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感赋

九日感赋

九日感赋

百结愁肠郁(yù)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zhū)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kuì)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gū)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译文

我的愁肠百绕千结阴郁不开,这一回我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了异乡。

重阳节这天,我刚刚插戴上茱萸,便在窗前给妹妹写起诗来。

面对秋菊,难于饮到陶渊明喝的美酒;登上高楼;惭愧缺少王粲那样的才能。

美好的时光中,佳节枉被辜负。那过去欢聚的地方,如今已冷落无人了。

注释

九日:夏历九月九日是赏菊、登高节。

百结:形容疙瘩很多。郁,阴郁。

茱初插:刚刚插上茱萸。

句乍裁:刚刚锤炼好诗句。

元亮:晋陶渊明字元亮,常对菊饮酒。

登楼:登高楼赋诗。

仲宣:东汉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生于公元177年(汉灵帝熹平6年),死于公元217年(汉献帝建安22年),“建安七子”之一。仲宣才:即指如王粲一样的才能。 

良时:美好时光。

九日感赋鉴赏

  《九日感赋》是作者1896年婚后初来湘潭不久而作。秋瑾远嫁他乡,离开了亲人,在佳节之时,心情格外地苦闷。九月九日她在堂上插上了茱萸,她在窗下提笔给妹妹写诗;她对菊遣闷饮酒;她登楼远望故居。但这一切都使她因更加怀念当初的欢乐生活,而愁肠“郁不开”了。诗反映了秋瑾初嫁后思乡的心情。

秋瑾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女,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秋瑾朗读
()

猜你喜欢

清代 :「季兰韵

苦雨声中春已去。春去无寻处。雨惯阻人归,问雨如何难阻、春归路。

惜别惜春愁莫诉。并作新词句。不识到明年,相送春时可是、人如故。

()
清代 :「季兰韵

旧梦隋堤,新愁谢砌,和烟细扑帘旌。已苦春归,被伊碎尽春心。

吟魂凄共游丝渺,趁东风、自去追寻。认分明。点点香毬,并做啼痕。

飘零也似残红样,任无人怜惜,自管离情。散入池塘,倩谁扶起轻盈。

化萍纵使还能聚,奈相逢、已是来生。更凄清。待得重圆,记否前因。

()
清代 :「季兰韵

残绣鸳鸯谱。未模糊、针痕线迹,助侬凄楚。记得当年红窗暇,悄听画眉人语。

将一幅、吴绫裁取。谁料罡风摧比翼,忍愁丝怨缕都抛置。

未了事,向伊诉。

茫茫碧海骖鸾去。问天孙、织残云锦,甚时重补。依旧空箱深深锁,添了啼痕几许。

但消受、连番愁绪。夜雨孤灯重展处,寄相思、谱作销魂句。

人去也,恨千古。

()
清代 :「季兰韵

碧酿新寒,香牵旧恨,春痕黯淡如许。怨情密化游丝,杜鹃替人寄语。

残红飞尽,但悄忆、东风前度。把泪珠、抛沁香泥,梦里翠阴如雨。

烟影瘦、半天弄絮,空自向、画檐暗诉。嫩晴阁住斜阳,倚栏自吟怨句。

淡云摇瞑,又细绘、销魂庭宇。甚乱愁、随了春来,不解也随春去。

()
清代 :「季兰韵

萧萧瑟瑟。做弄春寒,相思寄与脆笛。写韵红楼,天样一般遥隔。

前宵记曾聚首,转添侬、者番伤别。便算是,再相逢,怎抵断肠时节。

此际离愁如织。灯焰小,惺忪欲眠难得。病耗传来,试问有谁怜惜。

东风又吹冷雨,打窗纱、助我惨咽。此况味,两地里、青鬓易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