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临城两县境内的太行山东麓丘陵和平原地带,是一处隋-五代的瓷窑遗址。
邢窑遗址总面积约300余平方公里,是中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唐代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首创匣钵烧法,开创了独特制瓷工艺和先进的烧造技术,为精美瓷器的烧制成功起到关键作用。邢窑的白瓷产品改变了中国一向以青瓷为主的局面,细白瓷的出现,是邢窑对中华民族的重大贡献。唐三彩的出土使邢窑遗址成为中国第三处烧制唐三彩的窑址,具有重大的保护价值和学术、科研价值。
1996年,邢窑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邢窑遗址入选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据考证,邢窑始烧于南北朝晚期,衰于五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为九百多年。其技术水平在隋代已烧制出具有高透影性能的细白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北朝时期,邢窑以烧制青瓷为主,在烧制青瓷的基础上,工匠们不断精选铁含量较低的原料创造出原始白瓷,之后又逐步发明了化妆白瓷,为隋以后白瓷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器物以碗、盘为主。
隋朝时期,邢窑开始由青瓷向白瓷转型,此时邢窑的规模扩大,窑址多达十多处。白瓷的烧制质量也提高了,从最初的粗胎化妆白瓷,逐渐像细瓷过渡,器物主要有碗、罐、盆、钵、杯、壶、印花扁壶、砚台、小动物等。
初唐时期,邢窑是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也是中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后逐渐发展鼎盛,使得邢窑与越窑平分秋色,形成了南青北白、相互争妍的两大体系,为唐以后白瓷的崛起和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唐时期,邢窑达到极盛时期,精细白瓷的出现,是邢窑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瓷器的质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器物种类增多,制瓷工艺达到了纯熟的地步,产量大大超过隋代细白瓷,以至进贡皇室,远销海外。细白瓷为邢窑的精品,其胎质坚实细腻、釉色纯白光亮:“类银、类雪”,因而唐代皮日休在《茶中杂咏·茶瓯诗》赞邢窑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难得唐人李肇在《国史补》里写道:“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五代时期,邢窑瓷器生产量迅速下降,由于五代的战乱与细瓷原料的减少,以内丘为代表的白瓷已经不再有当年的风光了,但位于临城西北的祁村、岗头窑仍有烧造,多数白瓷的质量有所下降,但仍有许多精品。产品有碗、盘、梅瓶、执壶等。
北宋时期,邢窑仍进贡白瓷,但由于实物资料欠缺,已知能甄别的背诵白瓷数量不多。从已经掌握的宋代瓷器的质量来看,产品质地、色泽多发黄,但做工还算精细,有邢窑严谨的作风。
金代时期,金代与南宋分治,北方地区相对稳固,邢窑白瓷烧造规模有所增加,且主要集中在临城县的泜河两岸,目前已经探出的遗址有八处。品种和出土的“器物”明显增多,覆烧印花、刻花、点彩等装饰多见,主要品种有碗、盘、杯、壶等,成瓷的效率高,器物胎壁更加轻薄。
元代时期,邢窑又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此时邢窑以生产白釉瓷为主,黑釉瓷次之,并兼烧三彩和钧瓷。装饰工艺主要有白底黑花、刻划花、剔花、梅花点、菊花、印花等。器物有碗、盘、杯、盏、盆、罐、陶俑瓷枕等。字款有“风”“雪”“太平”“胡”“刘”“尚宅”等,生产区域主要为射兽、南程村、西磁窑沟等窑址。
元代以后,邢窑很少有烧造,退出了历史舞台。
1980年初,临城县第二轻工业局想进行细白瓷烧制,计划恢复久已失传的邢窑,便组织成立了“临城县邢瓷研制小组”,开始寻找邢窑窑址,在不到半年的时间,该小组在临城境内共查出包括祁村、岗头、西双井等在内的邢瓷窑址18处。
1983年至1985年,内丘县文物部门在该县境内先后找到了28处古窑址。这些窑址中,不仅有唐代窑址,而且还有北朝、隋朝、五代、宋金窑址。
1988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邢窑遗址进行专项考古研究发掘。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邢台市区和邢台县也发现了时代约为北朝时期的早期邢窑窑址。
2012年4月,内丘县发现大规模邢窑遗址群落,将邢白瓷烧制历史上溯到北朝时期,并入选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唐朝文学家李肇的《唐国史补》称:“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唐代著名的茶学家陆羽在《茶经》中评价邢窑白瓷:“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
晚唐诗人皮日休评价邢窑白瓷:“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落,轻如云魄起。”
在《新唐书》、《大典六典》、《茶经》、《乐府杂录》、《长庆集》等文献中均有邢窑的记载。
邢窑遗址活动建设1999年10月,邢台市邢窑文化研究会成立,认真开展邢窑陶瓷文化的研究、交流和收藏,不断推进邢白瓷的研发与制造,为弘扬邢窑文化、打造邢白瓷品牌。
2019年7月4日,首届中国内丘邢窑文化推介大会在内丘县召开,会上,中国邢窑白瓷第一恢复人就恢复邢白瓷烧制传统工艺、技术和产品相关情况进行说明,会议还就全国白瓷市场发展和定位进行介绍,并把邢白瓷产品向全国客商进行推介。
2019年12月,由中国古陶瓷学会传承委员会、河北临城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邢窑工艺传承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召开。70位知名的陶瓷专家会聚,通过论坛研讨、实地观摩邢窑遗址现场等形式,研讨邢窑工艺,弘扬邢窑文化。
邢窑遗址出版书籍书名
编著
出版社
出版时间
ISBN号
《邢窑遗址研究》
邢台市文物管理处
科学出版社
2007年5月
9787030189189
《中国邢窑》
北京艺术博物馆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年1月
9787511318848
《邢台隋代邢窑》
邢台市文物管理处
科学出版社
2006年7月
9787030176288
《邢窑研究》
张志忠/李恩玮/赵庆钢
文物出版社
2008年
9787501020508
《邢窑》(中国古代名窑系列丛书)
张志忠著耿宝昌涂华主编
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6年5月
9787548042754
邢窑遗址有三类窑炉,一类为隋代窑炉,“品”字形布局,共用一窑前工作坑;一类南北朝至隋代窑炉,为“五连窑”;一类为两座南北相对窑炉,为北朝时期。三类窑炉各具特色,都存有窑门,火膛,窑床,和烟囱等。
邢窑遗址考古覆盖面积达120平方公里,一共找到了28处古窑遗址。窑炉特点是多成组分布,埋藏较深,保存相对完整,大小不一,窑前工作坑内废弃堆积较为丰富。而且其中以白瓷为主,窑瓷连接成群,形成了一个大型的窑区遗址,现有11座窑炉,140多处灰坑,6条灰沟,30多眼水井,还有22座墓葬,出土瓷器以20万计,并发现了隋三彩。
2021年12月,入选河北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名单。
邢窑遗址位于中国北部河北省的内丘、临城两县境内,是一处隋至五代时期(公元581~960年)的瓷窑遗址。
邢窑以烧制白瓷而闻名,当时在陶瓷烧造业内流传有“南越北邢”之说,它开创了北方白瓷瓷系的先河。邢窑遗址发现于1980年,分布在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10公里的范围内,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其中以内丘县城关一代的瓷窑遗迹最为集中,烧制的白瓷质量也最为精致,因此推断这一地区应是当时邢窑的烧制中心,而其四周的窑址应是由此而发展的。
邢窑遗址的发现,对研究邢窑的历史、品种及其窑口的分布范围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文物局)
提示: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zxzidian.com/nst/JP5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