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习 fěng xí

词语解释

讽诵学习。《南史·徐君蒨传》:“君蒨 文冠一府,特有轻艶之才,新声巧变,人多讽习,竟卒於官。”唐 柳宗元《答元饶州论<春秋>书》:“往年曾记 裴封叔 宅,闻兄与 裴太常 言 晋 人及 姜戎 败 秦 师于 殽 一义,尝讽习之。”清 吴定《紫石泉山房记》:“而予又私爱古人之文艺诗歌,早夜讽习,以分其勤。”

详细解释

(一)、讽诵学习。

《南史·徐君蒨传》:“ 君蒨 文冠一府,特有轻艶之才,新声巧变,人多讽习,竟卒於官。” 唐 柳宗元 《答元饶州论<春秋>书》:“往年曾记 裴封叔 宅,闻兄与 裴太常 言 晋 人及 姜戎 败 秦 师于 殽 一义,尝讽习之。” 清 吴定 《紫石泉山房记》:“而予又私爱古人之文艺诗歌,早夜讽习,以分其勤。”

词语分字解释


  • (fěng)

    基本字义

    讽(諷)fěng(ㄈㄥˇ)

    ⒈  不看着书本念,背书:讽诵(抑扬顿挫地诵读)。讽咏。

    ⒉  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讽刺。讽谏(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谏)。讽喻(一种修辞手法,用说故事等方式说明事物的道理)。讽一劝百。

    汉英互译

    mock

    造字法

    形声:从讠、风声

    English

    recite, incant; satirize


  • (xí)

    基本字义

    习(習)xí(ㄒ一ˊ)

    ⒈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练习。学习。实习。

    ⒉  学:习文。习武。

    ⒊  对某事熟悉:习见。习闻。习以为常。

    ⒋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习惯。积习。陈规陋习。

    ⒌  相因:世代相习。习习相因。

    ⒍  姓。

    汉英互译

    be used to、custom、habit、practise

    造字法

    原为形声:从羽、白声

    English

    practice; flapping w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