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中,他曾这样描述人际交往:
相遇总是突如其来的,离别却往往酝酿已久。我们须适应人际关系的冷暖变迁,对于那些渐行渐远的人,也要学会淡然处之。
成年人间的关系,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脆弱许多。
即便是再亲密的关系,也难以抵挡现实的磨砺。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分享过一个亲身经历:
他有一位自小学至高中长达十年的好友杰森,两人关系亲密到如同手足。
在高二时,杰森因父母工作调动,远赴千里之外的美国西岸,此后两人再未见面。
直到二十多年后,丹尼尔在前往西岸讲学途中,在飞机上意外重逢杰森。
他满怀激动地上前攀谈,但杰森的反应却冷淡而疏远,短短十分钟对话后便找借口离开了。
丹尼尔没有察觉到这一变化,仍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中,连续两天拜访杰森,试图修复旧日情谊。
直到第三天,杰森显得不耐烦,直言不讳:“我们真的很熟吗?”
丹尼尔一时语塞,尴尬地笑了笑,随即告辞。
回想起这段经历,丹尼尔感慨万分,那痛如刀割,甚至让他陷入了长时间的抑郁。
年轻时,我们总以为朋友会陪伴我们一生。
但岁月告诉我们,没有什么关系是一成不变的,离散才是人生旅途的常态。
正如食物有保质期,人际关系也有其存在的期限。
不论是婚姻还是其他关系,都可能经历“七年之痒”,每隔七年,成年人之间超过半数的亲密关系都可能面临消逝。
永远不要过分依赖任何关系,要知道,你和任何人的关系都有其时限。
圈子不同,只能渐行渐远
在知乎上,有人提问如何面对与旧友关系逐渐疏远的现实。
一位用户的高赞回答这样说道:“人际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相互选择的过程。若感觉彼此日渐疏远,这表明你们已不再合适,默默退出便是最佳的告别。”
的确,人生中没有谁会静止不动,即便是关系紧密的朋友,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各自进入新的生活圈子。
作家阿何曾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他有个儿时伙伴,两人小时候形影不离,一起玩耍,亲如手足。
几年的时间,两人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那位伙伴因为成绩不佳,留在了家乡,从事一些零工;而阿何则考取了北京的大学,并在毕业后成为一家知名出版社的编辑。
各自忙碌的生活,使得两人很少有机会见面。
几年后,阿何回乡探亲,首先想要做的是与那位伙伴重逢。
但重逢时,两人都已不再是曾经的自己。
阿何认为做工人太过辛苦,建议伙伴寻找新的出路,而伙伴却认为阿何只是在卖弄;阿何送给伙伴两本书,伙伴却表示没有时间阅读,他觉得喝酒打牌更有趣。
阿何只能无奈叹息,而伙伴则觉得阿何作为文化人,已经看不起他。
两人的交谈很快就结束了,不欢而散。
阿何意识到,那段宝贵的友情已无法复原。他留给伙伴一份礼物后,便匆忙离去,没有再主动联系。
正如你所见,当圈子不同,沟通就变得困难。
你在努力向上的子里,希望他也能够有所追求,他却觉得你是在轻视他。
他在颓废懒散的圈子里,整天喝酒打牌,工作也是敷衍了事,你自然也无法理解他的生活方式。
当认知层面不同,即便面对面,心灵也在渐行渐远。
三观不合,注定走不到最后
近日,我沉迷于热播剧集《凡人歌》,心中颇多感触。
剧中角色那隽与李晓悦,本应是令人称羡的一对,然而他们的价值观大相径庭。
那隽对工作狂热至极,为了事业,不惜身心疲惫,甚至导致惊恐症状。
相比之下,李晓悦则是个典型的乐观主义者,生活哲学是享受当下,短短三年,她更换了七八份工作,对加班深恶痛绝。
她常说:国家大剧院一场顶级交响乐的票价不过百元;
在故宫墙下欣赏夕阳,仅需六十元;
而圆明园一睹莲叶碧波,门票不过十元。
她认为,生活无需过度劳累,无需过分追求财富。
那隽无法理解她的无欲无求,将她视作“三和大神”,而她则认为那隽患有奋斗强迫症。
两人各执一词,难以相互理解,这段恋情自然无果而终。
有人谓,与三观不合之人相处,要么沉默以对,要么争吵不休。
无论是喜悦还是忧伤,对方总与你格格不入。
人与人之间最遥远的距离,并非生死相隔,而是三观的差异。
三观不合的两人,即便暂时相守,也是言语难和,难以共鸣。
即便有缘同行,最终亦会在人海中走散。
提示: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zxzidian.com/haoju/JRk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