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子 gàng zi

词语解释

(一)、较粗的棍子。
(二)、锻炼身体的一种器械,分为单杠、双杠、高低杠。
(三)、批改文字或阅读中作为标记所画的粗直线。

详细解释

(一)、亦作“槓子”。较粗较长的棍棒。

《儿女英雄传》第六回:“那女子一见,重新跳将下来,将那槓子抢到手里,掖上倭刀,一手抡开槓子,指东打西,指南打北,打了个落花流水,东倒西歪。” 杨朔 《海市》:“舱上蒙着帆,压着些杠子。”如:拿根杠子去抬石头。

(二)、一种体育器械。如:他早起锻炼盘杠子。

(三)、在稿纸上作为标记而划的直线。

鲁迅 《且介亭杂文·附记》:“待到领回原稿,看见用红铅笔打着杠子的处所,才明白原来是因为得罪了‘第三种人’老爷们了。” 鲁迅 《且介亭杂文·附记》:“看了杠子,有几处是可以悟出道理来的。”

百度百科释义

杠子,汉语词语,意思是较粗的棍子。

英语翻译

thick bar; solid carrying pole

词语分字解释


  • (gàng gāng)

    基本字义

    gàng(ㄍㄤˋ)

    ⒈  一种较粗的棍子:杠子。杠杆。

    ⒉  在阅读或批改文字中作标记而画的粗直线。

    其他字义

    gāng(ㄍㄤ)

    ⒈  旗杆。

    ⒉  小桥。

    ⒊  床前横木。

    汉英互译

    bar、thick stick

    造字法

    形声:从木、工声

    English

    lever, pole, crowbar; sharpen


  • (zǐ)

    基本字义

    zǐ(ㄗˇ)

    ⒈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⒉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⒊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⒋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⒌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

    ⒍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⒎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⒏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⒐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⒑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⒒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⒓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⒔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⒕  姓。

    汉英互译

    son、child、seed

    造字法

    象形:像小孩子在襁褓中

    English

    offspring, child; fruit, seed of; 1st terrestrial bra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