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的底稿;绘画临摹的范本
(一)、香草名。
宋 王巩 《王氏谈录·辨药》:“市中稿本,多杂以威灵仙,不可称辨,往往误售入药,遂不为効。”参见“ 稾本 ”。
(二)、文章的底稿或抄成的册子。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太史公》:“家无稿本,先生老友 许伯缄 廷誥 亦邑人,録藏一纸,尝以见示。” 鲁迅 《书信集·致陈君涵》:“先生的译本,不能发表了。稿本应否寄回,候来示照办。” 杨朔 《泰山极顶》:“一时间,我又觉得自己不仅是在看画卷,却又像是在零零乱乱翻着一卷历史稿本。”
已经写定尚未刊印的书稿,称为稿本。其中,由作者亲笔书写的为手稿本,由书手抄写又经著者修改校定的为清稿本。稿本因其多未付梓,故受人重视,尤其是名家手稿及史料价值较高的稿本,一向为藏书家珍爱。
manuscript (of a book etc); sketch (of a design etc)
稿本造句1、连草稿本都没有,真可怜,实在买不起就到对面银行贷款买一本。
2、安徽地方特色明显,刻本、套印本、活字本、稿本、写本、抄本等种类丰富,善本、孤本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
3、我从前在上面纵情涂写的那个稿本,似乎需要一种相当高度的诗才迸发,而要激起这种诗才,我得找到方式与别人的诗歌相比。
4、单行本数量多,最初基本上属于稿本或手抄本,但这些稿本现在均已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