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辟之

宋代

王辟之(1031—?),字圣涂,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4),他担任任河东县(今山西省永济县)知县,曾“废撤淫祠之屋,作伯夷叔齐庙”,以“贵德尚贤”闻名。 ►王辟之的诗文(1篇)

同时期人物-维基百科

人物生平

主要政绩JJW汉语字典
  绍圣二年(1095年),他知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在任期间,政绩卓著,“拊养柔良,锄治奸滑”,使境内人民安居乐业。曾经有手下的官吏受贿,别人在告发这个官吏时把王辟之也一块告了,王辟之神色不变,对上级来调查的人说:“白头老翁安能畏吏苛民耶?”意思是说自己是清白的,不怕上级调查,也决不对错告他的老百姓打击报复。后来上级查明了事实真相,王辟之是无辜的。王辟之对古代先贤十分思慕敬佩,不但为曾经在忠州做官的刘晏(唐代理财家,曾被贬为忠州刺史)、陆贽(唐代骈文家,曾被贬为忠州别驾)、李吉甫(唐代地理学家,曾被贬为忠州刺史)、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曾被贬为忠州刺史)修了“四贤祠”,而且以这些名官为榜样,“兴旧起废,慨然不倦”,以廉洁勤政、务实爱民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拥戴。北宋著名词家、书法家黄庭坚在《忠州复古记》中,高度称赞他“知务乐善,击强拨烦,才有余地”。JJW汉语字典

致仕还乡JJW汉语字典
  绍圣四年(1097年),王辟之从忠州任上致仕还乡。回到家乡临淄后,他隐居在渑水河畔,过着饮酒赋诗、悠闲自得的生活。渑水发源于临淄齐故城小城西由南向北,经长胡同、督府巷、东石桥、邵家圈,至王青庄南分为两支,北流经广饶入博兴者为渑水,西流经梧台入画水者为系水。民国九年《临淄县志》载:“渑水与系水同源。”渑水附近,齐文化内涵丰富。《左传·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记载:晋昭公与齐景公在宴席上投壶,齐景公说:“有酒如渑”,形容其酒之多。《淮南子》载:善于烹饪的齐桓公宠臣易牙,能尝辨出淄水与渑水的味道。《史记·鲁仲连列传》记载:鲁仲连谓“田单黄横带,骋于淄渑之间”。在渑水河畔这个人文荟萃的地方,喜欢文学的王辟之经常和朋友们欢宴,追古抚今,指点江山,畅谈一些风土人情和官场趣闻。后来他把这些听来的故事,整理成了《渑水燕谈录》十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均著录于子部小说家类。JJW汉语字典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zhǎng)厚不忤(wǔ)物,晚年家颇(pō)丰富。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qín)之,乃邻子也。令仪曰:“汝素寡(guǎ)悔,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yè)之,子、侄杰仿举进士第,今为曹南令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