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督 gǎng dū

香港总督(简称港督),是香港英国殖民地时期(1842年-1997年),由英国派驻香港的英王代表,共历28任。二战期间的日治时期(1941年─1945年)另有3任总督,皆为日本人,简称“港督”。早期总督都是由英国殖民地部(后称“外交及联邦事务部”)的官员出任,1971年以后总督大多是外交官出身(麦理浩勋爵是第一位);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则是政治家,曾任英国保守党主席。,

词语分字解释


  • (gǎng jiǎng)

    基本字义

    gǎng(ㄍㄤˇ)

    ⒈  江河的支流:港汊。

    ⒉  可以停泊大船的江海口岸:商港。军港。港口。港湾。港务。

    ⒊  指“香港”:港府。港币。港商。

    其他字义

    jiǎng(ㄐ一ㄤˇ)

    ⒈  方言,指山凹或山沟(多用于地名):前头港。上港。下港。

    汉英互译

    harbor

    造字法

    形声:从氵、巷声

    English

    port, harbor; small stream; bay


  • (dū)

    基本字义

    dū(ㄉㄨ)

    ⒈  察看;监管:监督。督办。督导。督察。督促。督师。督率(shuài )(亦作“督帅”)。督战。督学。

    ⒉  责罚:督过(督察责备)。督责。

    ⒊  古代将官名:都督。督邮。督护。总督。提督。督抚。

    汉英互译

    superintend and director

    造字法

    形声:从目、叔声

    English

    supervise, oversee, 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