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偷安。只顾眼前的安乐,不作长久之计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患也。——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一)、苟且偷安。
《后汉书·西羌传论》:“朝议惮兵力之损,情存苟安。” 宋 苏轼 《乞开杭州西湖状》:“臣以侍从,出膺宠寄,目睹 西湖 有必废之渐,有五不可之忧,岂得苟安岁月,不任其责。”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作书、赋诗者,稍读书,莫知大义,以为苟安其位一日,则一日荣。” 巴金 《春》二十:“他当初误于苟安的思想,一步走错,就被逼着步步走错。”
苟安,指只顾眼前,暂且偷安。如:~一时。
see 苟且偷安
苟安造句1、吏治不讲,流弊甚多,惟身家念重,畏难苟安,以聚敛为才能,以废弛为节俭,以因循为镇静,以退缩为慎重,以调停掩饰为熟谙夷情。
2、并认为,沙俄、日本之所以“挟我”、“轻我”,“皆以中国守一隅之见,畏难苟安,不能兴奋。
3、如人有不良的嗜好又畏难苟安,就要受冻挨饿。
4、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