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谢三城太守韩子华舍人

寄谢三城太守韩子华舍人

寄谢三城太守韩子华舍人

洛阳自为都,二千有余年。

举步图籍中,开目今古间。

西北岌宫殿,东南倾山川。

照人伊洛清,迎门嵩少寒。

水竹最佳处,履道之南偏。

下有幽人室,一径通柴关。

蓬蒿隐其居,藜藿品其飡。

上亲下妻子,厚薄随其缘。

人虽不堪忧,已亦不改安。

阅史悟兴亡,深经得根源。

有客谓予曰,子独不通权。

清朝能用才,圣主正求贤。

道德与仁义,不徒为空言。

功业贵及时,何不求美官。

上食天子禄,下拯苍生残。

通衢张大第,负郭广良田。

朱门烂金紫,青楼繁管弦。

外厩列肥骏,后庭罗纤妍。

入则坐虚堂,出则乘华轩。

冠剑何烨烨,气体自舒闲。

高谈天下事,广坐生晴烟。

人莫敢仰视,屏息候其颜。

此所谓男子,志可得而观。

又何必自苦,形容若枯{左鱼右亶}。

道古人行事,拾前世遗编。

而临水一沟,而爱竹数竿。

此所谓匹夫,节何足而攀。

予敢对客曰,事有难其诠。

身非好敝{左纟右昷},口非恶珍膻。

岂不知系匏,而固辞执鞭。

盖惧观朵颐,敢忘贲丘园。

深极有层波,峻极有层巅。

履之若平地,此非人所艰。

贫贱人所苦,富贵人所迁。

处之若无事,此诚人所难。

进行已之道,退养已之全。

既未之易地,胡为乎不坚。

敢谓客之说,曾无所取焉。

猗嗟乎玉兮,产之于荆山。

和氏虽云知,楚国未为然。

污隆道屈伸,进退时后先。

苟不循此理,玉毁谁之愆。

道之未行兮,其命也在天。

近日游三城,薄言尚盘恒。

当世之名卿,加等为之延。

或清夜论道,或后池漾船。

数夕文酒会,有无涯之欢。

十月初寒外,万叶清霜前。

归来到环堵,竹窗晴醉眠。

仰谢君子知,代书成此篇。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清代 :「季兰韵

尚湖千顷,镜奁光、荡得吟情如许。别有古梅花世界,一笑春无寻处。

鹭老吹凉,鱼眠选梦,一叶飘然去。玉台双影,暗香飞上眉宇。

还记仙署当年,珊珊佩振,妙奏凌云赋。抛却软红尘十丈,料理天随渔具。

写韵楼台,沤波亭馆,一样同圆聚。菱歌四面,紫箫还按新谱。

()
清代 :「季兰韵

旧梦隋堤,新愁谢砌,和烟细扑帘旌。已苦春归,被伊碎尽春心。

吟魂凄共游丝渺,趁东风、自去追寻。认分明。点点香毬,并做啼痕。

飘零也似残红样,任无人怜惜,自管离情。散入池塘,倩谁扶起轻盈。

化萍纵使还能聚,奈相逢、已是来生。更凄清。待得重圆,记否前因。

()
清代 :「季兰韵

残绣鸳鸯谱。未模糊、针痕线迹,助侬凄楚。记得当年红窗暇,悄听画眉人语。

将一幅、吴绫裁取。谁料罡风摧比翼,忍愁丝怨缕都抛置。

未了事,向伊诉。

茫茫碧海骖鸾去。问天孙、织残云锦,甚时重补。依旧空箱深深锁,添了啼痕几许。

但消受、连番愁绪。夜雨孤灯重展处,寄相思、谱作销魂句。

人去也,恨千古。

()
清代 :「季兰韵

碧酿新寒,香牵旧恨,春痕黯淡如许。怨情密化游丝,杜鹃替人寄语。

残红飞尽,但悄忆、东风前度。把泪珠、抛沁香泥,梦里翠阴如雨。

烟影瘦、半天弄絮,空自向、画檐暗诉。嫩晴阁住斜阳,倚栏自吟怨句。

淡云摇瞑,又细绘、销魂庭宇。甚乱愁、随了春来,不解也随春去。

()
清代 :「季兰韵

萧萧瑟瑟。做弄春寒,相思寄与脆笛。写韵红楼,天样一般遥隔。

前宵记曾聚首,转添侬、者番伤别。便算是,再相逢,怎抵断肠时节。

此际离愁如织。灯焰小,惺忪欲眠难得。病耗传来,试问有谁怜惜。

东风又吹冷雨,打窗纱、助我惨咽。此况味,两地里、青鬓易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