能任其纷纷飘落。这红衰翠减的深秋景色,总让人想到流逝的日子如风一样吹过,自己怎么努力也不能抓住一点影子。青春就如那昔日浓绿欲滴的树叶不得不萎去,不得不离开枝头一样,眼看着一点点逝去却无可奈何!秋夜听落叶纷纷离开枝头的声音,怎么会不心生感慨!那飘落在台阶上的片片枯叶,不就如自己曾握在手中的青春嘛!秋所以总是带给人伤感,其实并不是秋景本身带有这种感情色彩,更多的可能是因为人们对自己所珍惜的东西不能把握,而与秋天将带走美好的事物这种现象相契合而产生的感情体验吧!女主人公在秋夜里,听到“纷纷坠叶飘香砌”,想到自己流逝的青春年华,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自然会袭上心头,从而为整首词打上感伤的烙印。
“夜寂静,寒声碎”,这句词告诉我们秋夜已深,一切喧嚣都已归于无声。夜深人静,本该休息了,可女主人公却不能进入梦中,甚至还没有睡下。这落叶飘离枝头的声音虽然如此细小轻微,但在这极静的夜里却声声传入耳中,让自己的心不得安宁。想秋带走满树的繁华让自己伤感,听叶落之声更添愁绪,叹自己空看时间流逝,空生无限情思,却找不到知音,无处可诉心中的情结。夜的静,反衬出内心的波涛汹涌,心海的不平静,又怎么能让人安睡?虽说夜已深,夜已静,却只能让自己感到加倍的孤独!
在深秋带着凉意的夜里,听着那凄凉的落叶声,看自己华美的居所,虽说是“真珠帘卷”,可装饰再精致也难抵“玉楼空”,这空寂的楼阁更加深了环境的清冷。缺少温暖的“玉楼”只能让女主人更生出凄寒入骨的秋愁,只能让她更怀念昔日爱人与自己同在时的快乐!昔人已去,物是人非,睹物更加思人,更何况那亮如白昼的月华!“天淡银河垂地”,月光明亮,天空高远,而银河缓缓垂落到大地,与大地相接。每年今夜月色都皎洁如一,总是“月华如练”,月光就像雪白的丝绸,只是这柔美的月光中,心上人却总是远在千里之外,看着迷人的月光,想着不能相见的爱人,更感觉“玉楼空”。“长是人千里”明确揭示出女主人公内心不能平静,听叶落伤秋声的原因。因为“人千里”,才更觉“寒声碎”,而听到“寒声碎”,深恨“玉楼空”,少了心上人,无论是“凄凉的秋声”还是“华美的玉楼”,还是“如练的月华”,都染上了浓浓的离愁!看来心中有愁,才会入耳目而无不带愁,自然景色所折射出的只是人的内心啊!移情入景,景才会生情!
范仲淹这首词整个上片基本都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已融入了浓浓的秋思与秋愁,让读者感受到女主人公秋夜难以排遣的情思。而下片则直接一层层表现离思与离愁,既写出了离思之深,又写出了离愁之长。
秋夜月光如水,女主人公愁思萦绕于心头,看来只能借酒消愁了。可是却“愁肠已断无由醉”,本来想用酒来麻醉自己,让自己暂时忘掉这排解不掉的离愁,可这一愿望也不能达到!范仲淹在《苏幕遮》中,曾写到“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看来酒不能化解相思,只不过会更加重离愁而已。而这首词中,酒越发不能给人以安慰,先点明“愁肠已断”,还有什么理由可以让自己麻醉呢?所以“酒未到,先成泪”,点明举杯销愁却让愁思愈加深重。记得李白在《将进酒》中,曾吟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此深重的“万古愁”都能举杯同销,可是那刻骨的思念却让人永远无法摆脱!举起杯来,酒未入口,却已是泪流满面!
这充斥于内心的离愁,借酒不能消除,那么只能满怀愁绪在若明若灭的灯火中斜靠着枕头睡下了。“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但残灯下,只有自己孤苦一人,心上人远在千里之外,这独眠的滋味早已让自己心力交瘁,这深深的离别之痛只能独自担负!女主人公在这没有希望的等待中一天天煎熬着,就如周杰伦在歌中唱的一样:
沉默年代
或许不该
太遥远的相爱
我送你离开
天涯之外
你是否还在~~
琴声何来
生死难猜
用一生去等待
在那样的时代,离别就等于断了所有的联系,一切都只能在回忆中鲜活,这太遥远的相爱让有情人时时忍受离愁的折磨。不知爱情是否飘走,不知爱人是否还在,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只能靠心中不灭的信念维系,用自己的一生去默默等待!身在爱中的人,即使心中深情的记忆能让自己坚守爱情,但那深重的离愁却也是与日俱增,那长时间的独守也会让心疼痛伤悲!
因为心太伤太痛,所以才会有“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是啊,太多太多的离愁,早已不是能轻易掩饰住的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如春水一样滔滔不绝的离愁,自然是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了。这三句,将抽象的离思离愁具象化,虚实相生,别有情致。后来李清照的名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即出于此,但却少了几分刚气,多了几分软媚。爱太深,愁才会太浓,从这无由解脱的离愁中,我们看到的是女主人心中那深深的爱,那浓浓的情。
爱情永远没有时代距离,作为人类最深挚的感情,她永远不会过时。今天我们来读这首爱情词,依然会被女主人公那深沉的爱所感动,依然会与她产生共鸣,依然会祝福她的心上人能够感应她的期待,能够回来与她团聚。
真爱永存人间!
(1)①动静结合。“坠叶”为动,明月是静。
②以声衬静。落叶的细碎之声,使夜的寂静特点更加突出。
③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
④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练”的比喻使月光的洁白、静谧跃然纸上。
(2)写秋夜离人相思之情。
①间接(借景)抒情:词的上阕在秋夜寒寂静的画面中寄寓了词人深切的怀人之情。
②直抒胸臆。词的下阕“酒未到,先成泪”“谙尽孤眠滋味”等,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忧愁。
(1)同意。“寒”意为寒冷,“碎”意为破碎。表现寒秋时节,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体现了自己处境孤寒的感受,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寥寞的心情。
(2)这首词上片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从夜静叶落写起,因夜之愈静,故愈觉寒声之碎。“真珠”五句,极写远空皓月澄澈之境。“长是人千里”之语,可见作者久羁之苦。下片即从此生发,步步深婉。酒未到已先成泪,情更凄切。“残灯”两句,写屋内黯淡情景,与前片月光映照,亦倍增伤感。末三句,愁更难堪,情更凄切。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诗歌语言的赏析点主要是三个:语言风格、炼字(意)、诗眼,三个考点的答题规范和思路基本一致:先解释所选择对象的意思,解释所在句子的意思,并分析其表达的手法或者效果。
词人先从落叶写起,“纷纷坠叶飘香砌”枯黄的落叶轻盈的落在地上,轻而细碎,然而词人仅凭耳朵就能将这些轻细的声音听出来,说明词人的内心极度孤寂,也反衬了夜的岑静。声音本是无知无觉的,可词人再在其前冠以“寒”,意在告诉读者这细碎的声响不仅带着寒冷的秋意,更传达着词人落寞的心境。“碎”则更增羁旅之人的内心凄苦。注意写自然之境,寓含作者的情感。
(2)这是一首怀人的婉约词。上阕由更深夜静,听秋叶飘落于石阶之零碎声响写起,突出心之空虚和人之孤独。抒发了良辰美景却无人与共的孤愁。下阕抒情。“酒未到,先成泪”,比词人在《苏幕遮》中“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句意又更进一层,表现出词人推陈出新的卓越创造才能。从整体构思看,“酒未到”二句,申说“无由醉”的理由,补足“愁肠已断”的事实,思路超拔。“残灯”句提起“孤眠滋味”,呼应开头“夜寂静,寒声碎”的境界。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这首词的特殊性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即阔远之境、秾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却反其道而行之,景色写得阔远而秾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阕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