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真观位于青岛市李沧区振华路141号,距离青岛市市中心约15公里,由胶州湾高速、308国道、重庆路皆可到达。明真观俗称“沧口大庙”,儒、释、道三教兼容。
始建于1925年,原址位于晓翁村,1943年日军扩建机场时被拆除,同年在现址开始重修。文革期间明真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塑像被毁,道人被逐。2003年开始抢救性的修复和保护,2004年12月修复竣工。修复后的明真观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分为山门殿、前殿和后殿共三层大殿。山门殿供奉韦驮和王灵官;前殿主殿为灵母殿,供奉灵山老母、眼光娘娘和月光娘娘,东西配殿分别为送生殿和纯阳殿,供奉着送生娘娘、吕祖、关公等;后殿主殿为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和四大天王,配殿为三教殿供奉释迦牟尼、孔子和老子。
“沧口大庙”又叫明真观,始建于1925年,原址在今沧口飞机场内西侧,1943年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时期,修建沧口飞机场,沧口大庙被迫拆除,同时拆除的还有在旁边的长寿庵。1944年由市民筹资按原貌在李沧区晓翁村的现址重新修建。建观时立了功德碑,原料取自嘉祥的玉质石。正面刻着“万古流芳”,记录了建碑的原因,背面是“乐善好施”几个大字,刻录了出钱建观者的名字,大约有千余人捐款修建了这座庙。
1958年崂山太清宫道长匡常修曾在此主持,有四五个道士常住。1964年改为沧口少年宫,“文革”中大庙遭破坏,大殿被封闭,神像被砸毁,道士被遣送原籍。2003年李沧区投资500多万元对明真观进行修复。2005年4月10日,修葺一新的明真观面向社会开放。2006年12月,明真观被命名为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
大庙分前、后、中三层大殿,一进门,就能看到哼哈两将威风凛凛地把守在通道的两侧(现从正门进入哼哈二将现改为韦陀与王灵官)。再往里走就进入正院,院里树木葱郁绿阴扶疏,有白果树两棵现只存一棵。正殿里供奉的是玉皇大帝,后殿供奉的是王母、观音,站立的是金童玉女,还有八仙和如来的神像,当然也少不了疙瘩爷爷和撒痧哥哥的位置。厢房则是道士的寝室庙里的道士看(bìng)很灵,这在缺医少(yào)的旧社会,无疑给老百姓带来很大的福音。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沧口大庙远近闻名,逢庙会,沧口的主要马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庙前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相信此番重开观,必然是轰动全市的大事。
明真观,俗称“沧口大庙”,始建于1925年,原址位于沧口达翁村(现在的沧口飞机场院内西侧),是由绅商赵文发发起,当地乡绅百姓集体捐资修建而成。初创明真观分三层大殿,从前向后依次为护法殿、功德堂和玉皇宫。明真观的祀神以道教为主,儒释民间尊神同奉。
1943年侵华日军扩建飞机场,明真观被划入军事用地,民众呼吁,希冀留存,然日军终究将其拆毁。为了使这一历史遗迹得以延续,青岛市民自发组织,由民间集资重修明真观。1944年,明真观得以在晓翁村重新修复。重修后的明真观,其建筑布局有了较大变化,由于战争的原因,资金短缺,从设计到施工都略显仓促,部分建筑没能复原,建筑质量和气势规模难及初始。
历经多次修复之后,明真观于2005年对外开放。它将作为展现道教历史、文化、艺术,进行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研究、展示的基地以及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吸引游客。2005年2月5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明真观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青岛市李沧区振华路141号
信息来源: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提示: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zxzidian.com/nst/JB4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