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部故城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旧街村,距吉林市区约35千米 ,为明代扈伦四部(乌拉、哈达、叶赫、辉发)之一的乌拉部都城。
乌拉部故城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分筑内、中、外三道城垣。内城略呈梯形,周长786米,中央有大型建筑台基;中城呈不规则四边形,周长3531.4米,外壁陡峭,内壁斜缓;外城也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各道城墙的城外均有护城河。城墙均系分层夯土筑成,每层厚度在6至10厘米之间,夯层明显,有排列有序的柱洞痕,中城北墙东段还发现用土坯垒砌的城墙。
乌拉部故城是打牲乌拉朝贡历史的见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2013年5月,乌拉部故城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乌拉部故城即明代乌拉部都城。据历史文献记载,元明之际,乌拉始祖纳齐布禄建扈伦国于辽东,乌拉为扈伦国之一部,后被乌拉百姓迎奉为部主。纳齐布禄传其四世孙都尔机。都尔机次子古对珠颜于明嘉靖年间(1522至1566年)继主乌拉部,古对珠颜传到其孙布颜时,收服附近诸卫,于乌拉河东岸洪尼地筑城,其国号叫乌拉,自称贝勒。乌拉部的领地,大致包括今吉林市区、永吉、双阳县、榆树市、舒兰市、蛟河市等地。
明朝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正月,努尔哈赤攻占了乌拉城,乌拉部灭亡。
清朝顺治十四年(1657年),顺治帝在乌拉古城设立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松花江泛滥,漫涝房屋,交通阻塞,打牲停滞,社会秩序混乱。时任总管穆克登急奏朝廷,请求迁移城垣,灏建衙署,免除后患;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乌拉新城建成。
分筑三道城垣:内城、中城和外城,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城垣绝大部分为夯土构筑,夯层厚约6至10厘米,并有排列有序的夯窝,中城北墙东段为土坯垒砌,各道城垣外均有护城河。三道城垣之中以内城保存最好。
乌拉部故城内城呈梯形,东墙长201米,南墙250米,西墙171.5米,北墙163.5米,周长766米。墙高4.2至4.3米,顶宽1至3.5米,基宽10至12.4米。正面有一门,宽3米。城的四角有角楼建筑址。内城中央偏北,有一座夯土构筑的略呈椭圆形的大型建筑台基,俗称“白花公主点将台”,高台东西长50米,南北宽25米,东壁垂直高度为7.9米,西壁垂直高度为6米。
乌拉部故城中城,大致呈不规则四边形,东墙长879.4米,西墙1409米,南墙584.7米,北墙648.2米,城垣周长3521.3米。东墙和北墙保存较好,南墙与西墙绝大部分遭破坏,西墙因濒临松花江,破坏较为严重。城墙现高5米许,顶宽1至2.6米,基宽15至23米。墙的外壁陡峭,内辟斜缓。中城有城门3处,即东门、南门、北门。现门宽为5、6、10米不等。同内城一样,城墙四角也有角楼建筑台基,高出城墙0.7至1.8米。东、南、北墙外均有护城河遗迹,宽20米左右。
乌拉部故城外城,呈不规则四边形,保存下来的东、南、北墙,断断续续,西墙被江水冲毁。
乌拉部故城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旧街村,属于明清时期的遗址。古城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分筑内、中、外三道城垣。中央有大型建筑台基,各道城墙的城外均有护城河。建筑采用青砖水磨对缝,装饰采用大量的砖雕、石雕,体现了清后期满族建筑的艺术成就,同时具有乌拉满族建筑的特点。从1657年,清朝顺治皇帝在乌拉街设立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成为全国最大的贡品基地和管理机构,从第一任总管迈图至清末最后一任总管乌音保止,254年间,共有31人,36任总管,总管级别最高达正三品。这时的“乌拉”十分兴盛,成为中国北方一座著名的城池和重要的交通枢纽。
该城为明代扈伦四部(乌拉、哈达、叶赫、辉发)之一的乌拉部都城。“乌拉”作为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是专门为清廷皇室征集选送贡品的管理机构,与江宁(南京)、苏州、杭州齐名而成为四大朝贡基地,康熙曾两次东巡这里。
乌拉部故城是打牲乌拉朝贡历史的见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街村——旧街村是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22020310020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220203。邮政编码为132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432 ,车牌号码为吉b。旧街村与乌拉街村、东窑村、乌拉街社区、公拉玛村、弓通村、官通村、富尔村、万家村、亚复村、二道村、学古村、张老村、牛家村、丰口村相邻。…旧街村详细介绍提示: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zxzidian.com/nst/JN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