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烈士陵园兴建于1986年,位于霍山县城西南角,占地面积17.1公顷,广场面积1.5公顷。陵园内纪念设施分为山上和山下两个部分。山下为红源广场,山上由安徽省红色区域中心纪念馆、六霍起义纪念亭、传贤亭、淠西亭等4个部分组成。
陵园现为安徽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省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六安市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2008年,按照“集中展示、分散保护、红绿古结合”的旅游发展思路,着手兴建了“安徽省红色区域中心纪念园”。纪念园坐落在霍山县城的西南角,四周山峦起伏,绿林环绕,流水潺潺,鸟雀啼鸣,占地面积17.1公顷,由红源广场、纪念馆、纪念亭三大部分共15处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组成,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绿化面积5280平方米。其中广场面积1.5公顷,山上的整个纪念馆共分为四个展厅,建筑面积近800平方米,分别展示了“曙光初现、星火燎原、红旗飘扬、共御外侮、逐鹿中原、红源流长、永远缅怀、情系老区”八部分内容,将霍山作为安徽省红色区域中心的萌芽、形成、发展、建设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作了一次系统的介绍。
纪念馆分时期收录了99位知名烈士的生平事迹,展馆内图文并茂,展出文献资料、兵器、烈士遗物等实物200多件,革命旧址、烈士肖像图片400多幅,另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界名人为纪念霍山革命的题字、题词等,其中中央首长亲笔题词的十余幅,大多为全国独有珍品。
霍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是皖西革命的老根据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徽省红色区域中心。在艰苦曲折的革命斗争中,霍山人民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五四运动后,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蓬勃发展,1920年马克思主义就开始在霍山传播,1924年,霍山就有党员活动,1927年,霍山开始创建党的地方组织并建立了舒家庙、漫水河、燕子河3个党支部,1929年1月成立了第一届中共霍山县委。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霍山在安徽革命斗争史上创下了“四项第一”:即1929年5月,共产党员刘淠西、朱体仁在安徽省发动的第一次民团起义——诸佛庵兵变,拉开了六霍起义的序幕,当时在安徽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qiāng);1930年1月,以西镇游击队为主力,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在霍山的流波石童组建了安徽省第一支正规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3师,为红四方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1930年4月12日,红军攻克霍山县城,成立了安徽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霍山县苏维埃政府;随后,霍山县全境赤化,成为安徽省唯一一个全境赤化县。
1931年2月23日,中共安徽省委向中共中央报告称“全省规定四个中心县,红色区域以霍山为中心县,白色区域以安庆、合肥、屯溪三县作中心”。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高敬亭领导的红28军长期坚持在大别山与敌斗争,使革命的红旗始终飘扬在大别山上。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四支队在霍山流波石童集中整训,奔赴抗日前线。霍山地方抗日武装,人民群众积极支援正规部队对日作战,发动了秦冲阻击战、半边冲之战,鹿吐石铺大捷,其中鹿吐石铺大捷就击毙日军1370余人,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安徽歼灭日军最多的一次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破了日军取道霍山西侵武汉的图谋,打出了士气,振奋了民心。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7月,旅长皮定均率领的“皮旅”中原突围途中在霍山的清风岭、磨子潭取得了两战两捷,胜利完成中原突围的战略任务,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
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其三纵七旅于9月3日解放霍山,并成立了霍山中心县委,霍山人民迎来了全民解放!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霍山有5万多优秀儿女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占当时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总之,霍山县烈士陵园是皖西革命历史的永久性见证,是记载霍山革命斗争史的艰难历程见证,是缅怀先烈,纪念先烈的重要场所,是新时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地址:六安市霍山县红源广场
开放时间:8:00-11:0014:30-17:00
星期一、三、五开馆,节假日、双休日照常对外开放,重大接待另行安排。
门票价格:免费
烈士陵园(安徽省红色区域中心纪念园)为霍山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陵园周边,东南西北各10米。
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南北各300米。
提示: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zxzidian.com/nst/JI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