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韋使君新堂記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朗读

  将為穹谷嵁(kān)岩淵池于郊邑(yì)之中,則必辇(niǎn)山石,溝澗壑(hè),陵絕險阻,疲極人力,乃可以有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狀,鹹無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難,今于是乎在。

  永州實惟九疑之麓。其始度(duó)土者,環山為城。有石焉,翳(yì)于奧草;有泉焉,伏于土塗。蛇虺(huí)之所蟠,狸鼠之所遊。茂樹惡木,嘉葩(pā)毒卉(huì),亂雜而争植,号為穢(huì)墟。

  韋公之來,既逾月,理甚無事。望其地,且異之。始命芟(shān)其蕪,行其塗。積之丘如,蠲(juān)之浏如。既焚既酾(shī),奇勢叠(dié)出。清濁辨質,美惡異位。視其植,則清秀敷(fū)舒;視其蓄,則溶漾纡(yū)餘。怪石森然,周于四隅(yú)。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竅穴逶(wēi)(suì),堆阜(fù)突怒。乃作棟宇,以為觀遊。凡其物類,無不合形輔勢,效伎于堂庑(wǔ)之下。外之連山高原,林麓(lù)之崖,間廁隐顯。迩延野綠,遠混天碧,鹹會于谯(qiáo)門之内。

  已乃延客入觀,繼以宴娛。或贊且賀曰:“見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而得勝,豈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擇惡而取美,豈不欲除殘而佑仁?公之蠲濁而流清,豈不欲廢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遠,豈不欲家撫而戶曉?夫然,則是堂也,豈獨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lù)之觀欤?将使繼公之理者,視其細知其大也。”宗元請志諸石,措諸壁,編以為二千石楷(kǎi)法。

()

譯文

  如果打算在城邑營造幽谷、峭壁和深池,那就必須運載山石,開鑿山澗溝壑,逾越險阻,耗盡人力,才可能辦到。可是要想有那種天造地設的景緻,則不能做到。而不必耗費民力,順應地形,且能保持天然之美,這種在過去很難辦到的事情,如今在這裡出現了。

  永州在九嶷山麓,最初在這裡測量規劃的人,也曾環繞着山麓建起了城市。這裡有山石,卻被茂密的草叢遮蔽着;這裡有清泉,卻埋藏在污泥之下,成了毒蛇盤踞,狸鼠出沒有地方。嘉樹和惡木,鮮花與毒草,混雜一處,競相瘋長。因此被稱為荒涼的地方。

  韋公來到永州,過了一個月,州政大治,沒有多少事情。望着這塊土地,感到它很不平常,才讓人鏟除荒草,挖去污泥。鏟下來的草堆積如山,疏通後的泉水晶瑩清澈。燒掉了雜草,疏通了清泉,奇特的景緻層出不窮。清秀和污濁分開了,美景代替了荒涼。看那樹木,則清秀挺拔,枝葉舒展;看那湖水,則微波蕩漾, 曲折萦回。怪石森然繁密,環繞四周。有的排列成行,有的如同跪拜,有的站立,有的卧倒。石洞曲折幽深,石山突兀高聳。于是在此建造廳堂,作為觀賞遊玩的地方。所有的怪石無不适應地形地勢,獻技于堂庑之下。新堂的外邊,高原和山連接,林木覆蓋的山腳懸崖,穿插交錯,或隐或現。綠色的原野從近處伸向遠方,跟碧藍的天空連成了一體。這一切,都彙集在門樓之内。

  新堂蓋好後,使君便邀請客人前來參觀,接着又設宴娛樂。有的邊贊譽,邊祝賀說:“看到您修建這新堂,便知道您的心志。您随着地勢開辟出勝景,難道不就是想順着當地的風俗來形成教化嗎?您鏟除惡木毒草而保留嘉樹鮮花,難道不就是想鏟除兇暴而保護仁者嗎?您挖除污泥而使清泉流淌,難道不就是想除去貪污而提倡廉潔嗎?您登臨高處而縱目遠望,難道不就是想讓每個家庭都安定和富饒嗎?既然這樣,那麼建這個新堂難道僅僅是為了草木土石清泉流水怡人心意,或是為了觀賞山巒、原野和樹林的景色嗎?該是希望繼使君後治理這個州的人,能夠通過這件小事,懂得治民的大道理啊。”宗元請求把這篇記文镌刻在石闆上,嵌在牆裡,編入書中,作為刺史的楷模法式。

注釋

此文鈔本甚多,标點、文字均有出入,茲依王力校訂為準。韋使君:韋宙,公元812、813年(元和七、八年)間任永州刺史。

穹谷:深谷。嵁(kān刊)岩:峭壁。淵池:深地。

辇(niǎn撚):人推或拉的車,這裡用如動詞,用車裝載的意思。

溝:這裡用如動詞,溝通,開鑿的意思。

陵絕:超越。

九疑:即九疑山,在今湖南甯遠縣境内。

度(duó奪):量度,這裡有勘測規劃的意思。

翳(yì益):遮蔽。 奧草:深草。

塗:污泥。

蛇虺(huí悔):一種毒蛇。蟠:盤屈而伏。

葩(pā趴):花。卉(huì會):草。

理:治理。

芟:割除。蕪:荒草。

行:流通,流動。這裡是疏導的意思。

蠲(juān捐):清潔,使動用法。浏如:水清澈的樣子。

酾(shī詩):疏導。

蓄:指積蓄的湖水。

溶漾:水動蕩的樣子。纡(yū迂)餘:曲折萦繞。

四隅:這裡指四方。

竅穴:這裡指山洞。逶邃(suì遂)曲折深遠。

棟宇:堂屋。

庑(wǔ舞):堂下四周的屋子。

間廁:參加,這裡是交錯的意思。

迩:近。

谯(qiáo橋)門:古代建築在門樓上用以了望的樓。

延:邀請。

擇:應作“釋”,舍棄。

曉:據另本,曉應作“饒”,富裕。

措:放置。這裡是嵌置的意思。

編:指編入書籍。二千石:漢代郡守的俸祿為二千石,後來習慣也稱州郡一級的長官為二千石,這裡指州刺史。結句一作“宗元請志諸石,措諸屋漏,以為二千石楷法。”(見《柳宗元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屋漏:西北隅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