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武器或军队兵戎相见
(一)、战争,战乱。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从我始。”《史记·历书》:“ 秦 灭六国,兵戎极烦。” 三国 魏 曹丕 《禁复私仇诏》:“今兵戎始息,宇内初定。” 宋 王安石 《河北民》诗:“汝生不及 贞观 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筹议日本改约暂宜缓允疏》:“ 中国 与 英 法 两国立约,皆先兵戎而后玉帛,被其迫胁。”
(二)、比喻争端。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幼学诗》:“惟口起兵戎,多言自召凶。”
(三)、士兵,军队。
唐 韩愈 《祭窦司业文》:“屡佐大侯,以调兵戎。” 宋 范仲淹 《推委臣下论》:“练兵戎,谨城壁,脩方略,威夷狄,此将帅之职也。”
(四)、指武器。如:兵戎相见。
兵戎,指战争,战乱,也指 士兵,军队,比喻争端。出自《礼记·月令》。
arms; weapons
兵戎造句1、相隔一衣带水的海峡两岸,一旦兵戎相见,必然两败俱伤。
2、两国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最后只得兵戎相见了。
3、达格利什的球队今晚将与霍奇森的西布朗在球场上兵戎相见,国王表示他们俩在位安菲尔德期共事间他给予了其前任全部的支持。
4、在兵戎相见的中东,巴以两国人民的利益最为息息相关,引发了激烈的冲突。
5、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往来比兵戎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