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战败乃兵家常事”,没有不失败的将军,也没有常胜将军,不能以胜败论英雄。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不缺乏名将,秦有白起、王翦、王贲、蒙恬;汉有卫青、霍去(bìng)、李广、陈汤;唐有李靖、李绩、苏定方、高仙芝、哥舒翰、郭子仪;宋有岳飞、韩世忠、狄青、孟拱;明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傅友德、郭英、邓愈、蓝玉、戚继光、李成梁、李如松、卢象升、孙传庭;清朝则是年羹尧、傅尔丹、岳钟琪、左宗棠、胡林翼。虽说是名将,但也会有打败仗之时候,至于有些所谓“常胜将军”,是因为对手实力太差,若是遇到和自己实力相当之对手,估计也会有失败时。例如,若是白起遇到李牧,谁赢也不好说。
从战争角度而言,名将战败可以容忍,但若是统帅大军出征时因自己原因而弄得全军覆灭则无法原谅了。
明清时期,徐达、傅尔丹均为自己时代的第一名将,都曾取得辉煌之战绩,也都吃了败仗。不过,在蒙古重兵集团围攻下,徐达能够全身而退,一路回到雁门关,王保保只能“望徐兴叹”,后来还是被徐达继续追着打;傅尔丹则不一样,遭遇小策零敦多布3万骑兵伏击,在和通泊一战中几乎全军覆没,自己带着3位名将狼狈逃回科布多。
那么,同样是遇到重兵伏击,为何徐达可以将主力带回,而傅尔丹却将北路兵团带进了“地狱”?先来看看这两位名将所遇到的“伏击”。
徐达岭北遇埋伏:公元1368年秋,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攻破北京,元顺帝带着一帮官员及其家属逃回草原,继续过着游牧生活。此后,徐达不断向退居蒙古草原的北元政权发动进攻,打得大将扩廓帖木儿(王保保)毫无招架之力,连老巢太原都丢了;沈儿峪一战,王保保10余万铁骑一夜之间被徐达打残,只身逃往和林。洪武五年(1372年),徐达、李文忠、冯胜等统帅15万大军,从中、东、西三路出兵蒙古,力图一举摧毁北元武装力量,使其不再成为大明边患。其中主力是徐达大军,总计7万人。徐达从山西雁门关出发后,蓝玉便率着前锋部队一路追着蒙古兵打,在土剌拉河击败王保保前锋。此时,徐达大军已经抵达岭北,由于一路获胜,明军士气高昂,但前方却暗藏着巨大危险。虽然觉察到危险气息,但徐达还是下令前锋在步兵未跟上来之前继续前进,终于遭到以王保保为首的近十万蒙古铁骑围攻。不过,徐达沉着应战,有序撤退;明军虽损失一万余人,但主力却安全回到雁门,王保保几乎不敢追击。
傅尔丹和通泊被围:1720年春夏之际,傅尔丹趁着大雪尚未封山之时,统帅八旗劲旅突破阿尔泰山口,深入准噶尔境内,掳掠牲畜、破坏农田、草场,极大地损耗准噶尔战略物资。更关键的是,傅尔丹深入对手腹地,却如入无人之境,还大摇大摆地回来。此战,傅尔丹名扬大清,成为华夏第一名将,而后便在喀尔喀蒙古练兵,常年防备准噶尔部来袭,屡立战功。雍正9年(1732年),傅尔丹决定再次突袭阿尔泰山口,吸引准噶尔主力回防,为岳钟琪西路突袭乌鲁木齐创造有利条件。该年6月,傅尔丹留下6000千绿营兵继续修筑科布多城,1300余满洲兵协防,自己则率主力1万余骑兵往阿尔泰奇林路出发。不过,此战前期虽顺利,但很快便陷入准噶尔主力包围之中;大军撤到和通泊时,蒙古骑兵从四面追击而来,一场“屠杀”就此开始。此战,14位都统级别将领阵亡或自杀,北路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傅尔丹带着3位副手狼狈逃回科布多。
由上述可知,徐达、傅尔丹均是当时之名将,也都曾陷入敌军重兵团之包围。但两者结局迥然不同,徐达将主力带回雁门,此后继续征伐蒙古;傅尔丹则几乎将北路军弄得全军覆没,狼狈逃回科布多。就“纵横国史”看来,其中之原因主要有两点。
名将对战争结局之影响显而易见,有时甚至能决定战争的最终走向,傅尔丹和徐达虽说都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战将,但其综合实力之差距还是相当明显,不是一个级别。傅尔丹的成名战就是1720年率八旗劲旅突破阿尔泰,深入准噶尔境内,完成了既定战略目标,而后全军毫发无损地回到大本营。不过,当时准噶尔主力在抵御俄罗斯、哈萨克、吉尔吉斯,内地基本都是些老弱(bìng)残,再加上疏于防备,傅尔丹才取得如此大成就。所以说,1720年的那场巨大胜利,或多或少都带有运气成分,而不是实力与实力的对抗。此后,傅尔丹基本上都是在喀尔喀蒙古防备准噶尔,虽有战功,但并没www.zxzidian.com有组织过大规模战役,实战经验少。1731年7月,小策零敦多布击败丁寿6000断后军,以及攻灭东、西山梁上之科尔沁、索伦、达斡尔骑兵后,直接进攻傅尔丹大本营。此时,傅尔丹居然同意小策零敦多布“议和”之鬼话,虽说自己也在抓紧时间备战,但却浪费了三天,错过了最佳突围时机,以致造成灾难。
反观大将徐达,这是从反抗元朝、剿灭各地割据势力一路走过来的名将,攻灭陈友谅、张士诚,以及挥师直捣北京,无往不胜,攻无不克。在以骑兵为主的时代,蒙古铁骑傲视天下英雄豪杰,但徐达却在太原、沈儿峪两次大战中,几乎全歼蒙古铁骑,王保保两次灰头土脸地跑回蒙古草原。可以说,徐达之实力,与卫青、霍去(bìng)、李靖、李绩等属于一个级别,是当之无愧的“国之栋梁”。1372年夏,徐达孤军深入,在没有步兵配合之情况下遭遇十余万蒙古铁骑围攻,情势万分危急。不过,徐达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立刻组织部队反击,双方死伤相当。而后,徐达下令大军就地扎营,一边撤退,一边有序反击,直到后续步兵跟上。王保保虽然将徐达围住,但并没有歼灭明军,自己死伤也不少,见到明军步兵到来后,也就不再追击徐达,以免损失更大,甚至转胜为败,得不偿失。
除了个人指挥能力之差异,队友配合之程度也是两次“突围”结局迥异之主要原因。徐达出击北元时,李文忠、冯胜也从东、西两路进军,为徐达掩护侧翼。其中,冯胜、傅友德西路军屡战屡胜,前锋进入河西走廊,蒙古骑兵无不望风而逃;李文忠东路军,也是一路高歌猛进,千里突袭,后遇到围攻,也是死伤相当,算是打个平手。此外,徐达的前锋大将蓝玉并非普通人,后来的“捕鱼儿海”之战可以看出。正因为徐达是集团作战,王保保在遇到这么强劲对手时,或多或少都有所畏惧,以致不敢全力追击。反观傅尔丹,本来是应该联合西路军的岳钟琪一起作战。可惜,岳钟琪西路军在巴里坤之战中被小策零敦多布击败,而后在救援吐鲁番时又被对手牵着鼻子走,将士、战马多有疲惫。正因为如此,当傅尔丹北路大军被准噶尔三万多骑兵追击时,岳钟琪西路军丝毫起不到牵制作用,形同虚设。准噶尔可汗噶尔丹策零也正是看到西路军已经疲惫这一点,才放心组织北路围歼计划。
总而言之,傅尔丹在个人综合实力以及队友协同作战方面都远逊于徐达,所以面对敌军重兵围困时,徐达全师而退,傅尔丹却差点全军覆没。所以,战争之胜负,与名将有关,与队友之配合有关,团结才是力量。
提示: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zxzidian.com/lishi/168102559876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