泷岡阡表

泷冈阡表朗读

  嗚呼!惟我皇考崇公,蔔吉于泷岡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緩也,蓋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歲而孤。太夫人守節自誓;居窮,自力于衣食,以長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為吏廉,而好施與,喜賓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餘。曰:“毋以是為我累。”故其亡也,無一瓦之覆,一壟之植,以庇而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為汝家婦,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養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後也。吾之始歸也,汝父免于母喪方逾年,歲時祭祀,則必涕泣,曰:“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間禦酒食,則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餘,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見之,以為新免于喪适然耳。既而其後常然,至其終身,未嘗不然。吾雖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養也。汝父為吏,嘗夜燭治官書,屢廢而歎。吾問之,則曰:“此死獄也,我求其生不得爾。”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則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猶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顧乳者劍汝而立于旁,因指而歎,曰:“術者謂我歲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見兒之立也,後當以我語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語,吾耳熟焉,故能詳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無所矜飾,而所為如此,是真發于中者邪!嗚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後也。汝其勉之!夫養不必豐,要于孝;利雖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學,鹹平三年進士及第,為道州判官,泗綿二州推官;又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岡。

  太夫人姓鄭氏,考諱德儀,世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儉仁愛而有禮;初封福昌縣太君,進封樂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時,治其家以儉約,其後常不使過之,曰:“吾兒不能苟合于世,儉薄所以居患難也。”其後修貶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貧賤也,吾處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祿而養。又十有二年,烈官于朝,始得贈封其親。又十年,修為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終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樞密,遂參政事,又七年而罷。自登二府,天子推恩,褒其三世,蓋自嘉祐以來,逢國大慶,必加寵錫。皇曾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曾祖妣累封楚國太夫人。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祖妣累封吳國太夫人。皇考崇公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皇妣累封越國太夫人。今上初郊,皇考賜爵為崇國公,太夫人進号魏國。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嗚呼!為善無不報,而遲速有時,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積善成德,宜享其隆,雖不克有于其躬,而賜爵受封,顯榮褒大,實有三朝之錫命,是足以表見于後世,而庇賴其子孫矣。”乃列其世譜,具刻于碑,既又載我皇考崇公之遺訓,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鮮,遭時竊位,而幸全大節,不辱其先者,其來有自。熙甯三年,歲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誠、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知青州軍州事,兼管内勸農使,充京東路安撫使,上柱國,樂安郡開國公,食邑四千三百戶,食實封一千二百戶,修表。

()

譯文一

  唉!我的父親崇國公,在泷岡占蔔吉地安葬六十年之後,他的兒子修才能夠在墓道上立碑,這并不是敢有意遲緩,是因為有所等待。

  我不幸,四歲時父親去世了,母親立志守節,家境貧困,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還要撫養我、教育我,使我長大成人。母親告訴我說:“你父親為官清廉,樂于助人,又愛結交朋友,他的薪俸微薄,常常所剩無幾,說:‘不要讓錢财使我受累!’他去世後,沒有留下可賴以生存的家産。我靠什麼守節呢?我對你父親有所了解,因而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從我成為你家媳婦的時候,沒趕上侍奉婆婆,但我知道你父親很孝敬父母。你自幼失去父親,我不能斷定你将來有成就,但我知道你父親一定後繼有人。我剛出嫁時,你父親為他母親守孝剛一年。歲末祭祀祖先,他總是流淚說:‘祭祀再豐富,也不如生前的微薄奉養啊。’偶然吃些好的酒菜,他也會流淚說:‘從前娘在時常常不夠,如今富足有餘,又無法讓她嘗到!’剛開始我遇到這種情形,還以為是剛服完喪不久才這樣。後來卻經常如此,直到去世。我雖然沒來得及侍奉婆婆,可從這一點能看出你父親很孝敬父母。你父親做官,曾經在夜裡點着蠟燭看案卷,他多次停下來歎氣。我問他,就說:‘這是一個判了死罪的案子,我想為他求得一條生路卻辦不到’我問:‘可以為死囚找生路嗎?’他說:‘想為他尋求生路卻無能為力,那麼,死者和我就沒有遺憾了,況且去尋求生路而又辦到呢!正因為有得到赦免的,才明白不認真推求而被處死的人可能有遺恨啊。經常為死囚求生路,還不免錯殺;偏偏世上總有人想置犯人于死地呢?’他回頭看見奶娘抱着你站在旁邊,于是指着你歎氣說:‘算命的說我遇上戌年就會死,假使他的話應驗了,我就看不見兒子長大成人了,将來你要把我的話告訴他。’他也常常用這些話教育其他晚輩,我聽慣了所以記得很清楚。他在外面怎麼樣,我不知道;但他在家裡,從不裝腔作勢,他行事厚道;是發自内心的!唉!他是很重視仁的啊!因此;我就是知道你父親一定會有好後代的原因。你一定努力啊!奉養父母不一定要豐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雖然不能遍施于所有的人,重在仁愛之心。我沒什麼可教你的,這些都是你父親的願望。”我流着淚記下了這些教誨,不敢忘記。

  先父年幼喪父,努力讀書。鹹平三年考中進士,曾任道州判官,泗、綿二州推官,又做過泰州判官,享年五十九歲,葬在沙溪的泷崗。

  太夫人姓鄭,她的父親名諱是德儀,世代都是江南有名望的家族。太夫人恭敬、儉約、仁愛又有禮儀教養,起初诰封為福昌縣太君,進封為樂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從我們家道中落以後,她就以儉約的原則持家,後來家境富裕了,也不許花費過多,她說:"我的兒子不能苟且迎合世人,儉約一些,才能度過那可能要遭受的患難。”後來,我被貶夷陵,太夫人言笑如常,說:"你的家本來就貧賤,我已經習慣這種日子。你能安樂對待,我也能安樂。”

  先父死後二十年,我才取得俸祿來供養母親。又過了十二年,列位于朝廷做京官,才獲得贈封雙親。又過了十年,我擔任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吏部郎中,留守南京。母親因病逝世于官邸,享年七十二歲。又過了八年,我以不相稱的才能,做了朝廷的副樞密使,進為參知政事。又過了七年才解除職務。自從進入軍、政二府後,天子施恩,褒獎三代宗親。自從仁宗嘉佑年間以來,每逢國家大慶,必定對我的先祖加以賜恩。曾祖父累贈為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曾祖母累贈為楚國太夫人。祖父累贈為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祖母累贈為吳國太夫人。先父崇國公累贈為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先母累贈為越國太夫人。皇上初次舉行祭天大禮,先父賜爵為崇國公,先母進爵為魏國太夫人。

  于是我流着淚說:”唉﹗做善事無不得到好報的,時間或遲或早,這是必然的道理。我先祖和父親積善有德,理應享有這種盛大的酬報。雖然他們在有生之年不能享受到,但是賜爵位、受封官,經表彰而光榮,因褒獎而崇大,具有三朝恩賞诰封,這就足夠使其德行顯揚于後世,庇蔭支持子孫。”于是排列我家世代的譜系,詳細刻在石碑上,接着又記下先父崇國公的遺訓,以及太夫人的教育,以及所以對我有所待的原因,都寫在阡表上,好讓大家知道我德行淺薄,能力微小,隻是适逢其時才能得到高位,有幸保全大的原則,沒有辱及先祖,都由于上述的原因。

  神宗熙甯三年,庚戌年,四月初一辛酉,十五日乙亥,男推誠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知青州軍州事、兼管内勸農使、充京東路安撫使、上柱國、樂安郡開國公、食邑四千三百戶、食實封一千二百戶,歐陽修立表。

譯文二

  唉!想我先父崇國公,占蔔選擇吉地于泷岡以後的六十年,他的兒子歐陽修才能夠作了墓表,刻在碑上豎立于墓道。并不是敢有意遲緩,而是因為有所等待。

  修很不幸,生下來四歲,父親就去世了,太夫人(母親)發了誓願守節,家境貧寒,以自己的力量謀取衣食,扶養我,教育我,使我長大成人。太夫人諄諄告誡我說:“你的父親做官清廉,喜歡布施别人,又喜愛招待賓客。他的俸祿雖然微薄,常常不使有剩餘。他說:‘不要因為金錢連累了我的清白!’所以他去世後,沒有一片瓦蓋的房子,沒有一畝地可以耕種,能叫你賴以生活,我依靠什麼能自守呢?我對你的父親,大概能知道一二,所以對你有所期待。自從我嫁到你家做媳婦,沒有來得及侍奉婆婆,但知道你父親是很孝順地供養老人的。你幼年喪父,我不知道你一定會有所成就,但知道你父親一定有後代。我開始到你家的時候,你父親服滿祖母的喪,才過了一年,逢年過節祭祀祖先的時候,必然哭泣說:‘祭祀即使很豐盛,也比不上活着時薄薄地奉養!’有時他自己吃着酒食,則又哭泣說:‘從前常嫌酒食不夠,現在有餘了,但來不及供養母親了!’我開始見到一兩次,以為他是才滿了喪服,偶然有所感遇罷了。但以後他經常是這樣,一直到終身,沒有不如此的。我雖然來不及侍奉婆婆,從這些事知道你父親是孝順供養祖母的。你父親做官,經常在夜裡點着蠟燭,審理刑事案卷,屢次發出長長的歎息。我問起原因,他說:‘這是要判死刑的案卷,我想放一條生路而辦不到!’我說:‘生路可以求嗎?’他說:‘放一條生路而辦不到,那麼死者和我都沒有遺恨。也确實有求一條生路,因而救活一個人的,就知道不去求生路而死者會有遺恨。就這樣經常求生路,一不小心,仍舊會處死刑,而世上人常常希望這些人死去。’回頭看着乳娘,抱着你站在一旁,因而指着你歎息說:‘占卦的人說我在年歲有戌的一年,将會死去。如果占卦人的話是真的,我就見不到兒子長大成才了,以後應當把我的話告訴兒子!’他平時在家教育子弟,常常說起此話,我聽熟了,所以能詳細地說給你聽。他在外面辦事,我不知道。在家中的時候,沒有一點矜持文飾,不擺架子,而所以這樣,是真正地發于内心的!唉!他的心地厚道而注重仁義方面,這就是我知道你父親必定有後代的原因,你應當自己勉勵才對。供養長輩不在于豐厚,而在于孝順;利益雖然不能普及于萬物,而在于心地厚道内存仁義。我不能教導你,這是你父親的志向。”修哭泣着,牢牢記住,永不敢忘。

  先父崇國公少年時沒有了父親,努力研究學習。在真宗鹹平三年考中進士,出任道州判官,泗、綿二州推官,又繼任泰州判官,享年五十九歲,葬在沙溪的泷岡。太夫人姓鄭她父親名德儀,世代為江南名門大族。太夫人恭順節儉仁愛知禮,起初封福昌縣太君,又進封樂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從她家裡貧賤時,以節儉治理家務,後來家裡過日子也不超過一定的花費,她說:“我的兒子不能苟且迎合世俗人,要儉樸節約,以預備有患難的時候。”後來修被貶官到夷陵,太夫人談笑自若,說:“咱們家原來是貧賤的,我已經過得習慣了。你能安心,我也能安心!”

  自從先父崇公死後二十年,修才得到朝廷的俸祿來奉養太夫人。又過了十二年,才位列朝官,開始封贈親屬。又過十年,修任職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吏部郎中,留守南京,這時候太夫人因病逝世于官府中,享年七十二歲。再過了八年,修以沒有才能的人竟出任副樞密使,遂參與國家大政要事,又有七年才罷免職務。自從進入中書省、樞密院二府以來,天子推廣他的恩德,褒揚我的三代,自從仁宗嘉祐年間以來,逢到國家慶賀大典,必定予以寵幸,大加封賞。先曾祖父,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先曾祖母,累封楚國太夫人。先祖父,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先祖母,累封吳國太夫人。先父崇公,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先母累封越國太夫人。當今神宗皇帝,到郊外祭天,賜先父爵位為崇國公,太夫人進封号為魏國夫人。

  于是小子修哭泣着說:“唉!行善沒有不報的,隻是遲速不同罷了,天理經常是這樣的!我的祖先,積行善事成就了德行,應該享受這隆重的待遇。雖然不能活在世上享受,但賞賜封贈爵位,顯示榮耀,褒揚光大,實在有三朝的寵幸诰封,足以表見揚名于後世,蔭庇于子孫了!”所以序列世系家譜,刻在碑石上,後又記載先父崇國公的遺言訓誡,以及太夫人所教導、希望我的話,一道揭示于墓表上;使大家知道小子修的德行淺薄,才能低小,逢到時運竊取了官位,幸而能保全大節,沒有辱沒先人,其實是有原因的。

  神宗熙甯三年歲次庚戌四月辛酉初一後十五日乙亥,兒子推誠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知青州軍州事兼管内勸農使,充京東東路安撫使,上柱國,樂安郡開國公,食邑四千三百戶,食實封邑一千二百戶,歐陽修表。

注釋

(1)泷(shuāng)岡:地名。在江西省永豐縣沙溪南鳳凰山上。阡(qiān)表:即墓碑。阡:墓道。

(2)皇考:指亡父。崇公:歐陽修的父親,名觀,字仲賓,追封崇國公。

(3)蔔吉:指風水先生找到一塊好墳地。

(4)克:能夠。表:墓表,是記述死者公德的文體。

(5)孤:古時年幼就死了父親稱孤。

(6)太夫人:指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古時列侯之妻稱夫人,列侯死,子稱其母為太夫人。守節自誓:意思是,鄭氏決心守寡,不再嫁人。

(7)居窮:家境貧寒。衣食:指生活。

(8)以長以教:一邊撫養(歐陽修)一邊教育他。以……以:一邊,一邊。表示兩個并列。

(9)俾(bǐ):使達到某種程度。

(10)姑:丈夫的母親,這裡指歐陽修的祖母。

(11)養:奉養,指孝順父母。

(12)始歸:才嫁過來的時候。古時女子出嫁稱歸。

(13)免于母喪:母親死後,守喪期滿。舊時父母或祖父死,兒子與長房長孫須謝絕人事,做官的解除職務,在家守孝二十七上月(概稱三年),也稱守制。免,指期滿。

(14)間:間或,偶爾。禦:進用。

(15)适然:偶然這樣。

(16)官書:官府的文書。這裡指刑獄案件。

(17)求其生不得:指無法免除他的死刑。

(18)矧:(shěn):況且。

(19)劍:抱。《禮記·曲禮上》:“負劍辟咡诏之。”鄭玄注:“劍謂挾之于旁。”

(20)戌:地支的第十一位,可與天幹的甲、丙、戊、庚、壬相配來記年。

(21)鹹平:宋真宗年号。

(22)道州:地名,轄境為今天的湖南道縣、甯遠以南的潇河流域。判官:官名,州郡長官的屬官,掌管文書工作。

(23)推官:州郡長官的屬官,專管刑事。

(24)考:亡父。諱:名諱。

(25)江南:宋時地區劃分為路,宋真宗時全國劃分為十八路,江南為一路,轄區相當于今天的江西、江蘇的長江以南,鎮江、大茅山、長蕩湖一線以西和安徽長江以南以及湖北陽新、通山等縣。

(26)夷陵:縣名,今湖北宜昌市東南。1036年(宋仁宗景祐三年),範仲淹與宰相呂夷簡不和,罷知饒州,朝臣多論救,獨谏官高若讷以為當貶。歐陽修寫信罵高“不複知人間有羞恥事”,并叫他“直攜此書于朝,使正予罪而誅之。”高上其書于仁宗,歐陽修因此被貶為夷陵令。事見《宋史》範仲淹、歐陽修兩傳。

(27)龍圖閣:宋真宗建。在會慶殿西偏,北連禁中,閣東曰資政殿、西曰述古殿。閣上供奉太宗禦書、禦制文集及典籍、圖畫、寶瑞之物,及宗正寺所進屬籍、世譜。有學士、直學士、待制、直閣等官。包拯曾為龍圖閣直學士,人稱包拯為包龍圖即源于此。

(28)南京:宋時南京為應天府,治所在今河南商邱市。

(29)樞密:樞密使,官名,全國最高軍事長官。

(30)推恩:施恩惠于他人。

(31)嘉祐:仁宗年号。

(32)妣:已故母親。

(33)今上:當今的皇上,指神宗趙顼xū。郊:祭天。

(34)三朝:仁宗、英宗、神宗。

(35)熙甯:神宗年号。

(36)庚戌:庚戌年,前文有“術者謂我歲行在戌年将死”。

(37)辛酉:天幹地支所記月份。朔: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