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
先秦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yù)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pàn)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

譯文

  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團結。

比如一座)方圓三裡的小城,隻有方圓七裡的外城,四面包圍起來攻打它,卻不能取勝。采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城牆并不是不高啊,護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裝備也并不是不精良,糧食供給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還是棄城而逃,這是因為作戰的地理形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團結啊。

  所以說,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幫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連内外親屬也會背叛他;支持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所有人都會歸順他。憑着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屬都反對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麼不戰鬥,如果)戰鬥就一定會取得勝利。

注釋

天時:包括時令、氣候,乃至政治形勢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條件。

地利:指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

人和:指作戰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團結。

三裡之城:方圓三裡的内城。城:内城。 城非不高也:城牆并不是不高啊。

郭:外城。在城外加築的一道城牆。

環:圍。

之:代這座城

而:連詞表轉折。

夫:句首發語詞,不譯。

而:連詞表遞進。

是:這。

也:表判斷語氣,“是”。

非:不是。

池:護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裝備。兵,武器;革,甲胄,用以護身的盔甲之類。

堅利:精良。堅,堅固。利,鋒利。

米粟:糧食。

多:充足。

委:放棄。

而:連詞表順承。

去:離開。

之:代詞,代“城”。

故:所以。

域:這裡用作動詞,是限制的意思。

以:憑借。

封疆之界:劃定的邊疆界線。封,劃定。疆,邊疆。界,界限。

固:鞏固。

國:國防。

山溪:山河。

險:險要。

威:震懾,樹立威望。

得道者:實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處特指君主。道,正義。下同。

失道者:不實施“仁政”的君主。

寡:少。

之至:到達極點。

畔:通“叛”,背叛。

順:歸順,服從

以:憑借。

之: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故:所以。

有:要麼,或者。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

親戚:内外親屬,包括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

參考資料:

1、人教版初中九年級下冊語文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