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式

唐代

杨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号癸巳人、杨虚、希维居士、关西老农等。华州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 [2]唐末五代时期官员、书法家,唐末门下侍郎杨涉之子。杨凝式为唐哀帝天佑二年(905

同时期人物-维基百科
杨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号癸巳人、杨虚、希维居士、关西老农等。华州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 [2]唐末五代时期官员、书法家,唐末门下侍郎杨涉之子。杨凝式为唐哀帝天佑二年(905年)进士,官秘书郎。历仕后梁、唐、晋、汉、周五代,多次因心疾而难以履职,授闲散官职。又因其性情狂傲纵诞,经常作出癫狂举动,故有“杨风子”之号。 [63]累官至太子少师、太子太保等职,世称“杨少师”。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杨凝式去世,终年八十二岁。获赠为太子太傅。杨凝式富有文藻,善书法,尤工行草。其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后又学习王羲之王献之,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自成风格。无论布白,还是结体,都令人耳目一新。前人说他用笔有破方为圆、削繁为简之妙。北宋书家多受其影响。宋人将其与颜真卿并称为“颜杨”,清人李瑞清则视其为“由唐入宋一大枢纽”。 [20]今存世书迹有《韭花帖》《夏热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刻本有《步虚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