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臊 gāo sào

词语解释

犬膏。古代调味八珍之一。

详细解释

(一)、犬膏。古代调味八珍之一。

《周礼·天官·庖人》:“凡用禽献……夏行腒鱐,膳膏臊。” 郑玄 注引 杜子春 曰:“膏臊,犬膏。”《礼记·内则》:“夏宜腒鱐,膳膏臊。” 郑玄 注:“犬膏臊。” 孔颖达 疏:“膏臊,犬膏也。”

百度百科释义

膏臊,读音为gāo sào,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犬膏。

词语分字解释


  • (gāo gào)

    基本字义

    gāo(ㄍㄠ)

    ⒈  肥,肥肉:膏粱(肥肉、细粮)。膏腴。膏沃。

    ⒉  脂油:春雨如膏。膏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

    ⒊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病入膏肓。

    其他字义

    gào(ㄍㄠˋ)

    ⒈  把油抹在车轴或机械上:膏油。

    ⒉  把毛笔蘸上墨汁在砚台边上掭:膏笔。膏墨。

    汉英互译

    cream、fat、grease、oil、ointment、paste

    造字法

    形声:从月、高声

    English

    grease, fat; paste, ointment


  • (sāo sào)

    基本字义

    sāo(ㄙㄠ)

    ⒈  像尿或狐狸的气味:臊气。腥臊。狐臊。

    其他字义

    sào(ㄙㄠˋ)

    ⒈  〔臊气〕倒霉(“气”读轻声)。

    ⒉  〔臊子〕方言,肉末或肉丁,如“羊肉臊臊面”。

    ⒊  害羞:害臊。羞臊。

    汉英互译

    foul smell、shy、the smell of urine

    造字法

    形声:从月、木品声

    English

    rank; rancid; frowzy, fetid; bash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