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湘夫人

九歌·湘夫人朗读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miǎo)眇兮愁予。

(niǎo)袅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袅袅一作:渺渺)

登白薠(fán)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鳥何萃(cuì)兮蘋中,罾(zēng)何為兮木上。

(yuán)有芷(zhǐ)兮澧(lǐ)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chán)(yuán)

(mí)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yì)

朝馳餘馬兮江臯(gāo),夕濟兮西澨(shì)

聞佳人兮召予,将騰駕兮偕逝。

築室兮水中,葺(qì)之兮荷蓋;

(sūn)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

桂棟兮蘭橑(lǎo),辛夷楣兮藥房;

(wǎng)薜荔兮為帷(wéi),擗(pǐ)(huì)(mián)兮既張;

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

(zhǐ)(qì)兮荷屋,缭(liáo)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庑(wǔ)門。

九嶷(yí)缤兮并迎,靈之來兮如雲。

捐餘袂(mèi)兮江中,遺餘褋(dié)兮澧(lǐ)浦。

(qiān)(tīng)洲兮杜若,将以遺兮遠者;

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

譯文

湘君降落在北洲之上,極目遠眺啊使我惆怅。

樹木輕搖啊秋風初涼,洞庭起波啊樹葉落降。

踩着白薠啊縱目四望,與佳人相約啊在今天晚上。

鳥兒為什麼聚集在水草之處?魚網為什麼挂結在樹梢之上?

沅水芷草綠啊澧水蘭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卻不敢明講。

神思恍惚啊望着遠方,隻見江水啊緩緩流淌。

麋鹿為什麼在庭院裡覓食?蛟龍為什麼在水邊遊蕩?

清晨我打馬在江畔奔馳,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我聽說湘夫人啊在召喚着我,我将駕車啊與她同往。

我要把房屋啊建築在水中央,還要把荷葉啊蓋在屋頂上。

荪草裝點牆壁啊紫貝鋪砌庭壇。四壁撒滿香椒啊用來裝飾廳堂。

桂木作棟梁啊木蘭為桁椽,辛夷裝門楣啊白芷飾卧房。

編織薜荔啊做成帷幕,析開蕙草做的幔帳也已支張。

用白玉啊做成鎮席,各處陳設石蘭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覆蓋芷草,用杜衡纏繞四方。

彙集各種花草啊布滿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門廊。

九嶷山的衆神都來歡迎湘夫人,他們簇簇擁擁的像雲一樣。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單衣扔到澧水旁。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來饋贈給遠方的姑娘。

美好的時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閑自得地徘徊遊逛。

注釋

九歌:屈原十一篇作品的總稱。“九”是泛指,非實數,《九歌》本是古樂章名。王逸《楚辭章句》認為:“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屈原放逐,竄伏其域,杯憂苦毒,愁思沸郁,出見俗人祭祀之劄,歌舞之樂,其辭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陳事神之敬,下見已之冤結,托之以風谏。”也有人認為是屈原在民間祭歌的基礎上加工而成。關于湘夫人和湘君為誰,多有争論。二人為湘水之神,則無疑。

帝子:指湘夫人。舜妃為帝堯之女,故稱帝子。

眇眇(miǎo):望而不見的徉子。愁予:使我憂愁。

袅袅(niǎo):綿長不絕的樣子。

波:生波。下:落。

薠(fán):一種近水生的秋草。騁望:縱目而望。

佳:佳人,指湘夫人。期:期約。張:陳設。

萃:集。鳥本當集在木上,反說在水草中。

罾(zēng):捕魚的網。罾原當在水中,反說在木上,比喻所願不得,失其應處之所。

沅:即沅水,在今湖南省。澧(lǐ):即澧水,在今湖南省,流入洞庭湖。芷(zhǐ):即白芷,一種香草。

公子:指湘夫人。古代貴族稱公族,貴族子女不分性别,都可稱“公子”。

荒忽:不分明的樣子。

潺湲:水流的樣子。

麋:獸名,似鹿。

水裔:水邊。此名意謂蛟本當在深淵而在水邊。比喻所處失常。

臯:水邊高地。

澨(shì):水邊。

騰駕:駕着馬車奔騰飛馳。偕逝:同往。

葺:編草蓋房子。蓋:指屋頂。

荪壁:用荪草飾壁。荪(sūn):一種香草。紫:紫貝。壇:中庭。

椒:一種科香木。

棟:屋棟,屋脊柱。橑(lǎo):屋椽(chuán)。

辛夷:木名,初春升花。楣:門上橫梁。藥:白芷。

罔:通“網”,作結解。薜荔;一種香草,緣木而生。帷:帷帳。

擗(pǐ):掰開。蕙:一種香草。櫋(mián):隔扇。

鎮:鎮壓坐席之物。

疏:分疏,分陳。石蘭:一種香草。

缭:纏繞。杜衡:一種香草。

合:合聚。百草:指衆芳草。實:充實。

馨:能夠遠聞的香。庑(wǔ):走廊。

九嶷(yí):山名,傳說中舜的葬地,在湘水南。這裡指九嶷山神。缤:盛多的樣子。

靈:神。如雲:形容衆多。

袂(mèi):衣袖。

褋(dié):《方言》:禅衣,江淮南楚之間謂之“褋”。禅衣即女子内衣,是湘夫人送給湘君的信物。這時古時女子愛情生活的習慣。

汀:水中或水邊的平地。杜若:一種香草。

遠者:指湘夫人。

驟得:數得,屢得。

逍遙:遊玩。容與:悠閑的樣子。

參考資料:

1、曹明綱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764-768

2、黃壽祺 梅桐生.楚辭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37-40

3、肖複興 梁士朋 .中學生必背優秀詩文.太原:希望出版社,200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