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寨遗址位于通江县东南约20公里的春载乡擂鼓寨村,地理位置为东经107°17′,北纬31°51′,海拔高度740米。这里地处川东北米仓山的东段南麓,属低中山区。通(江)——达(川市)公路从擂鼓寨北面自西向东经过,附近有长江水系的通江河及其支流自东向西南流过。
通过碳14测定和树轮较对,该遗址相对年代为距今5000年左右,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认为“当在新石器时代范围内,其绝对年代或许相当于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早期阶段,或者更早,并较之四川境内业已发现的其它属于当地土著文化系统(火溪除外)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具体年代上大略偏早”。从绝对年代上比较,擂鼓寨文化遗址应略早于三星堆一期文化,而与绵阳边堆山遗址大致相当。
擂鼓寨孤峰独出,呈三角形,三面都是悬崖。遗址地处擂鼓寨西北和南面悬崖下的缓坡地上,分为北区和南区。北区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约10米,面积约500平方米;南区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10米,面积约600平方米。遗址地表为耕地。
擂鼓寨遗址位于通江县东南约20公里的春载乡擂鼓寨村,地理位置为东经107°17′,北纬31°51′,海拔高度740米。这里地处川东北米仓山的东段南麓,属低中山区。通(江)——达(川市)公路从擂鼓寨北面自西向东经过,附近有长江水系的通江河及其支流自东向西南流过。
鼓寨孤峰独出,呈三角形,三面都是悬崖。遗址地处擂鼓寨西北和南面悬崖下的缓坡地上,分为北区和南区。北区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约10米,面积约500平方米;南区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10米,面积约600平方米。遗址地表为耕地。
擂鼓寨遗址,1984年春载乡小学教师赵明皓在编写《春载乡志》时发现,1987年文物普查中得到确认。1990年进行了科学发掘,文化层深3米,共分9层,共出土石器、陶器等20685件(片),其中石器及石器半成品812件,陶器19873件(片)。遗址文化内函较为复杂,所出陶器的陶质以夹砂陶为主;陶色以黑陶为主,次为橙黄陶、褐陶、红陶、灰陶较少。器物所施纹饰在第1段较为发达,在一件器物上很少单施一种纹饰,而常见两种以上的复合纹饰,纹饰种类主要有划纹、方格纹、绳纹、波浪纹、附加堆纹、凹凸弦纹、戳印纹、篦点文和镂孔等;第2段以后素面陶器增至71%以上,纹饰种类则多由第1段延续下来。流行将器物口沿做成锯齿状或波浪状花边口作风。器物组合主要有罐、尊形器、瓶、盆、钵、杯、碗、器盖等。器物造型以平底器最多,少见环底和圈足器,不见三足器和豆类。制法多为手工制作加慢轮修整,多数陶器火候不高。
遗址中还出土较多的石器和石器半成品。以磨制为主,器形主要有斧、锛、凿、镞,矛、石球、盘状器等。打制石器数量较少,器形主要有肩石锄、肩石斧、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细石器共出土4件,均为刮削器。
保护范围:以擂鼓寨东侧发掘区为中心东南西北各外延80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0米。
提示: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zxzidian.com/nst/faR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