谊为长沙王傅三年,有鵩飞入谊舍。鵩似鸮,不祥鸟也。谊即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也。其辞曰:
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谶言其度,曰:“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请问于鵩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灾。淹速之度兮,语予其期。”鵩乃叹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臆: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沕穆无穷兮,胡可胜言!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彼吴强大兮,夫差以败;越栖会稽兮,勾践霸世。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傅说胥靡兮,乃相武丁。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云蒸雨降兮,纠错相纷;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迟速有命兮,焉识其时。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夸者死权兮,品庶每生。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大人不曲兮,意变齐同。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至人遗物兮,独与道俱。众人惑惑兮,好恶积亿;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纵躯委命兮,不私与己。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渊止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细故蒂芥兮,何足以疑!”
賈誼在長沙做了三年太傅,有隻鵩鳥飛進他的住所。鵩鳥長得很像貓頭鷹,是不祥的鳥。賈誼因為被貶到長沙,長沙氣候很潮濕,此時看到貓頭鷹,認為自己壽命已不長了,于是寫了一篇賦來自我安慰。賦文說:
漢文帝六年,丁醜年,四月孟夏時節。四月裡的一天太陽西斜時,有一支鵩鳥停在我的屋子上。它停在座位的一角,形态非常從容不驚。有怪物停栖于此,我心中暗中懷疑它飛來的緣故。打開書本占蔔它,預示說到它吉兇的定數:“有野鳥進入我的房屋,主人即将離去。”我請求向鵩鳥發問:“我将要到哪裡去呢?如果有吉事,你就告訴我,即使有兇事,也請你把什麼災禍說明。死生遲速的吉兇定數啊,請告訴我它的期限吧。”鵩鳥就歎息着,昂起頭張開翅膀,口卻不能說話,而請用胸中所想的來對答:
“時間萬物的變化,本來就沒有停止。運轉遷移,或推移回還,萬物變化運轉,反複無定。形與氣互相移轉連續變遷蛻化,精微深遠,沒有窮盡。福是禍的誘因,禍是福的根源。憂與喜聚集在一門之中,吉與兇同在一個區域。吳國很強大,夫差卻失敗了,越國栖息于會稽山,但勾踐卻稱霸于世。李斯遊于秦國,身登相位,達到成功,最終卻身受五刑而死。傅說在傅岩操服勞役,殷高宗武丁以為他是賢人,用他為相。福禍相互依附糾纏,如同繩索絞合在一起,天命不可解說,誰知道他的究竟?水流矢飛,為外物所激,則或悍或遠,發生變化,萬物往返相激,震蕩轉化,人事也有時因禍而至于福,互相影響,反複無常。雲因勢而上升為雨,雨因冷而下降為雲,事物的變化複雜紛纭。自然界造化推動萬物,使之運行變化是無邊無際的。天和道,其理深遠,不可預為思慮謀度,死生遲速有命,哪能預知它的期限!
天地像一個冶金之匠爐,造化像一個冶金之匠,陰陽所以鑄化為物故喻為炭,物由陰陽鑄化而成故喻為銅。聚散滅生怎麼會有一定的法則?千變萬化未必有終極。偶然為人,哪裡值得貪戀珍惜,而死亡又有什麼值得憂患的呢?智慧淺小的人,隻顧自身,以他物為賤,以自己為貴。在達人看來,自己和萬物可以相互适應,故沒有一物不合适。貪婪的人為财而死,剛烈之士為名譽而死。貪求虛名的人,死于權勢,一般人貪求生命。為權力所誘為貧賤所迫的人,東奔西走,趨利避害;與天地合其德的偉人不為物欲所趨,對億萬變化的事物都等量齊觀,一視同仁。愚笨的人為俗界所牽連,困窘得如罪人之受拘束;有至德的人遺棄物累,獨和大道同行。衆人惑亂之甚,所愛所憎,積聚甚多;得天地之道的人安然甯靜,獨和大道相處。放棄智慮,遺棄形體,超脫于萬物之外自忘其身,深遠空闊,與道浮遊。人生如木浮水,行止随流;把自己的身軀完全托付給命運,任憑自然,不私愛身軀把它歸于自己作為私物,活着仿佛随波逐流,死去好像休憩長眠。深邃得好像深淵潭水般幽然,漂浮得好像沒有羁絆的小舟般自在,涵養空虛之性而浮遊,德人不被萬物牽累,知天命而不憂愁。因此像鵩鳥飛入舍内這種瑣細小事,又有什麼值得疑慮的啊!”
⑴單(chán)阏(è):卯年的别稱。這是古代太歲紀年法。
⑵谶(chèn):預示吉兇的話。
⑶淹速:指壽命的長短。
⑷斡(wò)流:運轉。
⑸沕(wù)穆:精微深遠貌。
⑹糾纆(mò):二、三股撚成的繩子。這裡比喻禍福糾纏在一起。
⑺合散:指生死。
⑻異物:指死亡。
⑼誇者:指貪求虛名的人。
⑽怵迫:怵指為利益所誘,迫指為貧賤所迫。
⑾至人:指至德之人。
⑿真人:指得道之人。
參考資料:
1、章滄授 等.古文鑒賞辭典(上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7:218-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