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比 gāo bǐ

词语解释

(一)、亦作“皐比”。虎皮。《左传·庄公十年》:“自 雩门 窃出,蒙皐比而先犯之。”杜预 注:“皐比,虎皮。”孔颖达 疏:“《乐记》云: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名之曰建櫜。郑玄 以为兵甲之衣曰櫜。櫜,韜也。而其字或作建皐。”后用以喻强大的声势。宋 范成大《次韵姜尧章雪中见赠》:“玉龙阵长空,皋比忽先犯。鳞甲塞天飞,战逐三百万。”
(二)、古人坐虎皮讲学。后因以指讲席。唐 戴叔伦《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之二:“禪心如落叶,不逐晓风颠。猊座翻萧瑟,皋比喜接连。”宋 朱熹《横渠先生画像赞》:“早悦 孙 吴,晚逃佛 老。勇撤皐比,一变至道。”鲁迅《集外集拾遗·怀旧》:“而 仰圣先生 一家,独不殉难而亡,亦未从贼而死,绵绵至今,犹巍然拥皋比为予顽弟子讲‘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指武将的座席。亦泛指坐具。明 刘基《卖柑者言》:“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 孙 吴 之畧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田七郎》:“入一小室,虎皮狼蜕,悬布楹间,更无杌榻可坐。七郎 就地设皋比焉。”
(四)、传诵;讲习。姚华《曲海一勺》:“猥谈琐记,尚目録于縹緗;瞎话盲词,亦皋比于妇孺。”

详细解释

(一)、亦作“皐比”。虎皮。

《左传·庄公十年》:“自 雩门 窃出,蒙皐比而先犯之。” 杜预 注:“皐比,虎皮。” 孔颖达 疏:“《乐记》云: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名之曰建櫜。 郑玄 以为兵甲之衣曰櫜。櫜,韜也。而其字或作建皐。”后用以喻强大的声势。 宋 范成大 《次韵姜尧章雪中见赠》:“玉龙阵长空,皋比忽先犯。鳞甲塞天飞,战逐三百万。”

(二)、古人坐虎皮讲学。后因以指讲席。

唐 戴叔伦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之二:“禪心如落叶,不逐晓风颠。猊座翻萧瑟,皋比喜接连。” 宋 朱熹 《横渠先生画像赞》:“早悦 孙 吴 ,晚逃佛 老 。勇撤皐比,一变至道。” 鲁迅 《集外集拾遗·怀旧》:“而 仰圣先生 一家,独不殉难而亡,亦未从贼而死,绵绵至今,犹巍然拥皋比为予顽弟子讲‘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指武将的座席。亦泛指坐具。

明 刘基 《卖柑者言》:“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 孙 吴 之畧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七郎》:“入一小室,虎皮狼蜕,悬布楹间,更无杌榻可坐。 七郎 就地设皋比焉。”

(四)、传诵;讲习。

姚华 《曲海一勺》:“猥谈琐记,尚目録于縹緗;瞎话盲词,亦皋比于妇孺。”

百度百科释义

皋(gao)比(pi)的主要释义有:1.虎皮。后用以喻强大的声势。2.古人坐虎皮讲学。后因以指讲席。 3.指武将的座席。亦泛指坐具。 4.传诵;讲习。

词语分字解释


  • (gāo háo)

    基本字义

    gāo(ㄍㄠ)

    ⒈  水边的高地,岸:江皋。汉皋。

    ⒉  沼泽,湖泊:“鹤鸣于九皋”。

    其他字义

    háo(ㄏㄠˊ)

    ⒈  号呼;呼告:“来瞽令皋舞”。

    造字法

    会意


  • (bǐ)

    基本字义

    bǐ(ㄅ一ˇ)

    ⒈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比赛。比附。对比。评比。

    ⒉  能够相匹:今非昔比。无与伦比。

    ⒊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三比二。

    ⒋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比例。比值。

    ⒌  譬喻,摹拟:比如。比方。比兴(xìng )(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兴”是烘托)。比画。比况(比照,相比)。

    ⒍  靠近,挨着:比比(一个挨一个,如“比比皆是”)。比肩继踵。比邻。鳞次栉比。

    ⒎  和,亲:比顺。

    ⒏  及,等到:比及。

    汉英互译

    compare、contrast、compete、ratio、than

    造字法

    会意:二人并立,比肩而行

    English

    to compare, liken; comparison; t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