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俗 fú sú

词语解释

(一)、浮薄的习俗。南朝 梁 萧统《令旨解二谛义》:“正以浮俗,故无义可辨,若有义可辨,何名浮俗。”唐 杜甫《赠虞十五司马》诗:“交态知浮俗,儒流不异门。”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刘长卿》:“长卿 清才冠世,颇凌浮俗。”
(二)、浅薄,粗俗。宋 严羽《沧浪诗话·诗证》:“《太白集》中《少年行》,只有数句类 太白,其他皆浅近浮俗,决非 太白 所作。”叶圣陶《倪焕之》十:“当然,灯会那种粗犷浮俗的‘白相人’风是应当改革的。”

详细解释

(一)、浮薄的习俗。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二谛义》:“正以浮俗,故无义可辨,若有义可辨,何名浮俗。” 唐 杜甫 《赠虞十五司马》诗:“交态知浮俗,儒流不异门。”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刘长卿》:“ 长卿 清才冠世,颇凌浮俗。”

(二)、浅薄,粗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证》:“《太白集》中《少年行》,只有数句类 太白 ,其他皆浅近浮俗,决非 太白 所作。” 叶圣陶 《倪焕之》十:“当然,灯会那种粗犷浮俗的‘白相人’风是应当改革的。”

百度百科释义

浮俗,出自南朝梁萧统的《令旨解二谛义》,意思是浮薄的习俗。

词语分字解释


  • (fú)

    基本字义

    fú(ㄈㄨˊ)

    ⒈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浮桥。浮力。浮标。浮萍。浮泛。浮沉。漂浮。浮光掠影。

    ⒉  表面的:浮皮儿。浮土。浮雕。

    ⒊  空虚,不切实:浮夸。浮华。

    ⒋  不沉静,不沉着:轻浮。浮躁。

    ⒌  暂时的:浮记。浮支。

    ⒍  可移动的:浮财。浮荡。浮吊。浮动。

    ⒎  超过,多余:人浮于事。

    ⒏  呈现,涌现:浮现。浮想。

    ⒐  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浮脉。

    汉英互译

    float、on the surface、unstabl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氵、孚声

    English

    to float, drift, waft; to exceed; superfluous


  • (sú)

    基本字义

    sú(ㄙㄨˊ)

    ⒈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⒉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⒊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⒋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汉英互译

    common、convention、custom、secular、vulgar

    相关字词

    雅、僧

    造字法

    形声:从亻、谷声

    English

    social customs; vulgar, unr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