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取赃款赃物:坐地分赃。
(二)、比喻分取不正当的权利或利益。,
(一)、分取赃款赃物。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受赂卖爵,分赃解罪。”《元典章新集·刑部·骗夺》:“各贼分赃入己。”《三国演义》第二回:“与父至 钱塘 ,见海贼十餘人,刼取商人财物,於岸上分赃。” 徐铸成 《旧闻杂忆·广告、新闻、帮会》:“分别在两家旅社开了‘长房间’,作为联档、商议、分赃和吃喝玩乐的场所。”(二)、喻分享不正当的权利或利益。《蔡廷锴自传·困守家乡》:“因各帝国分赃未平……进犯 上海 ,至有‘一·二八’之战。” 李大钊 《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我们反对 欧洲 分赃会议所规定对于 山东 的办法,并不是本着狭隘的爱国心,乃是反抗侵略主义,反抗强盗世界的强盗行为。” 陈同生 《珠江风暴》:“他们为了扩充实力,继续进行分赃战争。”
分赃造句
1、这家伙坐地分赃,发了一笔横财。
2、这边牛头马面终于商量好了,这次女人归马面,男人归牛头,就跟土匪打了劫坐地分赃一般,厉鬼在红绳里听得又怒又惧,忍不住愤怒的嘶叫起来。
3、刁小四自感这回大破百虎千戈阵,怎么也算得首功之臣,如今坐地分赃进账个万儿八千应该不在话下。