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廿四年十一月二十日得宣命诣朝可庵有诗

至元廿四年十一月二十日得宣命诣朝可庵有诗朗读

雪棹殷勤泛剡溪,吟香为拂案头埃。

老躯久已乞骸去,瘦骨应难入画来。

译文:我原本住在四川紫云山,家父与我都一直喜欢道家精神。

注释:紫云山:在绵州彰明县西南四十里,峰峦环秀,古木樛翠,地里书谓常有紫云结其上,故名。其北为天仓,为龙洞;其东为风洞,为仙人青龙洞,为露香台;其西为蟆颐,为白云洞;其南为天台,为帝舜洞,为桃溪源,为天生桥。有道宫建其中,名崇仙观,观中有黄箓宝宫,世传为公元736年(唐开元二十四年)神人由他山徙置于此,宫之三十六柱皆檀木,铁绳隐迹在焉。此山地志不载,宋魏鹤山作记,载集中。太白生于绵州,所谓家本紫云山者,盖谓是山。

但愿东皇怜病瘦,早从西华觅云台。

译文:常常想归隐山林,喜欢空灵沉寂的环境。

当年自是渠无分,明主何曾弃不才。

译文:离开故乡来到闽越一带寻找大禹等的仙迹。

注释:闽:今福建地,在唐时为建州、福州、泉州、漳州、汀州五郡之地。东瓯与闽地相连接,在唐时为温州、台州、处州三郡之地。秦时立闽中都,合东瓯在内。至汉始分东瓯,以立东海王。太白生平未尝入闽,而温、台、处三州则游历多见于诗歌,疑此诗所谓“闽荒”者,指东瓯之地而言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