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塔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古城内西北隅,高38.65米,周长40米,因塔建于天宁寺内,原名天宁寺塔;又因位于旧彰德府文庙东北方,作为代表当地“文风”的象征,故又称文峰塔。文峰塔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已有一千余年历史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峰塔五层八面。浮屠五级上有平台,下有券门,每层周围有小园窗。塔坐落在一个高达二公尺的砖砌台基上。文峰塔的建筑,富有独特的风格,具有上大下小的特点。由下往上一层大于一层,逐渐宽敞,是伞状形式,这种平台、莲座、辽式塔身、藏式塔刹的形制世所罕见。
文峰塔,高38.65米,塔基周长40米,壁厚2.5米。砖身木檐,八角形的塔身立于圆形莲花座上,莲瓣共7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塔身有五层重檐,从下往上逐级增大。塔刹属藏式喇嘛塔,为清代砌筑。文峰塔的建筑,富有独特的风格,具有上大下小的特点。由下往上一层大于一层,逐渐宽敞,是伞状形式,为国内外所罕见。
文峰塔的构造为平面八角形,浮屠五级上有平台,下有圈门,每层周围有小园窗。塔座落在一个高达二公尺的砖砌台基上。塔身底层的四正面有雕塑精致的园券门,门顶用砖雕刻有二龙戏珠。塔均为砖木结构,以砖砌为主,塔的最下层塔身较高,立于莲花座之上。塔的八面壁上分别饰有直棂窗、园券门和佛画故事砖雕,其刻工细致,形象逼真,造型动人。
文峰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高2.6米,平面呈八角形,基上有螺髻状莲瓣七层,上下交错,砖质磨成,塔身座在莲瓣上。塔身第一层高大,以上四层低矮,直径逐层增大,以上檐水不滴下檐为限,形成上大下小的优美外观。每层檐下有砖质斗拱承托出檐,二至五层塔身有相互交错的通风口,使塔身不因通风口集中于一条垂直线而出现裂缝。每层檐角均悬有铜钟,微风徐来,叮当之声悦耳动听。给人以高远静穆之感。塔体由八角形基座、须弥座、圆形金刚圈、瓶身等组成,高10.8米,基座上留有两个对称的通风窗。塔内壁有72级台级,可旋转登上塔顶。
文峰塔的构造为平面八角形,砖木结构,琉璃瓦顶,塔的八面壁上分别饰有直棂窗,圆券门和佛教故事砖雕,刻工细致,形象逼真,造型动人。
最下面的是塔基,塔基上是一个圆形莲花座,莲瓣共七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把塔装饰得更为美丽。圆形莲花座上就是塔身了,塔身第一层令人惊叹的是精美的砖雕,塔身四个正面有门,正南为实门,其余为砖雕假门,门楣为拱券形,上雕二龙戏珠图案,龙在云中飞行,张牙舞爪扑向火焰珠。砖雕假门上按木制门形式雕刻,门框周边雕满西蕃莲。八根龙柱每根雕刻腾龙两条(火焰流云环绕龙的四周,布满龙柱),龙身卷曲弯转,努力向上,似欲腾空飞去,于是龙柱上八条铁链既固定了砖雕砌块,又挽住了神龙。门窗之上是八幅高浮雕佛传故事,雕刻人物甚多,形象逼真,画面生动。
正南面为三身佛,中间端坐法身毗卢遮那佛,右为报身卢舍那佛,左为应身释迦牟尼佛。
西南面为释伽佛说法像,释伽牟尼端坐中间,弟子阿难和迦叶分立两旁,佛龛前立两位护法金刚。
西面为太子降生图,即释迦佛诞生的图像。画面正中祥云笼罩,帐帷垂挂,内中雕刻人物较大者为一贵妇人,身后紧跟侍女。外有一裸婴立于桌上,左右二力士相护,天上九龙吐水沐浴太子。整个画面人物众多,形态各异,造型生动,故事表达完整。
西北面为释伽佛雪山苦行修定像。佛祖端坐于莲花座上,置身于崇山峻岭之中,左为猴献仙桃,右为鹿献灵芝,山上苍松翠柏枝叶繁茂,画面上部又有三尊小铜佛。传说悉达多出家修道,在雪山修行,决心使众生脱离诸苦,了脱生死。他来到雪山,自断其发,苦行六年,得大神通。猴与鹿献食,供养佛祖。
正北面为观音菩萨与善财龙女像。南海观音端坐于莲座上,背光周围流云环绕,右侧净瓶端放,善财童子、龙女、文武侍者立于波浪之上,分立菩萨两侧。菩萨用法眼观闻众生求救的呼唤声,然后使众生得以解脱,故名观世音。唐代因李世民之名讳,省去世字。此为菩萨在佛祖说法时在其背后护法之情状。
东北面为佛为天人说法像。
东面为飞天,雕刻释迦牟尼佛涅槃经变。画面中央佛祖侧卧,头顶现出佛光,佛光顶端立一小佛像,象征佛祖已转世,弟子们围绕四周,痛苦万分,前蹲一力士,一手托腮,一手抚膝,极为悲哀。室外狮子痛吼。两侧双树,说明此事发生在娑罗林双树之间。右侧树上悬挂大钟一尊,其旁一武士作敲钟状,诏告佛祖涅槃。整个画面制作精细,人物表情丰富。
东南面是波斯慝王及王后侍佛闻法像。佛祖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左一贵妇人,高髻,长衣宽袖,双手合十;右侧一人头戴王冠宽袖长衫;其后一人躬腰双手捧贡物。
位于安阳老城西北隅(安阳市文峰区文峰南街与大寺前街交汇处附近西)。
文峰塔
河南安阳是一处拥有4千年悠远历史的古城,是殷都、邺都两古都的所在,也是历代才子辈出的地方。位于安阳老城西北隅,天宁寺旧址的文峰塔,原名“天宁寺塔”,因位于旧彰德府文庙的东北方,代表当地“文风”的象征,故又称“文峰塔”。
文峰塔的建筑因富有独特的风格而闻名,其特殊在于一反常规形制,由下往上一层大于一层,逐渐地宽敞,整体呈伞状形式上大而下小,在中国古塔中以及国内外为所罕见。文峰塔,原名天宁寺塔,天宁寺始建于隋仁寿初年(公元601-604年间),塔修造于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五代、宋、元、明、清历代均有增修。177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当时任彰德(即今安阳)知府的黄邦宁,主持重新修葺天宁寺和塔。他认为塔与南边的孔庙(在今安阳市西大街小学校内)相呼应,二者可以代表古城的文化高峰,便在塔门横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个大字,于是此塔又得名“文峰塔”,一直沿用到今天。解放以后,人民政府进行两次整修,并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峰塔高38.65米,塔基周长40米。砖身木檐。八角形的塔身立于圆形莲花座上,莲瓣共7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把塔装饰得更为美丽壮观。
塔的上身五级出檐,从下往上逐级增大。每层出檐的斗拱又不尽相同。八角檐头系有铜铎,微风吹动,叮当作响,给人以高远静穆之感。塔顶有相轮、塔刹。塔的下身四周正面,各有一门,其中正南面为真门,余为假门。券门首额,有砖雕二龙戏珠图像。八角均有巨龙环绕的盘龙柱,上加铁链枷锁,非常壮观。八根龙柱之间,有八幅砖浮雕佛教故事图像:正南面为三身佛像;西南角是释迦佛说法像;西面为悉达多太子诞生图像;西北角一幅是释迦佛雪山苦行修定像;北面为观音菩萨与善财龙女像;东北角是佛为天人说法像;东面一幅为释迦佛涅像;东南角是波斯慝王及王后侍佛闻法像。这些浮雕造型生动,神情逼真,姿态自然,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塔的正南门前有一平台,高约2米。登平台进塔门,沿72级台阶盘旋而上塔顶。塔顶平台周围有一米多高的女儿墙环绕。平台正中矗立着一个高约10米的葫芦状小塔刹,大体和北京北海公园的小白塔相仿。
天宁寺原建于隋仁寿(西元601年-西元604年)年间,而文峰塔则修筑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西元952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虽经历了历代战乱的炮火考验,今犹然巍峨屹立。
元、明、清三代都曾重修此塔。但自宋元明清以后,安阳的文化逐渐凋零。安阳人遗憾加上惋惜,便想借重文峰塔的风水,一改此种情况,希望安阳象以往般能够多出秀才、状元。西元177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当时任彰德(即今安阳)知府的黄邦宁,主持重新修筑天宁寺和塔。认为塔与南边的孔庙二者相互呼应,足以代表安阳古城的文化,于是,在塔门的横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个大字,塔因此得名为“文峰塔”,一直沿用至今。
文峰塔塔高38.65米,塔基座高约2米,周长40米。塔体呈八角形,五层重檐。整体为砖身木檐形制建筑。八角形的塔身立于砌成圆形莲花座上,莲瓣共有7层,上下交错,排列有序,上承接塔身,下拥护塔基,将塔型装饰得壮观而优美。
塔的上身共有五级出檐,从下往上逐层级增大,形若伞状。每层出檐的斗拱形式不尽相同,每层檐均有砖雕仿木斗拱来承托。八角檐头系有铜铎,檐角悬有铜钟,微风徐徐吹来叮铛做响,甚为悦耳动听。
塔的底层四周的正面,各设有圆券门,其中,只有正南面的门为真门,可供出入,其余为装饰性的“五抹头格扇门”。格心雕饰着折枝莲和璎珞、蟠龙等图案。券门首额,则设有以砖雕刻的“二龙戏珠图”。其雕刻自然生动,栩栩如生。八角型的塔,均有巨龙环绕的盘龙柱,上加铁链枷锁,非常壮观。
文峰塔是为砖塔,门上部的塔身八面,装饰有砖雕的佛教故事浮雕造像。在八根龙柱之间,正有八幅佛教故事造像:东面为释迦牟尼佛涅盘像;西面为悉达多太子诞生图像;南面为三圣佛像;北面为观世音菩萨与善财童子和龙女像;西南面是释迦牟尼佛说法图;西北面是释迦牟尼佛雪山苦行修定图像;东南面是波斯慝王及王后侍佛闻法像;东北面是释迦牟尼佛为天人说法像。浮雕神情逼真,造型生动,姿态自然,为古代砖雕艺术不可多得的珍品。
塔顶有相轮、塔刹。塔身底层的南面门前有一高约2米的平台,拾级登台可进入塔门,而后盘旋攀登72级阶梯可抵达塔顶。塔顶的正中央矗立着一座高达10米的宝瓶状的塔刹,造型奇特为全国所仅见。塔顶平台的四周围设置1米多高的女儿墙环绕,平台可容纳200余人,游人登塔俯瞰安阳古城,绮丽风光尽收眼底。
文峰塔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是安阳市最高的建筑物,自古以来是安阳历代的标志性建筑。
地址:安阳市文峰南街2号
类型:古迹古塔
游玩时间:建议2小时
电话:0372-5971300
开放时间:8:30-17:30
门票信息:门市价:20.0元
交通
乘坐18、21、25路公交车在文峰塔站下车即可
提示: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zxzidian.com/nst/JDp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