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贻汾,生于清高宗乾隆四十三年(1778),卒于文宗咸丰三年(1853),年七十六岁。出生于今常州,后随父母去福建。后祖父汤大奎调任台湾凤山(今高雄县) 知县。乾隆五十一年(1786),爆发林爽文起义,凤山城破后,祖父汤大奎与父亲汤荀业同时遇害。
乾隆六十年(1795),汤贻汾十六岁,因袭云骑尉世职,历任苏、粤、赣、浙等省守备、都同、参将。后升温州镇副总兵(从二品官),因(bìng)未赴任而寓居南京, 在鸡笼山下筑隐琴园以颐养天年。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克金陵后,赋绝命四十言,投池殉身,谥贞愍。
其山水受董其昌影响,承继“娄东派”传统,后来发展为淡墨干笔皴擦法,枯中见润,自创一格,境界平实。当时与方薰、奚冈、戴熙齐名,有“方奚汤戴”之称,其妻董婉贞(1776-1849)与子女共五人,亦善画,尽入《历代画史绘传》。汤贻汾与林则徐友契。
道光十六年(1836),林则徐由淮安府至盐城皮大河一带,访察民情政事及兴修水利事宜。本年,林则徐作有《娄水文征序》、《庆芝堂诗序》等,自绘《饲鹤第二图》,汤贻汾为之补景。
汤贻汾故居被列为常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