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長憶别時

永遇乐·长忆别时朗读

孫巨源以八月十五日離海州,坐别于景疏(shū)樓上。既而與餘會于潤州,至楚州乃别。餘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與太守會于景疏樓上,作此詞以寄巨源。

長憶别時,景疏樓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連不住,月随人千裡。别來三度,孤光又滿,冷落共誰同醉?卷珠簾、凄然顧影,共伊到明無寐(mèi)

今朝有客,來從濉(suī)上,能道使君深意。憑仗清淮(huái),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淚。而今何在?西垣(yuán)清禁,夜永露華侵被。此時看、回廊曉月,也應暗記。

()

譯文

八月十五日孫巨源離開海州,這之前我在景疏樓上為他送别。後來不久他又與我在潤州相聚,一路同行到楚州才分别。我十一月十五日回到海州,與太守相會于景疏樓上,(想起巨源兄)所以作這首詞寄給巨源。

我時常回憶,我們分别的時候,坐在景疏樓上,那月光像水一般。喝着美酒,唱着清歌,可惜友人難留,隻有月光跟随着你一同到千裡之外。你走之後正好三個月了,月亮圓滿了三次,今天,又是一個月圓之日,我一個人喝着酒,冷冷清清,與誰同醉?我卷上珠簾,凄然地看一眼月影,同着月光,一宿無眠。

今天有個客人,來自濉水旁,他告訴我你也很想我。你的相思淚(憑借)融入清清的淮水,流進大海。而今你在哪呢?你在中書省(中央行政官署),你在宮中,在漫漫長夜裡,露水沾濕了被子。這時的你,在回廊裡看着月亮,也應該暗暗思念我吧。

注釋

孫巨源,名洙,蘇轼友人。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市西南。

景疏樓,在海州東北。宋葉祖洽因景仰漢人二疏(疏廣、疏受)建此樓。

潤州,今江蘇鎮江。楚州,今江蘇淮安。孫巨源離海州後先南遊江蘇一帶,于十月間與離杭北赴密州的東坡會于潤州,東坡作《潤州甘露書彈筝》詩和《采桑子·潤州多景樓與孫巨源相遇》詞(前錄)。二人同遊揚州等地,至楚州分手,繼而,之後。

十一月十五日:當為十月十五日嗎,“一”為後人誤加,因為海州在密州南四百餘裡,而蘇轼十一月三日已到密州任。參張志烈先生《蘇轼由杭赴密詞雜論》(載《東坡詞論叢》)。

太守:漢時郡長名。宋時改郡為府、州,長官稱知府、知州,但仍習慣稱太守。此指繼知海州的陳太守(名不傳)。

三度:指三度月圓。孫巨源八月十五日離海州,至東坡十月十五日作此詞,三見月圓。

孤光:日月之光,此指月光。唐賈島《酬朱侍禦望月見寄》:“相思唯有霜台月,忘盡孤光見卻生。”方千《君不來》:“夜月生愁望,孤光必照君。”東坡《西江月》:“中秋誰與共孤光。”

伊:第三人稱代詞。指月。

濉:水名,宋時自河南經安徽到江蘇蕭縣入泗水。

使君:指孫巨源,甫卸知州任,故仍以舊職稱之。以上三句謂客人帶來孫巨源對自己的問候。

憑仗:憑借。元稹《蒼溪縣寄揚州兄弟》:“憑仗鯉魚将遠信。”

西垣,中書省(中央行政官署),别稱西垣,又稱西台、西掖。清禁,宮中。時孫任修起居注、知制诰,在宮中辦公,故雲。

永:長。露華:露水。侵被:沾濕了被子。

參考資料:

1、劉石評注.唐宋名家詩詞蘇轼詞: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11月: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