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農

劝农朗读

悠悠上古,厥(jué)初生民。

傲然自足,抱樸含真。

智巧既萌,資待靡(mǐ)因。

誰其贍(shàn)之,實賴哲人。

哲人伊何?時維後稷(jì)

贍之伊何?實曰播殖。

舜既躬耕,禹亦稼穑(sè)

遠若周典,八政始食。

熙熙令德,猗(yī)猗原陸。

(huì)木繁榮,和風清穆。

紛紛士女,趨(qū)時競逐。

桑婦宵興,農夫野宿。

氣節易過,和澤難久。

冀缺攜俪,沮溺結耦。

(xiàng)彼賢達,猶勤隴畝。

(shěn)茲衆庶,曳(yè)(jū)拱手!

民生在勤,勤則不匮。

宴安自逸,歲暮奚冀!

(dàn)石不儲,饑寒交至。

顧爾俦列,能不懷愧!

孔耽(dān)道德,樊須是鄙。

董樂琴書,田園不履(lǚ)

若能超然,投迹高軌,

敢不斂(liǎn)(rèn),敬贊德美。

()

譯文

悠悠遙遠上古時,當初人類之先民。

逍遙自在衣食足,襟懷樸素含性真。

狡詐奸巧一旦生,衣食乏匮成艱辛。

誰能供給使充裕?全靠賢達之哲人。

聰明賢人知為誰?是為農聖曰後稷。

後稷何以使民富?教民耕田種谷米。

舜帝親自耕壟畝,大禹亦曾事農藝。

周代典籍早記載,八政排列食第一。

先民和樂美德崇,田園禾稼郁蔥蔥。

花草樹木皆茂盛,于時清平送和風。

男男女女趁農時,你追我趕忙不停。

養蠶農婦夜半起,農夫耕作宿田中。

時令節氣去匆匆,和風澤雨難留停。

冀缺夫婦同勞作,長沮桀溺結伴耕。

看看這些賢達者,猶能辛勤在田壟。

何況我等平常輩,焉能縮手入袖中。

人生在世須勤奮,勤奮衣食不乏匮。

貪圖享樂自安逸,歲暮生計難維系。

家中若無儲備糧,饑餓寒冷交相至。

看看身邊辛勤者,内心怎能不羞愧!

孔丘沉溺在道德,鄙視樊須問耕田。

董氏仲舒樂琴書,三載不曾踐田園。

若能超脫世俗外,效法斯人崇高賢。

怎敢對之不恭敬,當頌禮贊美德全。

注釋

勸農:勉勵人們依據季節,重視及時耕作。勸農,這是漢代之來地方官員的職責。悠悠:遙遠,久遠。

“厥初”句:最初時代(即“原始社會”)的先民。厥:其。生民:人民。春秋《詩經·大雅·生民》:“厥初生民,實維姜嫄。”

“傲然”句:傲: 遊戲,閑遊,驕傲。自足:指衣食自給,豐衣足食,并且指知足的心态。此句說,既然衣食自給,并且有自知之明,别無他求,便能堅強驕傲、逍遙自在地看待人世。傲然自足,這是魏晉南北朝知識分子的一種人格理念與品德标準。

“抱樸”句:抱樸:襟懷質樸、樸素。真:指自然。含真:秉性自然、不虛僞。

“智巧”句:智:智慧。巧:技藝高明、精巧。智巧:機謀與巧詐。此處與上句的“樸”、“真”相對而言。

“資待”句:資:本義錢财。戰國《易·旅》:“懷其資。”作動詞用,轉義為:資給,給濟。戰國韓非子《韓非子·說疑》:“資之以币帛。”待:需要,需求。西漢司馬遷《史記·天官書》:“不待告。”注:“須也。”資待:供給需求賴的生活資料。靡,mǐ,無,沒有。靡因:無來由,即沒有生活來源,沒有依靠。當代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智巧既萌,資待靡因:意謂上古生民抱樸含真之時,可以傲然自足,智巧既已萌生,欲廣用奢,反而無從供給矣。”

“誰其”句:其:語助詞。贍,shàn,供給,供養,使之充裕。唐房玄齡等撰《晉書·羊祜傳》:“皆以贍給九族,賞賜軍士。”

哲人:智慧卓越超越尋常的人。

伊何:惟何。當代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引西漢劉向編、戰國屈原等作《楚辭·天問》:“其罪伊何?”東漢王逸注“其罪惟何乎?”

“時惟”句:當代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引春秋《詩經·大雅·生民》:“載生載育,時維後稷。” 西漢毛亨《毛詩故訓傳》:“播百谷以利民。”時惟:是為。後稷:遠代堯舜時代農官,周族的始祖。相傳說有邰氏之女姜嫄踏巨人腳迹,懷孕而生,因一度被棄,故又名棄。後稷善于種植各種糧食作物,教民耕種,被認為是開始種稷和麥的人。

“贍之”句:如何使民富足呢?

殖:同“植”,種植。

“舜既”二句:舜、禹:遠古時的君主。躬耕:親自耕種。西漢《史記·五帝本紀》:“舜耕曆山。”稼:播種五谷。穑(sè):收獲谷物。稼穑:播種和收獲,泛指農業勞動。戰國《論語·憲問》:“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周典:指夏、周《尚書》中的《周書》。

“熙熙”句:熙熙:春秋李聃《老子》:“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當代龔斌《陶淵明集校箋》引東漢班固《漢書·禮樂志·郊祀歌》:“衆庶熙熙。” 唐顔師古注:“熙熙,和樂貌也。”。令德:1.美德。戰國《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子産寓書於子西,以告宣子曰:‘子為晉國,四鄰諸侯不聞令德,而聞重币,僑也惑之。’”2.指有高尚道德的人。東漢蔡邕《上封事陳政要七事》:“太子官屬,宜搜選令德,豈有但取丘墓兇醜之人?”

“猗猗”句:猗(yī)猗:這裡指禾苗茂盛的樣子。原陸:高而平之地,田野。

卉(huì):草的總稱。

清穆:穆:淳和,溫和。春秋《詩經·大雅·蒸民》:“吉甫作頌,穆如清風。” 東漢蔡邕《釋誨》:“夫子生清穆之世,禀醇和之靈。”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齊獻王攸傳》:“當今方隅清穆,武夫釋甲,廣分休假,以就農業。”清穆:清和,亦為“穆清”,比喻清和平靜之時。

“紛紛”句:紛紛:衆多的樣子。士女:男女。

趨時:指搶趕農時。競逐:你追我趕。

宵興:指天未亮即起身操作。宵:夜。

野宿:夜宿于田野。當代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桑婦宵興,農夫野宿:意指在哲人的感召下,農夫桑婦亦勤于勞作。”

和:和風。澤:雨水。

“冀缺”句:冀缺,春秋時晉國貴族,父冀芮犯罪死,冀缺降為民,安貧躬耕,後為晉卿,理國政。攜俪:事見《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是說冀缺在田裡鋤草,他的妻子給他送飯,夫妻相待如賓。俪:配偶。

“沮溺”句:沮溺:長沮、桀溺,春秋時的兩位隐士,他們結伴并耕。耦:ǒu,兩個人在一起耕地。春秋《論語·微子》:“長沮、桀溺耦而耕。”結耦:合作耕種。

“相彼”句:相(xiàng):視,觀察。彼:他們,指冀缺、長沮、桀溺等人。賢達:指有才德、聲望的人。

勤:指勤于耕作。

“矧伊”句:矧(shěn):何況。伊:此,這些。衆庶:一般百姓。

“曳裾”句:曳(yè):拖,拉。裾(jū):衣服的大襟。拱手:1.兩手相合,相以示敬意。西漢戴德、戴聖選編戰國《禮記·曲禮上》:“遭先生於道,趨而進,正立拱手。”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渭水三》:“此神嘗與魯班語,……班于是拱手與言。”2.将雙手放在袖子裡,形容人們懶惰、閑散的樣子。引深為無為而治。西漢劉向編《戰國策·秦策一》:“大王拱手以須,天下徧随而伏,伯王之名可成也。” 3.誇張形容輕易而得。《戰國策·秦策四》:“齊之右壤,可拱手而取也。”西漢賈誼《過秦論上》:“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東晉袁宏《後漢紀·光武帝紀六》:“令延岑出漢中,定三輔,天水、隴西拱手自得。”當代龔斌《陶淵明集校箋》引清蔣薰評《陶淵明詩集》卷一:“曳裾拱手,說惰農趣甚。”

“民生”二句:戰國《左傳·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則不匮(kuì)。”民生:人生。匮:缺乏,不足。

宴:1.請人吃飯喝酒,相聚在一起喝酒吃飯。戰國《易·需》:“君子以飲食宴樂。”東漢鄭玄注:“宴,享宴也。”2.安閑,安逸《漢書·賈誼傳》:“是與太子宴者也。”注:“謂安居。”

奚冀:何所希望,指望什麼。

儋石:儋,dàn,當代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量詞。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異寶》:‘荊國之法,得五員者,爵執圭,祿萬檐。’” 東漢高誘注:“萬檐,萬石(dàn)也。”石:米谷的容量單位。十鬥為一石。

交至:一齊來到。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林公雲:‘見司州警悟交至,使人不得住,亦終日忘疲。’”

列:同伴,指那些勤于耕作的人。

孔耽:孔:孔子。耽(dān):沉溺,迷戀,喜好過度。

樊須是鄙:即鄙視樊須。樊須,即樊遲,孔子的學生。戰國《論語·子路》記載,有一次樊遲向孔子請教稼圃之事,待樊遲出,孔子便譏諷他:“小人哉,樊須也。”鄙視他胸無大志。

董:董仲舒,西漢思想家、哲學家。景帝時任博士,講授戰國《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134),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提出他的哲學體系的基本要點,并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所采納。

田園不履:東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說他專心讀書,“三年不窺園”,有三年沒到園中去。履,lǚ,踩踏。

超然:猶超脫,高超脫俗,超出于世事之外。

高軌:崇高的道路,指行事與道德。

斂(liǎn )衽(rèn):如同“斂袂”,整一整衣袖,表示恭敬。西漢劉向編、戰國《戰國策·楚策》:“一國之衆,見君莫不斂衽而拜,撫委而服。”

參考資料:

1、郭維森 包景誠.陶淵明集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2:25-30

2、陳慶元等編選.陶淵明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