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玛古猿化石地点

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腊玛古猿化石地点,又名禄丰古猿化石产地,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城北9千米的上石灰坝村后庙山坡南坡上,地处东经102°4′,北纬25°1′,即“D剖面”所在地 。qqv汉语字典

  1956年,腊玛古猿化石地点被首次发现 ,出土有西瓦古猿头骨1具;腊玛古猿头骨3具,带有若干牙齿的上、下颌骨破片30多件;单个牙齿400多个。腊玛古猿化石地点的发现为研究人类起源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qqv汉语字典

  1988年1月13日,腊玛古猿化石地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qqv汉语字典

腊玛古猿化石地点历史沿革

  腊玛古猿生活在约上新世早期(1400万年—800万年前)。qqv汉语字典

  1975年,腊玛古猿化石地点被首次发现。qqv汉语字典

  198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云南省博物馆组成的联合发掘队,对腊玛古猿化石地点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野外发掘工作,在发掘的过程中,采集了比较丰富的腊玛古猿、西瓦古猿和其它动物化石;同年12月1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云南省博物馆组成的联合发掘队在腊玛古猿化石地点G区砂层中部发现了一个腊玛古猿头骨(PA.676号),这是腊玛古猿头骨在世界上的首次发现。qqv汉语字典

  1982年5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云南省博物馆组成的联合发掘队在腊玛古猿化石地点晚中新世褐煤层中发现古猿上颌骨化石(带12枚牙齿)1件。qqv汉语字典

腊玛古猿化石地点历史文化

  古猿文化qqv汉语字典

  腊玛(Rama)是印度梵文史诗《腊玛耶那》中的祭神首领,腊玛是人类最初的起源,古老、原生态的代名词。禄丰是腊玛古猿发掘地之一。1980年12月1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云南省博物馆组成联合发掘队,挖出了一个腊玛古猿头骨,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个腊玛古猿头骨化石,轰动了世界学界。恩格斯称腊玛古猿为“为正在形成的人”。qqv汉语字典

  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生刘易斯是腊玛古猿的第一个发现者,发现地点是在印度的西瓦立克山区,时间是1934年。同类的化石在中国的禄丰腊玛古猿化石地点,以及土耳其安那托利亚地区、匈牙利路达吧尼亚山区也有发现。化石主要是一些上、下牙齿。qqv汉语字典

  腊玛古猿主要生活在森林地带,森林的边缘、林间的空地是它们的主要活动场所。这是一种正向着适于开阔地带生活变化的古猿。野果、嫩草等植物是它们的重要食物。同时,它们也吃一些小的动物,把石头做为工具,用它来砸开兽骨,吮吸骨髓。由于腊玛古猿的肢骨还没有发现过,所以人们只能根据一些有关古猿的知识来判断,推测它们身高约高1米,体重在15至20千克之间,能够初步用两足直立行走。qqv汉语字典

腊玛古猿化石地点遗址特点

  遗址布局qqv汉语字典

  腊玛古猿化石地点西侧有一条从北向南的西河,河西主要分布着中生代侏罗纪的暗紫色地层;河东主要分布有前震旦纪的昆阳群地层,表面有厚的风化壳,含古猿化石的褐煤层覆盖在前震旦纪昆阳群地层之上,剖面近于南、北向,长度约50米,出露厚度为5米。qqv汉语字典

  地层剖面qqv汉语字典

  腊玛古猿化石地点剖面自上而下依次为:qqv汉语字典

  黄色砂质粘土夹砾石,厚度为0.5米—2米,由南向北逐渐变薄,砾石最大径为20厘米,含少量破碎的象、犀牛、三趾马等化石,倾向sw220o—210o,倾角∠5o—10o。qqv汉语字典

  黑色炭质粘土,数条黑色炭质粘土夹薄层砂和褐煤,黑色炭质粘土厚薄不等,连续或不连续,厚度0.7米—1.3米,含古猿、懒猴等哺乳动物化石。qqv汉语字典

  褐煤,呈块状,局部夹灰色薄层粘土,含古猿等脊椎动物化石和大量软体动物化石,厚度0.6米—1.4米,PA.677号腊玛古猿头骨发现于此层上部.qqv汉语字典

  砂,色灰白,颗粒细,厚度约0.9米,含古猿等动物化石,PA.676号腊玛古猿头骨发现于此层中部。qqv汉语字典

  黑色粘土含石英的小角砾,厚0.75米。qqv汉语字典

  炭质粘土,厚0.45米,有少量麂类牙齿化石。qqv汉语字典

  褐煤,厚0.4米,有少量犀牛类牙齿化石。qqv汉语字典

  灰色粘土含黄矿,厚0.6米,底部为红色粘土含砾石。qqv汉语字典

  以上各层之间为连续沉积,整个剖面顺自然坡度向西南倾斜,倾向sw220o,倾角∠10o—Z12o。qqv汉语字典

腊玛古猿化石地点其他介绍

  腊玛古猿化石地点又成为禄丰腊玛古猿化石产地,位于距禄丰县城北9公里上石灰坝村后的庙山坡,东经102°3′22.1″,北纬25°13′12.5″,已划定的保护范围面积1.16万平方米。qqv汉语字典

  该地点于1975年5月发现古脊椎动物化石并采集到一枚疑是“人牙”的化石,经云南省博物馆古人类室、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确认是中新世晚期距今800万年的古猿臼齿,和人类早期的演化历史有很密切的关系。1975年至1983年云南省博物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禄丰县文化馆组成联合发掘队,对该地点进行了十次科学发掘,共获得古猿的标本颅骨5具,下颌骨10件,上下齿列29件及牙齿600余枚、肩胛骨、锁骨各一块。同时,在同一地层还发掘出三趾马、嵌齿象、剑齿虎、大唇犀、熊、鹿、猪、河狸、水獭等动物化石109种。其中,1978年12月16日,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晚中新世古猿头骨化石,1979年9月5日,经新华社报道后,立即在国内外引起极大的反响。qqv汉语字典

  石灰坝腊玛古猿化石地点并未完全发掘,目前的发掘面积约2100平方米,但出土的古猿化石和动物化石,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世界上其他地方所发现的同类古猿化石和动物化石。这些珍贵化石标本的发现,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和科学依据。qqv汉语字典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国际学术界针对禄丰腊玛古猿化石地点出土的古猿化石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展开激烈争论,随着研究的深入,禄丰腊玛古猿的种属被否定,科学家重新把它订立为新的属种——禄丰古猿。1998年,禄丰古猿的研究被列入国家“九五“攀登专项“早期人类起源及环境背景的研究”项目课题之一。2006年,在对石灰坝出土的古猿化石标本进行的系统全面的研究后,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徐庆华、陆庆五两位教授的专著《禄丰古猿――人科早期成员》,再次提出了“禄丰古猿是人科的早期成员,是人类的早期祖先”这一论点。这一论点仍不被部分科学家承认,问题的彻底解决,仍有待石灰坝更多、更重要的化石标本的发现来证明。qqv汉语字典

  1976年3月,腊玛古猿化石地点被公布为禄丰县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月,腊玛古猿化石地点被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腊玛古猿化石地点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征地20亩进行保护。1988年,建围墙540米,进行封闭保护。1991年,禄丰腊玛古猿化石地点对公众开放。qqv汉语字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提示: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zxzidian.com/nst/eYs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